APP下载

谈农机维修网点现状及对策

2013-08-15杨月超

河北农机 2013年4期
关键词:维修厂网点农业机械

●杨月超

随着国家惠农政策不断出台,农业机械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强劲发展势头。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为提高粮食产量,减轻农业生产者的劳动强度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也带来诸如维修难等多方面的问题。虽然各生产企业都采取了“三包”售后服务等措施,但在生产作业季节,及时维修农业机械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而维修网点贴近农业生产一线,在维修农业机械方面具有及时、快速等特点,因此,加强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已刻不容缓。今年年初,我们组织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对农机维修网点的现状进行了调研,通过与从业人员及农机手座谈,对目前廊坊市农村农机维修网点的现状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并分析出廊坊市农机维修网点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农机维修网点现状

农机维修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农业机械高效、优质、安全作业的重要保障,特别是自国家实施农机补贴以来,廊坊市农用动力机械及作业机械大量增加,截止到2012年末,全市拥有拖拉机8.02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31万台,联合收获机5022台;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683.9万千瓦,农机总值达41.3亿元,而对及时、高效、高质量的农机维修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目前,我市在农机部门登记的维修网点共有382个(其中市直1个,三河156个,大厂15个,香河10个,广阳25个,安次24个,永清9个,固安67个,文安30个,霸州30个,大城15个)。其中三级维修网点376个,主要从事常用农业机械的局部换件修理、一般故障排除以及整机维护、部件修理等;二级维修网点6个(市直1个,固安2个,霸州2个,大城1个),主要从事各种农业机械的整车修理和总成、零部件修理以及三级农业机械综合维修业务的所有项目。从业人员849名,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其中初中毕业的680人,占总人数的80%;高中毕业的76人,占总人数的9%;小学文化的93人,占总人数的11%。

2 农机维修网点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维修网经营难

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农机维修网点的维修对象主要是小型拖拉机、三轮车等小型农业机械。这些机械是九十年代初至二十一世纪初农村农业生产中的宠儿,它们被兼用于农业生产和道路短途运输。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惠农政策力度的加大,农业生产中大型农机逐步取代了小型农机。新的《道交法》实施后,三轮车划归公安部门管理,各项收费随之普遍提高,再加上农用三轮车不享受农机补贴,逐步被电动车取代,由此造成农机维修的业务量下降。二是农机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大多数是沿袭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代代相传,再加上农机维修设备简单,无法对大型农机进行维修。三是大型高新农机出现的问题主要由厂家的“三包”和售后部门来解决,即使是在“三夏”、“三秋”农机作业的旺季、“三包”和售后部门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农机维修网点经营状况仍不佳,由此也就形成维修市场“技术水平差、业务量少、利润低”的局面。

2.2 维修网管理难

很多维修网点属于家庭作坊式,以路边店为主,没有技术等级较高的检验、检测和维修设备,无力维修新型、大型农机具,维修网点的开业、停业、年检、验收等工作,不直接接受农机管理部门的管理,因此管理起来比较困难。

2.3 维修网发展难

农机维修是一个季节性比较强的行业,主要业务集中在“夏”、“秋”两季,经营时间短、利润低,同时各种先进的维修设备价格昂贵,一般维修厂点无力购置,给农机维修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难题。其次维修行业又脏又累,工资不高,没有多少年轻人愿意从事这个职业,整个行业面临人员断档的危机。

3 工作举措及建议

3.1 结合“阳光工程”,突出抓好维修技能培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服务水平

由于目前农机维修工人的技术水平普遍偏低,已不再适应当前农机维修行业的发展需要,本着以服务促管理的思路,我们应努力加大对农机维修人员的培训力度。结合“阳光工程”培训,把最新的实用技术传授给农民,定期组织技术交流、技术学习等活动,通过这些举措快速提升全市农机维修厂点的技术水平,提高他们的市场竞争力,破解维修厂点“经营难、管理难”的问题。

3.2 组织开展农机维修经营“大连锁”

目前,全市维修厂点由于资金少、设备差、技术落后等原因,经营越来越困难。为改变这一状况,促进管理工作的开展,我们建议: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组建农机维修连锁店,各个维修厂点以会员形式加盟连锁店,全面整合农机维修资源,各个连锁店在技术、设备、人员资源上共享,统一配件供应、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维修质量,全面推进维修水平的上档升级,促进农机维修事业大发展。

3.3 建议农机维修设备纳入农机补贴范畴

由于维修设备简陋及服务人员技术能力不足,我市大型新式农机具维修存在一定难度。为发展壮大维修业,我们建议把大型农机维修设备纳入政府补贴范围,加大农机维修业的投入力度,提高维修服务水平,补贴对象可按农机维修量、维修级别以及厂点规模来确定,向专业的农机维修厂点倾斜,即专业的农机维修厂点要优先于其它综合类维修厂点,大型维修工厂要优先于设备简陋的维修作坊,扶持壮大一批农机维修骨干企业,带动这一行业的发展。

3.4 组建高新农机具维修中心

发展壮大农机维修龙头企业,提高其综合维修服务能力,带动全市农机维修业大发展。建立集配件供应、维修(高新农机具)、培训和三包服务于一体的经营公司,可以联合各农机生产厂家共同筹建,作为各厂家的“三包维修服务站”,使之成为政府培训农民、考核鉴定维修工人及传播农机新技术的培训基地,还可以作为全市农机维修技术指导中心和优质农机配件集散地,成为全市农机维修业的龙头,真正把全市维修业统领起来,为全市维修厂点提供配件供应、技术咨询、培训考核等多项服务,全面提高全市维修业的经营服务水平。

3.5 强化农机维修网点审定审验,净化维修市场

农机维修网点的审定、审验是维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我们监管维修市场的有力措施。过去由于抓得不紧,执法力度不强,市场中无证经营现象比较严重,维修质量不能得到充分保证,特别是私自改装“怪物车”泛滥,增添了事故隐患。今后工作中,农机管理部门应联合工商等部门加大执法力度。由于农机工作人员少,办理各项农机业务的人都是熟面孔,使得维修点在管理上很难规范。同时,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各县可开展交叉执法,对无证经营等违章行为严厉打击,净化维修市场,保障维修业健康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维修厂网点农业机械
快递网点进村 村民有活儿干有钱赚
于细微之处见柔版网点的“真面目”
全球事故车维修行业最新市场报告(十一)
——美国下篇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美国汽车维修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事故车维修篇(中)
优化内部劳动组合 释放网点营销潜能
路斯:效率是一个企业的命脉
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加强农业机械管理与维护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