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花菜新品种-晚熟3号

2013-08-15龙启炎徐翠容王俊良童洪山

上海蔬菜 2013年2期
关键词:青花菜结球花球

龙启炎 徐翠容 王俊良 童洪山

(1湖北省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430065;2武汉市新洲区阳逻街农业服务中心)

晚熟3号青花菜是武汉亚非种业有限公司从日本引进的新品种。经武汉地区多年试种示范,该品种表现结球紧实、花蕾细粒、耐寒性强、产量高、抗病性好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和种植户欢迎,该品种已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青花菜越冬栽培的重点推荐品种。现将晚熟3号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特征特性

晚熟品种,长江流域定植后130~150d采收;耐寒性好,结球紧实,半圆形,自覆性佳,遇低温不易变紫;花球青绿色,蕾中细,单球重 500~800g,667m2产量800~1100kg。

2 栽培技术

2.1 适期播种

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在8月下旬~9月初播种,春节前后上市。

2.2 培育壮苗

一般采取穴盘育苗或土床育苗。(1)穴盘育苗:多采用72孔育苗盘育苗,草炭与充分腐熟的干牛粪按体积比(1~2)∶1加水均匀搅拌配制营养土,再加入0.1%多菌灵杀菌防病。牛粪在使用前要晒干拍细过筛。用水量要适当,水分过多,湿度过大易诱发猝倒病,出现倒苗;水分过少,加之气温高,种子吸水不足难以发芽。基质要求手抓成团、落地散开为宜。将拌好的基质装满育苗盘3/4,每孔播1~2粒种子,再盖1薄层基质。播种后整齐摆放育苗盘,注意保湿,一般2~3d后种子开始发芽。育苗期间温度高,水分蒸发快,要及时补充水分,每隔7~8d喷洒0.5%狮马牌复合肥或0.3%尿素溶液。喷水要在早晚进行,避开中午高温。(2)土床育苗:要选择无菌大田土(最好选用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先整细耙平苗床,按每667m2施进口硫酸钾型复合肥20kg均匀施入苗床进行翻耕。一般按2m宽筑畦开沟,畦长20~30m,整平畦面后一次性浇足底水,出苗前不再浇水,以防土壤板结,影响出苗。待水渗入土壤看不到明水后再播种,一般每平方米用种量3g,播后盖0.5~1cm厚干细土,并盖上薄膜保湿。种子发芽拱土后,及时揭去薄膜。

幼苗出土后要插好竹弓,盖上防虫网,高温期间要覆盖遮阳网。下雨时覆盖薄膜防大雨冲刷幼苗,有条件的最好在大棚内育苗。苗龄25~30d即可移栽。

2.3 整地定植

选择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青花菜。移栽前深耕炕地,炕地时间不少于20d。炕地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整地前施足底肥,每667m2施充分腐熟农家肥2500kg、狮马牌硫酸钾型复合肥50~60kg、硼砂1.0~1.5kg,然后机械翻耕,深度为20~25cm。一般畦宽(包沟)1.2~1.5m,畦长30~40m,开好腰沟围沟确保排水通畅。每畦种植2行,667m2定植2200~2500株,一般在晴天下午3时以后或阴雨天移栽。移栽时选大苗定植,淘汰过小弱苗,边栽边浇定根水,第2d早晨再复水,确保幼苗成活。

2.4 田间管理

青花菜要求土壤湿润,但忌田间渍水,下雨要及时排水预防涝灾,天旱要根据墒情及时浇水或灌溉。现蕾至采收期保持土壤含水量在60%~70%,结球后期控制浇水量。定植后7~10d施1次提苗肥,每667m2穴施尿素6~8kg或清粪水400kg;在叶片封行前重施1次追肥,每667m2施狮马牌硫酸钾型复合肥或尿素15~20kg;在现蕾初期,视作物长势每667m2施狮马牌硫酸钾型复合肥或尿素15~20kg。如叶色浓绿、叶片厚实、生长旺盛,则可少施或不施追肥。定植后7~10d中耕松土除草1次,以后根据杂草情况进行中耕松土除草2~3次,植株封行后停止中耕。暴雨后或土壤板结时应及时松土。

2.5 病虫害防治

青花菜生长期间病害主要为黑腐病、霜霉病、菌核病等。病害防治以预防为主,主要措施为轮作换茬、清洁田园、筑深沟高畦,干旱时不能大水漫灌,合理密植,也可用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喷雾防治。虫害主要有小菜蛾、菜螟、甜菜夜蛾和蚜虫,苗 期有黄曲条跳甲。幼苗出土后常遭受黄曲条跳甲危害,可用40.7%毒死蜱(乐斯本)乳油50~75mL兑水40~50kg,90%敌百虫 1000 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小菜蛾、菜螟、甜菜夜蛾可用0.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乳油1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防治,每隔7~10d喷1次。蚜虫可用5%吡虫啉乳油2000~3000倍液、3%啶虫脒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

3 采收

青花菜采收标准:花球形成,小花蕾充分长大、尚未露冠,表面圆整、边缘尚未散开,花球紧实,色泽浓绿。适期采收,既可提高青花菜的产量和品质,又可促进侧枝花球的生长发育。如果过早过迟采收均影响产量和品质。采收时应适当提前1~2d,宜于清晨或傍晚进行,用利刀从花球边缘下方的花茎与主茎交接处往下1~2cm切割。除顶花球专用种外,在顶花球采收后会继续抽生侧枝,可多次采收。

猜你喜欢

青花菜结球花球
高湿贮藏对青花菜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我国青花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
青花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褪黑素调控呼吸代谢及抗氧化活性延缓采后青花菜衰老
不同春化和授粉前处理对不结球白菜抽薹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漂亮的毛线花球框
不结球白菜根肿病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结球生菜的趋避栽培模式试验
青花菜侧花球留几个为宜
保护地结球生菜为啥不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