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科技文献检索》教学质量 努力打造校级精品课程①

2013-08-15段雪香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信息检索精品课程检索

段雪香

(华北科技学院图书馆,北京 东燕郊 101601)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科技文献检索》课是以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信息学为理论基础,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一门科学方法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文献信息意识、提高利用检索工具、文献数据库和网络搜索引擎获取文献信息的能力,以便更好地从事本专业的学习与研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文献检索课在高等院校作为选修课(很多学校已纳入必修课)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实践证明,该课程具有知识继承性强、受信息技术影响强、实践操作性强的特点,因此把该课程建设成为精品课程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1 《科技文献检索》课程建设的目标与定位

1.1 课程目标

该课程着重介绍信息资源、信息社会、信息素养、检索语言、检索策略、计算机数据库检索、网络信息检索、论文写作等知识,并运用大量实例,阐述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文献数据库、检索系统、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并有针对性地对学院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系统、文献数据库进行讲授。通过该课程学习,可以开发学生的信息检索与利用的意识、提高学生信息检索与利用的能力,掌握一些比较实用的信息检索与利用的方法,为今后的专业学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更好地适应当今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建设目标就是建立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重视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形成一套科学、实用、规范、严格的课程教学制度体系和教学质量检查体系,将课程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校级精品课程。

1.2 课程定位

随着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开始,《科技文献检索》课程即将面向本科和研究生开设,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学历不同需要的学生对象,该课程在打造精品课程时,应该有明确的课程定位,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充分考虑其特点。通过传统授课、案例教学与学生上机实习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既重视文献信息检索的各种基本知识,又能轻松驾驭最新的信息技术,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水平。

2 建设《科技文献检索》校级精品课程的思考

建设精品课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教育部提出精品课要创五个一流: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

2.1 高素质教学队伍培养

精品课程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一支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治学严谨、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团队。

1)这支教师团队不仅要师德优秀,而且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鲜明的教学特色。在教师风范和教学水平及学术水平方面经得起时间考验,经得起全院师生的测评。

2)这支教师团队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在《科技文献检索》精品课建设过程中,注重老中青老师的合理配合,由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带动新生力量,由接受新技术很快的新教师为团队补充新鲜血液。并根据每一位教师的自身特点,详细制定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和任务,尽量利用并尽最大可能的挖掘开发每一位教师的潜能。

3)这支教师团队要有团结合作,努力开创,积极汲取新知识的能力,努力组建优秀的教学团队。利用建设精品课程的契机,把教师队伍建设与提高师资水平相结合,提高《科技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效果。

4)这支教师团队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上要有统一思想,做到大纲统一、教材和教学案例统一、考试试卷和教学方式统一。

2.2 丰富教学内容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和检索实习为主要教学形式。课堂讲授侧重介绍文献信息基础知识、文献信息资源、文献检索语言、检索策略、检索程序、计算机检索技术、文献数据库和网络信息检索,并根据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情况随时补充教学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涌现,《科技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随之不断更新和改变,教学重点以计算机检索和网络检索方法为主,以检索实例为引导,着重介绍数据库利用和检索。

通过检索课程的实习,要求学生熟悉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构成、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重点文献、检索数据库、专业网站,重点是计算机数据库检索、网络信息检索和专题文献信息检索,最终能够独立完成相关文献信息的全面准确检索。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以科技查新课题为具体案例,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能力。

2.3 课程体系设计创新

本课程对本科生开设课时为32学时,知识重点面对不同专业时有不同的侧重点。课时分布:16课时课堂讲授+14课时检索实习+2学时考试。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借鉴国外体验式学习的创造性人才培养思路,建立以学生为人体、老师为主导的探索和研究的教学模式。在富有经验的教授指导下,合理规划课程教学,组织教学活动,探索与研究适应于我学院学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具有特色的一流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此基础上,积累本科阶段《科技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经验,研究针对研究生阶段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

2.4 教学手段创新

为达到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实现本课程教学目标,落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应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长期地进行教学技术改革和建设。具体做法如下:

1)采用以信息技术(PPT)为主黑板为辅的课堂教学形式。从2002年以来,本课程组就开始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充分吸收和保留了教学组的教学经验和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并且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特点。

2)教学网站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成为学生自学的好帮手。2010年开始,课题组制作了本课程的网上课程,提供系列化的教学资源供学生选择,到目前为止,已有本课程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课件、电子教材、教学视频、习题与案例、参考资料相关网站链接。在不断探索网站辅助教学功能的基础上,逐步丰富和完善监督平台和教学评价平台等功能。

3)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途径。教学中可以演示相关内容名师教学课件来充实课程内容;可以以科技查新的实际案例为导学基点,把多个知识点融会贯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应用更加灵活;增加学生上机实习时间,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实习题目,为学生提供联系实际的操作机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4)“基础型+分析型+综合型+设计型”的课后作业练习。为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完成四种作业:基础概念型作业、案例分析型作业、综合应用型作业和创新设计型作业。

5)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课程讲授的重点和难点,预先给出讨论题目和实例/案例,分小组在课外收集资料、讨论,并在课堂内由小组代表陈述小组的使用工具、搜索方法等情况。例如提出了分析、研究“公务员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题目,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用实例分析具体的检索方法、检索途径、检索表达式的选择与制定,并介绍如何运用策略技巧以达到较高的检索效率。

6)课堂实录和高职说课录像:讲课有感染力,能启迪学生的思考、联想及创新思维。教学录像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

2.5 采用“平时成绩+实验成绩+考试成绩”的考核方法

以往考核都是凭借期末考试一张试卷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必须改革应试教育的模式,加强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经课程组研究,考核方法定为:平时成绩+实验成绩+考试成绩=课程成绩。平时成绩占15%,包括:课堂出勤率、学习态度、课堂互动情况、答疑情况、学习的主动性、作业完成情况等;实验成绩占15%,包括:上机、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及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考试成绩占70%,命题采用A、B卷的形式,多种题型,增加覆盖面,实行统一命题、考试、阅卷的制度。实践表明,改革后的考核办法,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2.6 重视教材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要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教材,但又不能单纯关注教材。可以自行编写、制作相关教材,也可以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目前考研组已正式出版《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和《信息检索与利用》两本教材。在即将出版的新教材中对传统知识做到了传承,又纳入了新的数据库应用和网络检索等知识,在即将新出的教材中,要与多种媒体有机结合,形成立体化教材。

3 结语

启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工程,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学生在教与学中的主体地位,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要选择先进的教学内容,反映本学科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和社会实践的新变化、新进展。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打造《科技文献检索》校级精品课程,为申请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李志义,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高素质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24-25

[2] 徐循,等.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3

[3] 袁德宁.精品课建设与课程支撑理念的转变[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3):53 -57

[4] 李智军.精品课活动的实践及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1,(5):33 -34

[5] 李振玲,等.网络环境下研究生文献检索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图书馆学研究,2005,(8):71-73

猜你喜欢

信息检索精品课程检索
医学期刊编辑中文献信息检索的应用
在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开设信息检索课的必要性研究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基于神经网络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模型研究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
公共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的实践探索——以上海浦东图书馆为例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高职高专医药卫生类国家精品课程的分析与思考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