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兼职教学督导的工作模式探析

2013-08-15周兴华

关键词:督导交流工作

周兴华,周 汶

(浙江万里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随着教学督导工作在地方高校的逐步开展,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在倡导“研究性教学”、“自主学习”的背景下,与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工作直接相关的督导人员构成发生了一些变化。过去多由专职督导构成的教学督导队伍注入了兼职督导的成分。在实际工作中,兼职的特殊身份使得他们在开展督导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面对许多新问题。高校兼职督导如何确立工作重心,如何面对工作中的诸种关系,如何在教师队伍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展开督导工作,如何创新理念,改进督导方法,形成一种与自身环境相适应的工作模式,便是亟待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教学督导面对的高教新形势

自1999年高校实施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由此担负“督教”、“督学”、“督管”责任的教学督导面对这样一个新形势: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发生了质的改变;学生的学习目的与学习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也大面积铺开。

从培养目标的变化来说,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并非只是“量”的扩张,更重要的是在教育目的、教育方向、教育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出现的质的变化。“大众化”的特质使得高等教育既不能采用过去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去规范,也不能用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来衡量,而是以国家需要为导向和市场需求为依据,建立与高素质、应用性相关的质量标准。这就要求教学督导要更新观念,以一种适合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标准对教育教学进行评价。

教学督导面对的还有学生基础下降的新形势。大众化高等教育强调的是要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强调的是学生不仅要在知识、能力、素质上全面发展,不仅学会学习、学会做事,还要学会做人。然而,要完成这样的培养目标却非轻而易举。招生规模的扩大,使一批文化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学生进入了大学,学生基础较过去有所下降;而独生子女时代的学生由于在家中备受宠爱,因此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也比较差。一些学生缺乏自制力,意志消沉,学习无目标、无兴趣、无动力、无意志,上课玩手机,课后玩电脑游戏,缺课、逃课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学生缺乏统筹安排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缺乏学习的紧迫感和长远目标,课前不预习、课后不温习,热衷于各类社团活动,导致大量宝贵时间在浮躁忙乱中度过。而市场经济及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又使大学生们的学习目的功利化倾向明显。他们对普通教育课程、人文素质课程,甚至是一些专业理论基础课程表现冷淡;对未来职业没有明显作用或作用不能马上显现的课程,缺乏学习动力;对就业有利的课程则趋之若鹜。面对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教育督导如果不采取相应对策,显然也会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等教育的新形势与大学生的新特点推动了教学改革的进程。“研究性教学”与“自主性学习”便是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改革方略。“研究性教学”与“自主性学习”强调学生从自己生活学习中发现问题,自主探索问题、分析解决问题,通过亲自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对于受传统灌输式教育熏陶的教育督导来说,无疑也是一个挑战,这不仅是方法的改革,也是观念的更新,需要教学督导在研究探索的基础上领悟这种方法的要义,并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教学督导才能“督”在点子上、“导”在要领处,切实推进“研究性”、“自主性”教学改革的展开。

教育观念、学生状态、教学改革三方面的合力,使教学督导面对的是一个出现巨大变化的高等教育新形势,在这个前提下,兼职督导的特殊身份又使得他们的工作方式无法与专职督导完全等同。虽然工作内容大体一致,但工作方式、工作思路却有着不同于专职督导的特殊性。

二、兼职督导的特殊身份与工作思路的调整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督导成员都是由专职督导与兼职督导共同担任的。尽管兼职督导存在的合理性在学术讨论中还有不同意见,如有人认为“由于教学督导与教学工作在指导思想、职能与工作方法等方面是完全不同的,一方面他们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专家必须从事教学工作、思考教学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作为督导员,又必须对自己和其他人进行督导,其结果就无法避免用同一种思路来开展两方面的工作,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这显然不利进行换位思考,专职督导”[1],但显然已不能改变兼职督导在各类学校普遍存在的事实。兼职督导大多为本专业具有较高专业水平与教学水平的教师及未脱离教学工作的管理者,他们兼具多重身份。一方面他们要参与实际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一方面又要超越于实际教学工作进行教学质量评估。他们既是教学管理部门的下级,又是教师的同事或领导,同时也是学生的老师。这种复杂关系使他们无法像专职督导那样,完全摒弃人际关系而以客观的旁观的立场进行“督教”、“督管”,但同时又因与学生有长时间近距离的接触而意识到“督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的阐述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中。因此其工作思路要针对现实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

在以往的工作思路中,高校教学督导在完成“督教”、“督学”、“督管”的工作任务时以“督”为主,以“导”为辅,其监控与评价的机制使得督导者与被督导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张关系。在教学督导工作内容的规定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样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督教”是要对教师教学全过程各主要教学环节的督导,包括检查和评议教师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验教学等主要教学环节中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措施、教学效果等,主要的观测点是教学内容是否与教学大纲相吻合,教学方式方法是否为学生所接受,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督学”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进行多方位的指导,包括检查评议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结合能力、操作技能等多方面的学习综合能力,其主要的观测点是思想品质是否高尚,专业能力是否达到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综合素质是否达到本专业基本要求,是否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督管”是指对育人环境的管理进行督导,对教学管理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主要的观测点是教学管理制度是否符合高等教育教学基本规律,教学管理的方法措施是否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管理是否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

工作内容规定了督导的职责,督导的工作方式又强化了“督”的力度:“督导必须充当检查甚至‘执法’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保持适当的、善意的‘压力’和‘紧张度’也是必须的。……督导施加必要的压力可以对他们起到激励、鞭策作用,可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这种善意的压力是内在的驱动力,对教师个人、对学生、对学校都是有益的。我们认为督是导的前提,导是督的目的,以督促导,以导为主,以督为辅。”[2]虽然这段文字把“以导为主,以督为辅”作为一个观点提了出来,但根据前后文的关系以及论述的侧重点,仍然可以感受到“督”与“导”在现实中的真实关系并未如其所言。

“督”固然是督导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手段,然而,兼职督导的特殊身份以及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状况使得“督”的方式显示出某种操作性困难。一方面特殊人际关系往往很难显现兼职督导意见应有的权威性,因为距离是树立权威的必要条件之一,而同事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日常接触,常常会消解这种权威性;另一方面,兼职督导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专家,能够实际体会教师的甘苦,他们更希望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而不愿意像专职督导那样居高临下地发表意见。更何况在推进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师生们都在致力于一种新的探索,以往的教学经验与评价标准已很难完全适用。因此,兼职督导在履行工作职责时,必须要改变督导观念,调整工作思路,摆正兼职督导的工作定位,处理好各种复杂关系,变“督”为“导”——对教师而言,督导的角色不仅是帮助者与指导者,而且还是讨论者、交流者;对领导而言,督导是合作者与建议者;对学生而言,督导是沟通者与引导者。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改革背景下的兼职督导工作模式构想

兼职督导的工作方式之所以要进行这样的调整,一则是一种人性化的要求,要以人为本,服务于师生;二则是为了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教学工作本是由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管理人员的管理构成的完整体系,兼职督导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建立起有效的工作模式。这里所说的工作模式可以理解为教学改革形势下兼职督导工作的基本方法。它与督导的工作内容相关,同时又涉及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这些工作思路与工作方式可以描述为以“交流”、“引导”、“合作”为核心理念的兼职督导工作模式。

具体说来,“督教”的工作内容要从“检查”走向“交流”,从“监督”走向“引导”,从“维护教学秩序”走向“促进教学改革”,从“听课评教”走向“发挥教师潜力”。自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以来,“研究性教学”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理念正在逐步贯彻到课堂教学之中。把教学理念转化成教学活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关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全面更新,其教学方案、评价方式往往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入教学第一线的兼职督导显然比“跳出三界外”的专职督导更能切身体会教学改革所涉及的许多细节。在听评课活动中,他们会依据自己的视野、经验、体会去判断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与操作性,也更容易找到共同的话题与教师进行切磋交流。而兼职教学督导因为工作职责的要求需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对教学改革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全面了解与探究,其眼界显然又要宽于一般的教师,那么根据对象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完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也因此成为可能。因此兼职督导督教的工作能够不再停留在“检查”之上,而是在“交流”中与教师一起探索最佳的教改方案与教学手段;不再只是对教学进行“监督”,而是通过各种方式(如让教师去看自己的教学录像) “引导”教师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评价与进一步改进;在发掘好的典型和经验进行推广的过程中,使“听课评教”的简单操作变成“发挥教师潜力”的催化剂,督导“维护教学秩序”的日常工作也因此转化为“促进教学改革”的实际行动。当然,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导”并非易事,不仅导与被导者之间要有可以沟通的语言,有可以讨论问题的学术背景平台,而且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与热情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宽容、平等、合作、信任的关系,才能产生预期的好效果。“交流”、“引导”正是“合作”产生的基础,兼职督导可以充分利用工作的便利机会,更好地帮助教师实现提升。

从“督学”方面来说,兼职督导具体的工作方式是“定期座谈”与“随时交流”互补,“倾听”与“引导”共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督学”虽然在理论上一直是督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是在座谈会上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而很少触及学生自身的学习问题。以研究性教学与自主性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改革,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的观测点,兼职督导便要把过去忽略的方面加以突出。在以学生为对象进行的相关调研中发现,研究性教学与自主性学习的强调确实对学生进行课程内容与方法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由于这种教学方法将学习的任务分布在课程的各个学习阶段,扭转了传统教学中平时不用功,考试发奋几天就可及格的现象。但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却不尽如人意。压力之下,这些90后的学生在学习态度上有很大的不同——有的人视之为动力,有的虽然抱怨不断,但也勉力完成任务,有的却无动于衷,对一切任务嗤之以鼻,最后以不及格而告终。近期就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进行的一次网上问卷调查表明,现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没有形成科学的学习策略,自己选取的学习方法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二是自控能力弱,学习目标不明确,逃课情况普遍,个别学生陷于游戏之中不能自拔;三是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满足于完成作业却不去理解老师留作业的意图;四是不善于沟通,不仅与老师少有沟通,与同学也极少交流,不懂得合作对成长的意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兼职督导必须拿出可行的工作思路扭转只重视双边活动中的“教”而较少关注学生“学”的情况,对“督学”这一工作任务加以强调。在教学队伍相对稳定,新的教学理念已在教师心中生根,教学改革已在课堂上全面铺开的前提下,“督学”应该成为督导工作的重心。兼职督导作为学生的老师,有较多的时间和学生接触,既可以利用定期座谈、走访、谈心、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的症结,倾听学生的心声,也可以利用上课或其他机会进行观察了解以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倾听与观察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引导的契机和出发点,而运用各种形式进行定期或随时交流则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惑。讲座、QQ群、个别交流等方式既可以分享学习经验、增进相互了解,也能够起到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自我监控,强调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作用。这当是另一个层面的“交流”、“引导”与“合作”。

从“督管”的方面来说,兼职督导的工作思路为“精诚合作”、“及时沟通”、“常规与专题共进”。督管在理论上指的对教学管理工作的督导,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兼职督导的特殊身份,督导更经常的工作是辅助这管理部门完成各类常规或专题性工作。在大方向一致的前提下,兼职督导的工作原则是处理好与教学管理人员的关系,明确自己的角色与职责,督导不领导,到位不越位,沟通不做主,帮忙不添乱。根据“督教”和“督学”所了解的情况,经过汇总、分析和整理,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提出建议。其定位是当好参谋,顾全大局,及时沟通交流,适时献计献策,以一种合作的态度共同面对教学改革中的各种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兼职教学督导一方面采用教学巡察、随堂听课、检查教学计划、教学项目、毕业论文、试卷、组织老师与学生座谈、信息反馈、工作会议等常规方式对教学规范、教学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综合评价,另一方面也可以针对具体情况采用专题调研、专题研究等方式协助教学管理者推进教学改革。之所以要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主要在于常规督导与专题督导都有不可取代之处。常规督导利于把握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也有助于发现可推广的教学经验和典型,对于教学改革有很好的推动与促进作用。但仅是常规性的督导,对于问题的解决来说,其力度往往不够,比如在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过程中,怎样才是真正的研究性学习?它有哪些教学模式?不同门类的课程有哪些方法适用,哪些方法不适用?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而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只是随意交流或者抽象描述,都没有办法将追问者带到特定的情境中去,因此协助教学管理部门开展专题研讨、组织集体观摩显然能更好地解除心中的疑惑。因为这种专题性的活动既能去除私下交流缺乏系统性缺少普遍性的弊端,也能让担负教学工作的这一群体直观地感受课堂的精彩效果,理性地探究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促进师资教学水平整体提升的目的。这是兼职督导与教学管理者在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的对整体的引导,其合力产生的推进的力度显然要胜于单方面的努力。

目前,“督导并行,以导为主”已成为高等教育督导工作的方向,但作为兼职督导,其“导”的特质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兼职督导不仅要身体力行,做教学改革的探索者、实践者及教学改革的推动者,还要做老师的交流讨论者、帮助指导者,学生的沟通者与引导者,领导的合作者与建议者。其工作模式不是简单地行使某种职能,而要以“交流”、“引导”、“合作”为核心,采取常规督导与专题督导相结合、调查交流与专题研讨相结合、随堂听课与组织观摩相结合的方式,协助管理部门为教师提供各种机会,推广教学的先进经验与先进典型,并不断反馈信息,增进师生间的了解与理解,让他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促进“教”“学”“管”的优化与提高。

[1]雷群安.关于高校教学督导功能与体制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10(8):118-121.

[2]刘兴东,等.高校教学督导工作诸关系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9):134-135.

猜你喜欢

督导交流工作
如此交流,太暖!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不工作,爽飞了?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选工作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