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课堂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以英美文学课程为例

2013-08-15范跃萍蒋云华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英美文学语言

范跃萍,蒋云华

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1]但事实上,英美文学课程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一门文化知识型课程,以理论讲述和作品分析为主,处于“边缘学科”的地位。学生则认为这门课程对就业辅助不大,而且该课程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内容深奥。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加综合、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怎样对这门课程进行改革,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让学生喜爱上这门课?这就对教授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本文以威利斯的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以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为例,对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即任务前、任务中和语言聚焦三个阶段进行可实践性设计,以期为这门英语专业传统课程进行创新并注入新的活力及创造力。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

1.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含义。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模式是近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它是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成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所谓“任务”,就是让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为了完成任务,学习者尽力调动各种语言的和非语言的资源,以达到解决某种交际问题的目的。总体来说,如果学习者对有关话题或题目表现出关心和兴趣,他们就更容易产生使用新语言的欲望。[2]

2.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施步骤。威利斯(Willis)把任务型语言教学分为三个阶段:(1)任务前阶段(Pre-task)。主要是教师与全班一起分析主题,突出有用的词汇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的指令并做好任务前的准备,学生可以看他人完成相似任务的录像。(2)任务中阶段(Task cycle)。由三部分组成:任务(task)。学生以配对或小组的形式执行任务,教师远距离进行监控。计划(planning)。各组学生准备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情况,包括所做的决定和发现,老师可以给予适当地指导。汇报(reporting)。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老师充当主席的角色,评价各组任务的完成情况。(3)语言聚焦阶段(Language focus)。学生进一步学习、巩固和掌握前阶段所运用的语言的某些特征,主要包括对所学内容的分析和操练。[3]

二、基于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的课堂设计

(一)任务前阶段

任务前阶段主要包括“激活相关图示(背景知识)及已掌握的语言结构及词汇”。[4]英美文学课程总是伴随着必要的英美文学史及作者生平介绍、作品选读。这部分内容比较繁琐,但对整个章节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怎样处理这部分内容杂乱却有用的部分呢?笔者认为,教师应首先向学生列出讲课提纲,即讲课的大致思路和该门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一种连贯性,熟悉课程所要求掌握的内容。对于作家生平和作品创作背景,教师可以以任务的形式,把各个作家及其作品作为任务分发给学生,鼓励他们自己课后认真搜集、整理资料并做好PPT,每次课前10—15分钟由该同学向全班讲述,讲述内容包括与作品相关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当他讲完后还面临着同学针对讲解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的提问,由该同学负责解答。之后教师进行点评。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资料的输入,整理,再通过语言的输出,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而且能够运用和掌握“文化涵义丰富的词汇”[5]、用典、双关语、倒装等,为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Literary Competence)打下基础。

(二)任务中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分组进行真实性的交际活动。(1)学生分组。由于地方师范院校的学生的大多来自农村,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知识的掌握和口语能力差距较大。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学习,根据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英语知识水平和语言技能等,把学生成小组,使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目标。(2)课堂教学活动中任务的涉及及实施形式。当学生对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接下来的部分就应该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师既要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又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具体操作如下,若该作品是小说,教师可将此作品改编的经典电影或电影海报等引入课堂。以《伟大的盖茨比》为例,教师可事先找到这部作品所改编的电影,选取其中比较精彩或具有代表性的片段播放给学生欣赏,或事先介绍学生先看一遍。在播放影片前先设计出一些突出学习重难点的思考题,如1.Discuss Gatsby’s character as Nick perceives him throughout the novel.What makes Gatsby “great”?2.What is Nick like as a narrator?Is he a reliable storyteller,or does his version of events seem suspect?How do his qualities as a character affect his narration?在播放电影前先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看电影,看完后进行课堂思考和分组讨论,同时教师仔细观察整个课堂,尤其是观点比较新颖或比较活跃的学生,然后各组派出一名代表陈述他的见解或观点。之后学生先点评。最后教师就同学们的观点进行点评,解决大家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若该作品是诗歌,教师可选择该诗歌朗诵的音频材料播放给学生,让学生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课堂思考和分组讨论后,要求学生对这首诗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语言聚焦阶段

在这个阶段,各小组向全班展示任务成果。其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使用正式、严谨的语言,也使他们接触了更多的口头语和书面语。教师可以让若干个同伴或小组向全班做简要汇报,要大家对结论进行比较;也可以只让一两个小组完整汇报,其他人进行评论,补充观点,做笔记。教师应根据课堂上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给予学生课外学习上的建设性建议和帮助,并鼓励学生尽情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对文学名著进行大胆改写和表演。例如,让学生选择一篇作品,或小说,或诗歌,或戏剧,进行文学改编,包括幽默方式改编,或重写文学名著等。教师可帮助学生对他们写的剧本进行修改,提出指导性意见,并鼓励他们将剧本搬上舞台,由他们自编自导自演。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充分信任学生,相信他们一定能够排练好、表演好。该表演由班上学生自己主持,自己选出评委并制定出评价标准。对于真正的创造性作品和富有想象力的作品,教师要“能够充满爱心、同情心去用判断和欣赏的眼光仔细观看、阅读并欣赏学生的作品”。[6]

三、英美文学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意义

在名目繁多的英语教学模式中,基于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无疑非常适合地方师范院校的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首先,任务前的准备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思想由被动的“要我学”变成能动的“我想学”,并且学生通过大量的资料搜集整理能够广泛地涉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其次,在任务中的这个环节,多媒体的引入既丰富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其逼真理想的语言环境也给学生营造了一个高效的语言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使学生由单纯的语言学习提升到文学欣赏的层次;再次,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增加学生学习英语、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而学生课堂教学的反馈活动则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及创新性思维,使他们的语言不断进步,逐步从一般使用语言到艺术地使用语言。

实践证明,基于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对英美文学课程进行精巧的课堂教学设计,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其教学结果是迥然不同的。英美文学课程的组织应该是“形散而神不散”,教师在任务的各个环节能给予恰当的指导,又能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吸引更多的学生热情参与到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设置大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荣英.大学英语输出教学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75

[3]陈玲敏.辩论赛—任务驱动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新尝试[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2):115-117

[4]何广铿.英语教学法教程理论与实践[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65

[5][6]林燕平,董俊峰.英美文学教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77,133

猜你喜欢

英美文学语言
我们需要文学
语言是刀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我与文学三十年
英美常见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