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公共英语分级教学体系下的A班教学模式研究

2013-08-15徐艳甲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分级口语单词

徐艳甲

一、分级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i+1理论

语言输入假说,是世界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其中的“i+1理论”是当今第二语言学习理论中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为当今英语的分级教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i+1理论中,“i”指的是和学习者语言水平相当的语言输入,也可以说是学习者当前的语言知识状态;“i+1”指的是高出学习者现有语言水平一个级别的语言输入,也可以说是学习者语言发展的下一阶段。学习者只有接触到i+1水平的语言输入,才会对学习者的语言习得产生积极的作用。[1]

如果语言输入远远高出语言习得者的语言水平,即i+2,或者是接近甚至低于语言习得者现有水平,即i+0,i-1,学生会感觉太难或者太容易,这都不符合语言习得的最佳条件,只有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语言水平的输入才是“可理解性输入”。i+1被视作教师所应提供给语言学习者的最佳语言输入。[2]

(二)“因材施教”的原则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是我国第一位实践这一原则的伟大教育家。众所周知,孔夫子有弟子三千人,而最为出众的弟子有七十二人,据《论语》所述皆是夫子因材施教而得以成才。

宋代教育家朱熹,也曾对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赞不绝口,他总结孔子的教育经验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才,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的方法,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班级授课制是目前学校教育中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最大弊端是“教学步调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蔡元培先生提出了“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主张,主张教学不可拘于形式,要尊重学生兴趣,采取学生自动、自主、自学和自助的教学方法,反对“守成法、求划一”。[3]

(三)情感过滤理论

Krashen还提出了“情感过滤”理论,它指出学习者需要在情感上吸收已经理解的语言材料。情感因素,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动机、焦虑感和自信心,学习者只有毫无焦虑感、充满自信并且具备强烈的学习动机,才能够真正的习得。[4]

研究生公共英语的分级教学,就是根据学生们现有的语言知识状态,进行分层教学或区别教学。传统的班级教学法,几十位甚至上百位学生在同一教室里,可以说这些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老师根本无法准备出针对所有学生都在“i+1”水平上的语言材料,教学效果肯定不甚理想。只有按照学生们的语言知识状态进行分级教学,才能保证老师们的语言输入是“可理解性输入”,从而提高英语的教学效率。

二、分级教学体系中A班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一)任务型教学法指导下的“立体式教学模式”

1.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是以“任务”为核心,计划并组织语言教学,它既重语言的陈述性或显性知识的输入,又重语言的程序性或隐性知识的交际和输出,是语言学习的一种理想状态。它强调“做中学”,紧紧围绕“任务”这一核心,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参与活动,它重视语言学习的真实性、过程性、交互性以及学习者的参与性和学与用的相关性。[5]

2.立体式教学模式。“立体式教学模式”是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体系。“立体式教学”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其中课前和课后是课上增加的内容,和整个单元授课内容没有关系,它们大多和口语会话及写作有关。这些附加的内容是教师教学多年积累的精华所在,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而且能极大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下面笔者将具体阐释:

(1)课前

A.背诵对话

在上课之前,要求教师挑选好英文对话,其内容应是地道的口语表达方式,里面可以包含有经典谚语或成语。对话的长度最好控制在六到八句,首先教师将对话中的单词和短语解释给学生,然后第一遍做示范朗读,并要求一名学生进行翻译,之后老师再将此对话朗读二到三遍,并要求学生们记住对话的内容。

朗读完毕,学生们有5-10分钟的准备时间,两两成组,进行对话背诵练习。练习结束后,教师再抽检学生们的背诵情况,最后带领全班学生一起背诵该对话。

这种背诵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学到许多新的单词和短语,还能让学生们牢记一些经典的口语表达方式,使他们在今后表达相关内容时能够脱口而出。

B.复述故事

复述英文小故事对学生来讲算是个不小的挑战,学生们需要在十分钟内记下听到的小故事并能够复述其大概内容。教师课前需要准备一个趣味十足的小故事,故事不宜太长,二百字左右为宜,故事中的生单词不要过多;其中出现的需要解释的词要写在黑板上给学生解释;接下来教师将小故事读三到四遍,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内部讨论,把没写全的小故事补充完整;最后鼓励学生在十分钟之内把故事复述下来。这种方法既能培养学生们的听写能力也能提高他们的复述能力,使他们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词汇。

C.指定单词编写故事

该教学活动主要应用于复习课,教师可将本单元已学的重要词汇书写在黑板上,分为五到六组,每组五至六个单词,然后将学生们也分成同样的组数,学生们的小组序号对应黑板上的单词组序号。每组学生至少选择其中三个单词用来编写一个对话或者小故事,老师可以给学生们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准备,之后随机挑选学生讲述自己编写的对话或故事。老师应仔细倾听学生们的讲述,并对每位学生的词语使用情况进行反馈,确保每个单词的正确使用。这一活动不仅能复习本单元的已学单词,而且增添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对提高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大有帮助。

D.观看视频复述讨论

教师选择视频片段,最好不要超过十分钟,视频的内容要简明扼要,能短时间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观看之后学生们分组讨论进行复述和回答问题。此项活动能很大程度地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缺点是占用时间可能会长些。

(2)课中

在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班型(60人左右)通常较大,所以很难在课上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而任务型教学法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就会发挥很好的作用。

通过多年的实践以及借鉴其他一些老师的宝贵经验总结了适合研究生A班公共英语教学的一系列方法,比如在学一篇新的课文时,可以通过同桌之间interview(采访)的方式对文中的lead-in(引入)进行讨论分析。接下来分析课文时,教师不要直接通过语法翻译法把文章翻译给学生听,而是要采取任务型教学法给每组分配任务。任务的设置及其分配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置的任务一定要符合授课对象的英语水平,不要太简单或过于复杂。另外,不能给每个小组设置同样的任务,如果每组都是同样一个的任务,学生们在回答问题时就会不断地重复而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所以每组要设置不同的任务,这样对老师来说就需要在课前熟谙课文以便领会课文的主旨和问题的设置点。下面是笔者对课文任务设置的一些课堂实践:

第一组同学对文章的框架进行分析并说明原因。

第二组同学对文章前半部分根据老师所给的课文中关键词进行复述课文。

第三组同学根据关键词复述余下的部分。

第四组对文章的前半部分进行role-play(分角色表演)。

第五组则对后半部分进行role-play。

第六组需要回答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e article?(从文章中你学到了什么?)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任务中,任务一和任务六属于对文章总体上的把握,而其它的各组都是针对文章细节进行分析与呈现;这六个任务中有分析、复述、表演、体会,可以说涵盖的面比较广,交叉覆盖面不大,这样就从六个不同角度分析课文,因此在教师没有讲述课文的情况下,学生们就通过彼此合作协调的方式对文章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探索。

(3)课后

A.故事接龙

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几个单词,要求每组学生根据单词的顺序编排故事,每个学生陈述的故事情节中必须包含一个单词,而且故事情节之间要衔接得当、连贯。

B.口头作文

教师为学生提供话题,要求学生根据此话题展开讨论,并要以作文的形式把这个话题口头表述出来,教师加以点评,并给出相应的作文模版,向学生讲述此类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步骤等。这种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能使学生们不再对作文的写作感到乏味。

C.小型辩论赛

教师给出一个话题,然后将学生分成两部分进行辩论,最后教师做出总结。

(二)解放思想打破误区

此外要实现“任务型立体式教学”要解放思想,还要打破几个误区:

1.教学不只是老师说学生听的事情,是需要师生共同参与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工作是组织、设计、反馈、引导等。

2.书本上的知识不都是重要的,都必须讲的。要做到去粗取精,对教学内容做适当的删减并添加教师教学积累的精华内容。

3.不能在一堂课一味地输入或输出。比如练习课多增加口语会话或口语作文等输出内容,在讲新课文时减少口语会话内容,因为Lead-in部分会有很多输出练习,此时可多讲些词汇或语法等输入内容。

4.不要认为课间与授课没有关系。实际上下课间的十分钟时间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如果能给学生们放些欢快的歌曲,或与学生多多交流,将会极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节课乃至今后的教学打好基础。

任务型教学法指导下的“立体式教学模式”是对研究生公共英语分级A班教学的一个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它的特点是灵活、多样、高效,相信能给研究生分级教学带来一种全新的思路。

[1]浅谈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几点思索-教育教学论文-论文中国-《网络(http://www.lunwenchina.net.cn/paper/jyjx/52209.html)》

[2]大学英语分级分层教学的思考_美灵英语|中小学英语资源网-《网络(http://www.zmling.net/article/yylw/dxlw/201003/3346.html)》

[3]周会碧.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建构与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9)

[4]徐艳甲.如何在英语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J].今日科苑,2007,(24)

[5]陈琳霞.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重要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

猜你喜欢

分级口语单词
单词连一连
酒中的口语诗
看图填单词
分级诊疗路难行?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看完这些单词的翻译,整个人都不好了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口语对对碰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