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院校高分子物理教学方法

2013-08-15王磊梁建军孟飞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高分子教学效果物理

王磊,梁建军,孟飞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高分子材料已广泛应用于生活各个方面,越来越多考生报考高分子专业,如何有效的培养高职院校高分子人才已成为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高分子物理是研究聚合物的结构、各层次结构单元的运动与转变规律、确立结构与性能关系的一门学科[1]。高分子物理内容多、概念多、关系多、数学公式推导多,涉及到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学、高分子化学、数学等课程,加之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因此,学生普遍反映高分子物理难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总结出了一些适合高职院校高分子物理教学的经验。

一、让学生摆脱对高分子物理概念的恐惧

高分子物理基本概念多,专有名词多,对于刚接触到高分子学科的学生来说,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让学生正确的记忆这些概念,摆脱对高分子物理概念的恐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积极思考,并不断与学生交流,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于高职院校学生正确、快速记忆高分子物理概念的方法。发现如果能帮助学生找到两个基本概念的异同点,同中求异,异中找同,学生便能轻易的记住这两个概念,并且印象非常深刻,这里称其为对比记忆方法[2-3]。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详细讲解两个基本概念,然后让学生总结出他们的异同点,最后由老师点评得出一个最佳结论。比如在讲到构型和构象这两个抽象概念时,学生大多会茫然不知所措,此刻就需要老师正确的去引导,构型是指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构象是分子由于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在空间的不同形态,这两者之间的不同点是构型是稳定的,若想改变分子构型必须要断裂化学键进行重组,构象是不稳定的,时刻都在改变,因此分子的构象可以有无穷多。牢牢抓住这一点,学生就能很轻易区分这两个概念。诸如高分子链的柔性和刚性、链的一次结构和二次结构、结晶和取向等概念同样可以采取对比记忆的方法,事实证明效果都很不错。

二、善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可见有效的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来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在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高分子物理因其内容庞杂,头绪繁多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5]。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围绕问题开展教学,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一言堂模式,让学生不断的进入沉思的状态,从而调动学生的热情。比如要讲到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时候,可以先导入课前问题:“乙醇和乙烷哪个沸点高,为什么?”让学生思考,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会带着他听完整节课,最后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在讨论中,学生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不仅可以诱导和启发其思维,变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还可以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中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

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一个事物都不可能脱离其它物质而孤立存在,事实证明这个道理同样可以用到高分子物理的教学中,并且教学效果比较理想。鉴于高分子物理内容的抽象性、复杂性,对于高职院校的师生来说,谈高分子物理色变已是个普遍存在的现象[6]。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激发学生兴趣,善于引导学生去思考,在互动中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在高分子物理的教学中,注意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变的非常重要。例如在讲授“取向”这个概念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回忆在纤维纺丝工艺中有哪几种取向;在讲授单轴拉伸取向的各向异性时,可以让学生回忆橡胶在压延过程中的“压延效应”,此法教学它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去思考,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高分子物理的同时对其它学科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强化巩固,一举两得。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日常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在高分子物理教学课堂中,采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了独特优势[7]。首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使用可以加大每节课的知识容量,加快教学进度,节省教学课时。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很多任课教师要在讲授知识点的同时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绘制图形等,例如在讲授到内旋转位能的时候,为了加深学生对内旋转位能的理解,教师需要在黑板上绘制分子二氯乙烷的内旋转位能曲线,很多时间都会浪费在绘图上,若是做成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可以达到吸引学生和节省时间的双重效果。其次,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综合运用运用图形、图像、动画、声效和视频等,更生动形象的讲清楚授课过程中难以理解的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如在讲授高聚物结晶和取向的过程、高聚物的近程结构和远程结构、高聚物的溶解过程、高分子链的柔性和刚性、高分子的热运动等内容时,将其制成动画、图形、视频等展示给学生,这样既可以使内容直观、清楚,又可以使抽象复杂的问题具体化,简单化,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五、重视高分子物理实验教学

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重点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一直都是高职院校教育努力的方向。高职院校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8-9],而高分子物理本身就是一门实验科学,在开设高分子物理的同时,必须开设高分子物理实验课程。高职院校大多实验经费不足,先进的实验设备不完善,实验室较简陋,如何克服困难兼顾高分子物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笔者认为要注意三点:1、精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基础性实验,这些实验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还能让学生及时巩固高分子物理中学习的基础知识;2、设计的实验要和生活联系紧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研究发现,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都很感兴趣,学生有了兴趣之后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完成实验。比如教学中,让学生做醋酸乙烯酯涂料的制备,学生经过若干小时的奋斗后,将自己的劳动果实涂刷在实验室的墙壁上,那种成功后的喜悦是可想而知的;3、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完全照本宣科,学生会感觉很枯燥。教学中由老师指定一个实验,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最后由老师和学生在一起讨论实验方案的可行性,确定一个最佳方案,由学生独立完成。通过实践教学,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总之,如何更有效的进行高职院校高分子物理的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探索,总结教学经验。

[1]侯文顺,杨宗纬.高分子物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2]奚照寿.高职高专有机化学教学方法初探[J].职教新观察,2008,(10):246.

[3]朱平平,何平笙,杨海洋.通过词义辨析讲透“高分子物理”课程中的基本概念[J].高分子通报,2007,(9):59~61.

[4]李红缨,杨海贵,植中强.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精细有机合成》课教学改革尝试 [J].广州化工,1999,(4):127~128.

[5]徐世爱,余若冰.在高分子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化工高等教育,2007,(6):4~6.

[6]朱平平,何平笙,杨海洋.浅谈高分子物理课程的教学方法[J].高分子通报,2007,(8):55~58.

[7]张爽男,韩雅静,许鑫华等.应用多媒体进行高分子物理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5):76~79.

[8]徐世爱,余若冰,林嘉平等.高分子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6,(3):59~61.

[9]王冬梅,周俐军,张士强.工科高分子专业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J].高分子通报,2009,(4):71~74.

猜你喜欢

高分子教学效果物理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只因是物理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处处留心皆物理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精细高分子课程教学改革
多糖类天然高分子絮凝济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我不是教物理的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