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教师语言的韵律美

2013-08-15翟应增

文教资料 2013年19期
关键词:叠韵叠音对偶

翟应增 黄 玮 李 敏

(1曲靖师范学院;2曲靖市麒麟区职业技术学校;3曲靖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

教师的语言表达应该具有美感。教师传授知识时,不仅传递理性信息、逻辑信息,还传递情感信息和美感信息。这是因为,一方面,教学内容本身富含情感信息和美感信息。如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会激发起人的敬仰心和崇高感;语文课文中对自然山水的描绘让人领略自然之美;对母爱、友谊、人伦亲情抒写让人感受到人性之美;数学中几何图案的结构与对称的图形美等。另一方面,教学活动的双边参与者——教师和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情感好恶和价值判断,他们是有审美需求的人。这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教师的语言表达不仅应该是理性的,还应该是审美的。

老舍先生说:“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而外,还要注意文字的声音与音节。这就发挥了语言的音韵之美。我们不要叫文字老爬在纸上,也须叫文字的声音传到空中。”在教师口语表达中,为了更好地把文字“传到空中”,通过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的声音,把无生命的书面知识与活的声音美感体验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语流中、在语言的线性呈现中感受汉语独特的韵律美。那么,教师应该怎样使自己的语言具有韵律美呢?

一、恰当选用词语,可有意识地多用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和拟声词。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教师的语言,磕磕碰碰,平淡生涩;有的教师的语言,如山中流泉,涓涓有声。好的语言,如音乐回荡,例如李清照词《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样的文字,似低回、舒缓的旋律回荡在读者的耳际,用的是重字叠音的语言形式。

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拟声词。双声的如:空旷、滔天、悠远……叠韵的如:明星、汪洋、缥缈……叠音的如: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红彤彤、绿油油……拟声的如:沙沙沙、咚咚咚、乒乒乓乓、稀里哗啦……古人云:“叠韵,如两玉相叩,取其铿锵;双声如贯珠,取其婉转。”王国维说:“双声宜促节,叠韵宜荡漾。”教师在选择词语时,有意识地选用前述这些词语形式,有助于形成口语表达的韵律美。

二、学习用韵和修辞的知识,有意识地用韵语教学,使用对偶、回环、排比等修辞手法锤炼自己的语言。

韵律一般用来指诗歌中的声韵和节律。在汉语古典诗歌中,平仄、排偶、押韵等,都是构成诗歌音乐美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同样可以借助押韵、对偶、回环等手段,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听起来气韵顺畅,和谐自然、悦耳动听,以语言的韵律美打动和感染学生。押韵的语言会让听者感受到语言的回环美,也好听易记,儿歌、谜语等都能增强语言的韵律美。例如语文中的生字教学,教师如能运用儿歌、字谜等帮助学生记忆,就能极大地优化识字的效果。有教师便结合字形、字义给“默”字编了这样的字谜:“一只黑狗,不叫不吼。”朗朗上口,易记好懂。

口诀(顺口溜)作为教学语言使用对强化重点、突破难点、掌握概念和解题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有老师在讲完“因或分解”内容后,运用修辞的谐音“同字”格,编成口诀,总结解题方法:“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考虑用公式,十字相乘试一试,分组方式要合适,各种方法反复试,结果必是分解式。”[1]教师运用口诀,使学生在解题时方向明确,解题速度大大加快,而且记得清,记得牢。

对偶、回环等辞格的运用,也会使语言产生韵律美。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常用韵语对童蒙进行教育,而学习对偶(即对对子)就是常用的方法。对偶音节匀称齐整,节律和谐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易诵,切合汉民族语言的特点和诗文阅读写作的需求。有的老师非常注重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以对偶的语言形式进行教学。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教《捕蛇者说》,在比较分析本文与《苛政猛于虎》篇立意相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对偶形式的言语训练,最后归纳出这样的对偶句:苛政猛于虎,赋敛毒于蛇。有许多老师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对偶修辞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如:

月下荷塘莲花神韵夺魄

叶上月色光影妙律勾心(《荷塘月色》)

大海边鲁彦伴妻听潮

高山上袁鹰陪友观竹(《听潮》《井冈翠竹》)

长江三峡雄秀险

华山二洞瑰怪奇(《长江三峡》《游褒禅山记》)[2]

这种用对联艺术形式概括课文单篇或双篇的做法,既完成了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汉语之美。

三、为了使教学语言听起来和谐自然,悦耳动听,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发音方法和技巧。

教师用普通话教学时,要注意自己的发音方法和技巧,使自己的发音字正腔圆、准确规范,吐字归音清晰干净,这是教师语言韵律美的语音基础。

当我们听电台电视台的主持人主持节目时,或者听外国翻译电影里的那些经典对白时,经常被节目主持人或配音演员们流利清晰、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声音感染,享受着他们那音乐般的语言带给我们的听觉冲击力。普通话是教师的工作语言,教师的职业规定性,决定了教师必须会讲一口标准的或较为标准的普通话。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讲话含混不清,普通话发音极不规范的教师,他的发音能带给学生和谐自然、悦耳动听的美感。因此教师要掌握说普通话的要领。

吐字归音是发音的重要一环。要想使发音准确、清晰、圆润、流畅,就必须努力锻炼自己的发音器官(唇、齿、舌),使其发音到位。口腔的开合、舌的伸缩弹动、唇的紧松等,对发音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发音时如果唇向前突出,就会使字音包在口中,给人以压抑沉闷的感觉;如果适当把唇收拢使唇齿相依,声音就会明朗许多。如果要使声音集中,就必须加强唇的收撮力;如果唇的收撮力弱,就容易使声音发散、不清晰。唇、齿、舌在发音中是一个整体,这三者相互协调才能准确、清晰地发音。

另外,学习一些用气发声的技巧,如胸式呼吸、腹式呼吸之类,掌握口腔、鼻腔、胸腔等的一些共鸣技巧,对扩大发音时的音量,美化音色,也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语言运用同样是艺术,教师只有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使自己的语言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住学生,才会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1]徐镜清.运用修辞知识改进数学教学的尝试.修辞学习,1997(4):47-48.

[2]程稀.教学修辞格举隅(续一).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5(7):13.

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成果,项目名称:卓越教师的语言修养,项目编号:2010C025。

猜你喜欢

叠韵叠音对偶
宋朝女孩取名偏爱叠音词
艰难昧生理 飘泊到如今
——杜诗双声叠韵对新考
宋朝女孩取名偏爱叠音词
《诗经》联绵词的分类解析
对偶平行体与对偶Steiner点
对偶均值积分的Marcus-Lopes不等式
对偶Brunn-Minkowski不等式的逆
现代汉语词汇的叠音现象
《广雅》单音节同源词语音关系研究
关于Hadamard矩阵的一类三元自对偶码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