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译者的双重身份

2013-08-15陈海君王丽娟

文教资料 2013年9期
关键词:原文译者译文

陈海君 沈 娟 王丽娟

(防灾科技学院,北京 101601)

翻译促进文学作品及其附着的文化的生存与流通。翻译使所有文学作品及文化得以在全世界传播,使我们的视野变得开阔,且使整个世界成为人们共享的乐园。人们已经认识到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文化活动,是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翻译的目的是文化交流,是文化传播。然而,译者——这个巨大的翻译工程的主体——使所有这一切成为可能。译者凭着自己所掌握的语言和文化知识,把源语言转换成目的语,传输信息与文化。与此同时,译者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把译者置身于一个非常重要却艰难的位置。多少年来,译者被赐予不同的名字,诸如“仆人”、“桥梁”、“协调者”、“钢琴演奏家”、“画家”、“叛逆者”、“看不见的人”、“摄影师”、“媒人”、“传声筒”等,不可穷尽。 在翻译这个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译者在翻译的不同阶段承担了这些不同的角色,在传递文化与信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译者的读者身份

在履行翻译任务的过程中,译者首先应该充分理解原作。也就是说,译者首先是一个读者。译者须对原作进行分析而后将其信息传送至目的语。译者有别于一般的读者,他承担着对原作进行传达的责任和义务。普通的读者只需在某种程度上理解原文,并从中获得阅读的快乐。而译者的阅读远不只这些。他的阅读过程必须遵循专为译者给定的有形或无形的准则。译者理解原文的过程也就是译者同文本进行对话,调动自己的情感、意志、审美、想象力等能力,达到与原作者视界的融合,体会原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目的及当时的情景,达到身临其境的过程。但是,由于所处的时代、民族风俗、历史文化不同,译者的视界不可能与原作者的视界完全融合,也即译者毕竟不是原作者,不可能完全体会原作者的意图,因此对原作的理解也就有偏颇之处。他不仅要读懂,而且要读透文字背后的蕴意,对原文的语言特征、文化内涵、艺术特征、时代背景、作者等作深入细致的研究,了然于胸,然后进一步从读者身份转变为研究者身份。

1.对原文的语言特征进行研究

细读原文,研究原文的用词倾向、句法特征、修辞方式是译者翻译的前提,也是决定译文质量的关键。译者在阅读原文时要注意原文的言内特征,尽可能在译文中再现其言内意义。译者应对文本的涵义、词法特征、句法特征及语篇构建有深入的研究。奈达(Nida)在《语言文化与翻译》中说“如果译者确实理解了原文的涵义,又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译语,那么翻译就是一个驾轻就熟的过程”(If a translator really understands the meaning of the source text and has adequate competence in the target language,translating appears to be a completely natural and an almost automatic process)。 由此可见对文本的真正涵义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译者应努力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扩大知识面,勤查资料和字典,以防对原文产生曲解。

2.对原文的文化内涵的研读

奈达在论译者应具备的能力时说“一般认为,译者至少要通晓两种语言,但这远远不够,要成为一名称职的译者,还必须谙熟两种文化,这样才能意会‘弦外之音’”(It is always assumed that translators are at least bilingual,but this is really not enough.To be a fully competent translator one also needs to be bicultural in order to “read between the lines”)(《语言文化与翻译》)。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活动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由于不同文化团体有各自特有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道德观念,译者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认识发现潜在的文化交流障碍,并在翻译过程之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克服文化差异引起的障碍,为译入语与原语的沟通架起一座桥梁。翻译中的很多困难都来源于文化上的特殊意义。一篇只反映某一特定独立文化的许多观念和语言标准的文本,常常含有在明显不同的语言文化中难以理解也难以翻译的内容。作为译者,他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两种语言,而是两大类文化,只满足文字的对应而不求文化的沟通是注定要失败的。

3.对原作文字以外知识的掌握与研究

一般来讲,译者在翻译一部文学作品之前,需要通读所译作家的主要作品,并研究其特点及作家的传记等。同时一个称职的译者也应该尽可能地掌握丰富的历史、地理、社会文化史、风尚习俗及音乐、美术等方面的知识,否则便会在翻译中功亏一篑。只有这样译者才能真正读有所获,才能准确把握原文的语言、文化、社会环境特征,为译文表达铺平道路。只有这样,译者方能将原作的精髓传达给读者。

二、译者的作者身份

继读者之后,译者便充当了作者的角色。作为一种文化内与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担负起使一个文学作品生存和再生的重任。他不能像普通作者那样,处于一种相对坦然舒服的境地。作家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思想和观点。他们可以决定用不同的体裁,采用任何他们认为合适的表达方式展现希望传达给读者的内容,没有人会对他们指手画脚。可对于一个译者而言,他受制于各种各样的标准和规定,这些标准和规定往往使译者置于一种尴尬的和两难的处境。作为译者的作者事实上是一个忠实的叛逆者。他是具有特殊身份的作者,就像带上了脚镣手铐的舞蹈者,处处受到原文的制约。他同时还要考虑译入语读者的接受。作为译者的作者是忠实的,是因为他必须忠实于原作。他必须“因循本旨”,忠实、通顺地用译入语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尽可能忠实于原文的形式,并最大限度地体现原文风格。

1.忠实于原作的作者

译者要最大限度地用译入语忠实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风格特征。翻译不同于创作,它是对创作的再现,并体现译者的创造性。翻译是以译者为中心的一种自主活动,其活动要受到译者自身的认识水平、审美情趣、道德倾向、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制约,要达到完全与原作的对等是不可能的。但是,译者在写作的时候也须遵循一系列的规定和标准。译者须在意义、语言及文体方面忠实于原文。这一点体现在对等效应原则上。翻译是一门艺术,是凝聚了译者创造力的艺术活动。译者在再现原文时,要尽量求“似”而非“是”。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中强调:“大部分文学作品虽可翻译,译文也只能得原文的近似,绝对的‘信’只是一个理想,事实上很不易做到。”

2.译作要为读者所接受

译文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理解,才能最终达到翻译的目的。译者在翻译一篇文章时,心目中始终有一群读者,这群读者有其自身的特点,包括文化素养、宗教、道德、审美特征。鲁迅曾提出可以翻译多种译本以适应不同阶层的读者。读者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制约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奈达翻译观的核心是功能对等,他对读者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他的“读者反应论”上。他认为评价译本的优劣要看读者的反应是否与源语读者的反应大致相同,翻译就是交际,翻译归根结底是为读者服务的,因而翻译应以译文读者为中心。也就是说评判一篇译文的好坏,必须看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如何,判断译文的效用不宜拘泥于相应的词汇意义、语法类别和修辞手段的对比,重要的是要考察接受者正确理解和欣赏译语文本的程度。

综上所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给原作以新的生命的同时,译者充当了作者。译者对原作进行改写和再创作而传递信息与文化。无论理论家们怎样就翻译的标准进行争论,译者都在尽职责,即不一定完全忠实于原文,但忠实于翻译事业,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我们要充分认识译者的双重身份,正视译者地位,在翻译工作中更好地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

[1]Nida.E.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1964.

[2]本雅明.译者的任务[A].陈德鸿,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C].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1.

[3]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5]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6]朱光潜.谈翻译[A].谈文学[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原文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I Like Thinking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