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高校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专题化教学刍议

2013-08-15谢卫国

文教资料 2013年24期
关键词:针对性理论课原理

蒋 涛 刘 剑 谢卫国

(新疆医科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在中央和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1]的指导下,自2011年以来,新疆教育厅思政处对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新的任务和目标,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在已有实践教学的改革基础上积极开展专题化教学。从这些要求中可以看出国家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趋势,而这与今后一段时期内思政教育面临的更大的挑战相呼应。本文是在两年来新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专题化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经验和问题进行的一些思考与分析。

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性课程,其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科学地实践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于其他课程,原理课具有系统性、思想性较强的特点,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常常由于教学思路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脱节,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使他们觉得学习内容过于抽象、枯涩,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两年来随着原理课专题教学实践的不断拓展,课题组对于专题教学的内涵和优势有了更为具体的理解,在新疆高校开展专题教学过程中,对面临的一些特殊性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体会。

一、深化原理课专题化教学内涵

专题化教学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内容按照内在逻辑重新组成若干专题,并选择当前较新的、现实中影响较突出的、学生较为关注的问题与焦点作为鲜活的材料,将专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针对国内改革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学生中出现的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辨证分析,并根据自身判断形成观点的教学组织方式。

为了达到以上的目标,在教学专题的设计中必须找好、找准理论教学的切入点,按照科学性、时代感和针对性相统一的原则组织教学内容。要落实这一原则,第一需要教师耐心地在学生中开展调研工作,与学生打一片,深入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关注的焦点,不能一味由“己”推“人”;同时还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现实,不断发掘教学中可以用到的“亮点”。用教学引导科研,用科研促进教学,这是成功开展专题教学的前提保障。

二、原理课采用专题化教学的优势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2]我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也体会到:提高教学实效的关键是“要管用”。反观当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上,某些学生存在着“学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原理也不会用,不知该用到哪儿”等错误观点。这些错误观点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只把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作为一门知识去传播,降低了其思想性,弱化了其批判性,从而使原理课成为抽象、空洞的代名词,这样的教学很难产生实效,甚至会引起某些学生的不重视。

在原理课上采用专题化教学的优势在于:第一,避免与教科书重复,有利于学生把听课和课外自学相结合,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第二,精心设计的教学专题在内容上能较好地体现时代感和针对性,因而能提升课堂吸引力;第三,专题教学着重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独立性和批判性,使其在生活中不盲目接受各种流行观念和价值信仰,帮助他们以批判的眼光追问其合理性,进而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第四,理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专题化教学将案例分析与自主讨论结合,使学生从具体的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专题化教学能充分引导学生进入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中,同时也体现了大学教育的高层次。

三、专题化教学有利于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

目前,原理课使用的教材一方面理论较为系统、知识量较大,另一方面内容非常丰富、表述较为简洁。由于这些特点,常常使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把握“系统全面和突出重点”两者间的平衡。而专题教学则要求在理论上准确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观点,反映时代的新问题和学术界研究的新进展,同时必须符合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规律,做到科学性、时代感和针对性三者统一。

专题化教学以专题线索为引导,打破原有的教材章节,对各章节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提炼,既有利于将教材理论渗透到各专题中,进行深刻分析和系统讲解;又能围绕专题对学生关心的热点进行针对性的回答。这样做,能更好地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既保证了教学中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能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突出重点,达到教学内容精练化的目标。

四、教学专题的设置应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新疆地处我国西部边陲及欧亚大陆的中心,一直是多民族各种文化和思潮的交汇区域,学校中的学生较容易受到各种观点和思潮的影响,尤其需要来自思想政治课堂的正确引导,使他们对身边的国内外最新形势和热点问题有正确的思考和认识。在过去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中(例如7.5事件),已经反映出这种情况:即某些大学生思想观念上的动态,必须认真加以引导。所以迫切需要解决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的上述问题,加强教学实效,事先做好过细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开展专题化教学,应注意社会的大环境和学生思想动态这个大背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地进行教学专题设计和课堂教学组织。内地一些高校(如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3][4]在思想政治课专题教学上取得的先进经验如何迁移至新疆高校,使其成为我们提升教学实效的有力武器,课题组认为应该注意几个差异:首先是学生文化背景和知识背景上的差异;其次是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兴趣方面的差异;还有新疆具体区情及社会中风土人情的差异等。这些差异都是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新疆特定的地缘因素形成的,短时期内无法改变也不能改变,这是我们在选择和设计教学专题、组织教学中必须考虑的。

总而言之,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中既保证教学过程的系统性、思想性和引导性,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又使教学内容具有现实感、针对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能发挥教师的专业知识专长,使老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相互增益、共同成长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堂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高校思政教育保持长效性的根本动因所在。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陈占安.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的改革.思想理论教育,2007(10).

[4]王久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组专题教学模式探析——以北京大学为例,思想理论教育,2009(3).

猜你喜欢

针对性理论课原理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