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五官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3-08-15杨坤娜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21期
关键词:五官病例案例

杨坤娜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沧州 061001)

随着人类对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五官科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促使临床对五官科医生的需求量增加,同时对其诊治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五官科学是一门研究五官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预防的临床专业课程,属于临床小科,独立性强,学生对其了解较少,重视不够,缺乏兴趣。高职高专学生虽然文化基础较薄弱,但头脑灵活,动手能力强,对新鲜事物兴趣浓厚。因此,为激发学生对五官科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引进案例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从临床实践出发,设计具体案例,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和探究,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1]。该教学法于20世纪初起源于哈佛大学,在我国正逐渐被推广应用[2]。我们在五官科学教学大纲中的青光眼、白内障、鼻窦炎等典型疾病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以激发学生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自学,同时注重学生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1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特点,任课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病例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最后教师对结论进行修正,总结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教学内容。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1 准备案例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要求,教师课前做好案例准备工作,包括案例的选取及问题的设计。大部分案例来自临床,均为任课教师临床进修时收集的真实病例资料,少部分在真实病例的基础上稍加修改,使其更具典型性。设计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层次性。案例是本教学法的核心内容,决定着教学效果。教师授课前一周以文本形式发放案例,学生根据案例预习教材,阅读相关文献,加深对疾病的了解。

1.2 展示并讨论案例

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引入案例。可将案例作为导入语,讲授新课前,先针对一个简单病例提出相关问题,从而导出新课;也可在讲解两种疾病的鉴别时引入相关案例,采取类比法,引导学生总结不同疾病的典型特征,掌握相似疾病的诊断要点,提高其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较常用的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针对案例进行讨论,分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两部分,小组(5~6人一组)讨论后选举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之后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做好讨论的组织、启发和引导工作,鼓励每个学生思考、参与发言,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要把握讨论方向,适时引导,以免偏离主题。讨论中可根据情况加入角色扮演,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与“病人”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为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案例展示多采用多媒体、文字资料配合图片、视频,力图更直观、更形象地展示原始病例,使学生尽快融入学习情境中。

1.3 归纳总结

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首先对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肯定,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讲解。然后对课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课堂内容。最后布置课堂作业,可以鼓励学生针对病例列一份医嘱单,包括护理、饮食、治疗用药等,教师进行批改,以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2 教学效果分析

(1)高职高专学生高考成绩偏低,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学习主动性不足,容易情绪化,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较高,传统的讲授法很难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高职高专教育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案例教学法利用案例将实践带入理论教学中,将枯燥抽象的知识立体化,创设与临床接近的学习情境,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学生通过分析病情、小组讨论,在教师指导下作出诊断并制订治疗方案,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学习积极性更高。通过互动,融洽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达成了教学目标。

(2)案例教学法是围绕具体案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3]。通过真实病例的展示,使学生身临其境,主动运用已学知识思考问题,将理论与临床案例有机结合,最终解决实际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逐渐形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师生之间通过互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五官科学相对独立而又病种繁多,案例教学法能将零碎的知识点整合起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学生针对病例尝试撰写医嘱单,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形成了缜密的临床思维,为其将来从事临床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3)学生通过预习、讨论,对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以寻求解决办法,课堂上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时小组学习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团体意识。根据案例进行的角色扮演,使他们能够在模拟临床的环境下,熟悉疾病的症状、体征,掌握临床辩证思维的方法,体会病人在求医时的心情。鼓励学生对“病人”进行病情告知及健康宣教,锻炼学生与病人沟通的技巧,规范自己的言行,培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4)将病例引入课堂教学中,缩短了教学情境与临床的差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设身处地从减少病人痛苦的角度出发,教师加以引导,对学生进行良好医德医风的培养,从而使学生树立救死扶伤的意识和帮助他人的观念。例如,在学习“耳聋”和“白内障”章节时,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式和语言与病人交流;学习“喉癌”章节时,提醒学生除了对病人采取医疗措施之外,还应关心病人的情绪、心理状况等。通过这样的渗透教育,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3 教学反思

(1)五官科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即解剖位置复杂、隐蔽,与疾病联系紧密,病种繁多,知识点琐碎等。因此,并不是所有内容均适用案例教学法,例如,眼耳鼻咽喉的解剖生理,常用检查器械的介绍和使用等。我们不能拘泥于一种教学方法,而应根据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借助多媒体图片、视频等加深学生对病例的了解,病例教学中穿插角色扮演法,增加临床情境真实感等。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课堂气氛、学生反应等灵活调整教学方法,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理论知识扎实,具有丰富的教学及临床经验,表达能力强,能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融会贯通[4];组织协调能力好,对课堂驾驭能力强,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能够灵活处理,掌控课堂节奏;还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在附属医院从事临床诊疗工作过程中,注意筛选收集具有代表性、实用性以及和教学内容相匹配的病例资料,以保证临床教学使用的案例具有时效性、真实性。

总之,在五官科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宗旨,对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临床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值得推广。

[1]邓月仙,张宝,刘文宝.案例教学法应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4):762-764.

[2]邵光华.美国师范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及其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1(8):75-78.

[3]高正春.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0):85-87.

[4]朱金玲,刘英芹,张虎,等.案例教学法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34(3):41-42.

猜你喜欢

五官病例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病例”和“病历”
画五官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五官的检讨会
五官的检讨会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五官争美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