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后我国中小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历史演变

2013-08-15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3年8期
关键词:指导思想素质教育思想

□ )

1、恢复与调整(1978-1985)

1.1、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体育指导思想

1979年5月,在扬州成功召开了新中国学校体育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全国学习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认为:“我们必须坚持‘三好’的方针,正确处理好德、智、体三者的关系,纠正忽视体育、卫生工作的思想,摆正体育、卫生工作的位置,切实把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搞好,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能为祖国健康地工作50年。”会议还讨论制定了《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高等学校体育下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等几个有关学校体育工作的制度。制度中都正式提出了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体质,由此重新确立了增强中小学校学生体质的指导思想。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迈出了拨乱反正和恢复发展的前进步伐,同时也标志着中小学校体育的发展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

1978年-1981年间,国家先后颁布了8个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和1份《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等几个与体育直接相关的重要文件。我国70年代末在学校体育中确立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体育指导思想无疑是及时的、正确的,在这一阶段存在的体育指导思想主要有体质教育思想和运动技术教育思想,它们都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基础的。以增强中小学生体质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并进行的实践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对学校体育功能的认识面过窄,缺乏全面的思考;其次,对学校体育的目标和教学目标缺少分层次的研究和理解;其三,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不多;其四是评价手段方法不足等。总之,这种思想和它的运作方式受当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没能发展得很完善,没能形成完整的合理的体系。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看到,脱胎于文化大革命前的这种中小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和运作方式,对中小学校体育发展的重大促进作用。

1.2、注重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体育指导思想

1978年8月,国家体委、教育部、卫生部组织专家于建国后首次开展了大规模的全国性青少年儿童体质调研,历时两年半。调研初步摸清了这一时期中国青少年儿童体质的现状、特点和发展变化规律,为制订中小学体育教育大纲、修订体育锻炼标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针对体质调研不尽人意的结果以及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教材枯燥无味和学生在课堂中表现的严肃气氛,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种种弊端,加之人们对心理学、教育学认识有一定程度的加深,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主要围绕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改革在我国全面展开。其中,调整主要从两方面着手。在借鉴国外教材体系的基础上重新审视我国教材体系。1985年公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从小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思考能力很不够……不少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实践环节不被重视……不同程度地脱离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落后于当代科学文化的发展。”由此,开始了一场深刻的新中国教育体系改革和课程改革。在体育教学内容上根据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生理心理特点,在不同年龄和生长发育阶段,合理安排体育课教学。

(2)引进和探索以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方法。1982年,国家体委发布了新的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1983年在西安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明确指出:学校体育应以增强体质为主,以普及为主,以经常锻炼为主。这些文件进一步巩固了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想,使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想在恢复与调整中不断发展。各地学校积极采取办法,进行体育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改革,努力落实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例如北京古城二小,每周安排3节体育课,共135分钟;每天安排35分钟的大课间活动(眼保健操除外),上午第2节课后,各班分别在教室做5分钟眼保健操,然后全体学生集中到操场,在欢乐的舞曲声中,以班为单位跳10分钟集体舞(包括喝水等时间),然后25分钟课间操(包括儿童广播体操、基本部位操、素质操);安排每周1次45分钟的课外锻炼,课外活动时间列入课表,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做到人员、内容、场地、器材四落实。保证了每周有390分钟的体育锻炼时间。

2、改革与发展(1986-1998)

1986年,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有关教育法规指导下编定的体育课程教材基本上属于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第二代体育课程改革时期,中小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向生物、心理、社会价值观转变。学校体育的目的不仅是增强体质,而且是思想品质教育,心理品质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手段[6]。从多层次、多方位的视野中,去认识学校体育这个现象背后的各种深层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从更广泛的领域、更高的层次去深入认识中小学校体育。从思维方式转变来说,这是从单维型思维转向多维型思维。多维型思维方式使人们对学校体育的现实、历史和未来进行系统的动态的考察,将中小学校体育思想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2.1、三维体育观的显现

1985年教育部改为“国家教育委员会”,1986年成立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提出“要积极、坚决地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不误时机地抓好教材改革和建设”。1987年国家教委办法新修订的 《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六年制)和《全日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六年制)。这套大纲是在1987年全日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是在经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由国家教委颁发实施的,它是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颁发的过渡性大纲。当时,明确要求“在认真上好体育课的同时,要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做好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组织安排好课外锻炼,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小型多样和经常性的体育比赛,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对有运动才能的学生,应结合学校具体条件,组织课余训练,提高运动水平。积极提倡徒步远足和旅行,更多地接触社会和大自然,使学生身心受到锻炼。”新的大纲,在目标体系上修正了原大纲目的增强体质,任务仍是修正以增强体质的目的与任务的提法中有含混不清的地方;在目标的制定上强调社会的需要和个体的发展需要相结合,而不是过分集中和统一;在对体育的功能和价值取向上,注意培养学生身心全面而协调的发展,将学校体育视为终身体育的基础和生活娱乐的需要,这反映了学校体育的心理和社会功能得到认同,过渡性教学大纲的颁布,标志着中小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向生物、心理、社会价值观时期初步形成。

2.2、健康指导思想的确立

1995年6月颁布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也指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意识、技能与习惯。”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全民健身的热潮,大众体育蓬勃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终身体育指导思想在中小学校体育中的贯彻实施、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科学锻炼身体能力的培养、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就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这一阶段存在的体育指导思想主要有培养能力体育思想、成功体育思想和健康第一体育思想。

1996年,第八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了“七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中规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我国体育教育界展开了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大讨论。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中小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想也在不断地改革与发展。李岚清副总理1997年9月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改革课程、教材、教学方法,这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中小学应建构和完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现行的课程门类过偏,有的教材内容过深、偏多,有的过于陈旧,与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不相适应。课程教材的改革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要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少年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接受力。应适当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时间接受全面素质教育,有条件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参加劳动。”因此,素质教育精神的提出,开始了新一轮改革和发展,素质教育成为当时改革的主旋律。

3、整合与重新定位(1999-至今)

3.1、大力推进“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1999年以来,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开始着重强调体育课程要全面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特别是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发展。通过对中小学校体育本质功能的研究和认识,“健康第一”思想成为中小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而被确立下来,标志着全新概念的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想初步形成。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1999年,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里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任。学校体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目的之所在。在新的形势下,教育部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于2000年12月正式颁布,其时在教学目的中突出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思想,强调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增强学生体质,而是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相配,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小学落实到“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准备”,初中落实到“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高中要“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

3.2、全面实施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与过去中小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体育观,力争吸引全体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各种健身活动;确立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观念,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包括知识、技术、技能、体力、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让中小学生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终身体育观。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态度、兴趣、爱好、习惯和能力,使学生终身享受体育的乐趣。新课标的推陈出新,拾遗补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更适应于现代社会教育,适应于社会未来。

改革开放后,我国中小学校体育指导思想逐渐由统一性向多样性、固定性向选择性、指令性向指导性方向转变,开始更多地考虑各地、各学校的特点与积极性和创造性,给地方和学校更多的自主权,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兴趣、爱好等,体现了健康第一和人文关怀。

[1]邓星华,王俏飙.对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走向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

[2]李晋裕,腾子敬,李永亮.学校体育史[M].海口:海口出版社,2000.

[3]范国梁,谭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演变[J].体育学刊,2005.

[4]李秀梅,张杰.新中国中后期学校体育改革回顾[J].体育文化导刊,2003.

[5]王华倬.中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李杰.新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和展望[J].体育学刊,2004.

猜你喜欢

指导思想素质教育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跳单、双圈教学设计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新时期军队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创新与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