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农村中年妇女与年轻女性的语言差异——以山西省洪洞县为例

2013-08-15贾芸芸田建国

关键词:洪洞中年妇女普通话

贾芸芸,田建国

(西北工业大学 人文与经法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9)

一、语言年龄变异的研究现状

语言变异在生活中是一种很普遍的语言现象,语言变异的研究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核心问题。[1]16引起语言变异的因素很多,包括职业、社会阶层、性别、年龄等。变异性是人类语言固有的属性:同一说话者在不同说话场合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说话者也可能运用同一语言的不同形式表达同一种意思。由于各种因素,语言运用者在不同场合,对不同对象在发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会作出不同选择。这些因素包括说话者的交际目的、说话者和听话人的社会关系、交际场合等各种社会因素。

尽管语言的年龄变异已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但从笔者收集的资料来看,对农村中年妇女和年轻女性语言差异的研究迄今为止还没有,而这两者的语言确实是存在差异的。因此,本文以山西省洪洞县辛庄村为例,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讨两者之间的语言差异,以对语言和年龄的关系有更好的了解。

二、辛庄村及洪洞方言简介

笔者走访了辛庄村21位教育背景不同的中年女性和年轻女性,并特别留意观察日常生活中村民的对话,以使得收集的语料更真实自然。

辛庄村约有2 037人,通常情况下,本村村民说洪洞方言,只有少数新搬迁进来的村民说其他方言。因此,新搬迁来的村民的方言不在本研究范围之内。

洪洞方言属于中原方言。[2]350-360它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洪洞县城及附近9个乡镇所说语言,另一部分包括赵城镇及其附近7个乡镇所说语言。本文讨论的是洪洞县城及其附近9个乡镇所用语言。

同普通话相比,洪洞方言在发音上有自己的特色。其特色可以从声母、韵母、语调等方面表现出来。例如,当声母“sh”与韵母“u”相拼时,“sh”就变为“f”,如:“书”就读作“fū”。韵母“ui”与“ch”“sh”相拼时则变异为“u”,如“吹”读作“chū”,“睡”读作“shù”。此外,洪洞方言与普通话差别最大的因素就是声调,这也是所有方言差异的基本特点。在洪洞方言中,最为突出的是,阴平和轻声居多,特别是几乎所有的双音节词,第一个音节的声调一般会读作阴平声,第二个音节一般会读作轻声。如“劳动”就读作“lāodong”,“学习”就读作“xuēxi”,如此等等。正因为有这个特点,正常的洪洞方言听起来语调平而短促,缺少清扬。

三、对年龄阶段的划分

不同国家对年龄划分有不同标准。在我国,也没有明确统一的划分标准。为便于研究,本文所指中年女性为40岁至59岁的女性,年轻女性为18岁至25岁的女性。这样划分的依据是,通常在农村中,大部分女性一般在25岁之前已经结婚,随着其结婚生子,其语言慢慢较以前有了变化。25岁到40岁是一个过渡阶段,其语言特色较难察觉,因此该年龄阶段的女性不属于本研究的考察范围。

四、分析讨论

1.语言差异

第一,发音层面的考察。

尽管两者在发音方面的差异不大明显,但确实存在细微差别。中年女性发音时仍然遵循传统的发音方式,她们的发音较过去基本无变化。相比之下,年轻女性的一些发音跟传统发音相比,有了一定变化。其语音更接近于普通话,即,年轻女性的某些发音处于洪洞方言和普通话的中间状态,或者已完全成了普通话的发音。

例如,笔者一天在公交车上碰见同村的贾华晶和她母亲。贾华晶18岁,在高中复读,她母亲在村务农。下面是笔者和她们对话的一部分:

笔者:姨,鹏丽。Niua这是(si)走哪家呐?(阿姨,鹏丽,你们这是去哪儿呀?)

贾华晶:哎,姐,额走城里转一圈儿。马上开学(xio)呀,说滴买几本书ji li。(哎,姐,我们去城里跑一趟,马上就开学了,我想买几本书去。)

贾母:嗷,呀不知道(tao)哪介fu店里滴fu便宜(ni)呵?(是的,也不知道哪一家书店的书便宜啊?)

该对话中,笔者很明显地注意到,当发“书”这个音的时候,贾华晶并没有像她母亲那样发“fu”,而是跟普通话一样发”shu”。同样,她把“说”发成跟普通话一样的“shuo”,而不是传统上发的“fen”。相比之下,其母亲发音仍然跟传统的洪洞方言发音一样,没有任何变化。

在走访调查中,其他一些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笔者的一位邻居,49岁,把“喝”读成“ho”,正是传统意义上的洪洞发音。而笔者的一位同龄朋友,则把“喝”读成普通话中的“he”。

由此可知,中年女性在发音时遵循传统发音方式,而年轻女性发某些音时则趋近或者等同于普通话的发音。

第二,词汇层面的考察。

或许是由于词汇是语言要素中最活跃的部分,两个年龄阶段的人之间的语言差异在词汇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其一,表现在称谓上。以笔者家里为例,母亲及姑妈称奶奶为“jia”而不是“ma(妈)”。这样的称呼在辛庄村的中年女性中是很普遍的。然而,年轻女性却完全抛弃了这种称呼方式。在她们看来,把妈妈称之为“jia”太土气了。

另一个反映在称呼方面的差异是“奶奶”这一称呼。这也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中年女性将“奶奶”称为“nio”,这样的发音在普通话里是不存在的。但是,年轻一代逐渐称之为“nainai”,这跟普通话的发音是完全相同的。

其二,反映在时髦语上。年轻女性说话时更倾向于运用一些时髦语。笔者走访村里一些老同学时,发现她们说话时会时不时地用一些时髦的词汇,而这些词汇她们的母亲甚至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其三,中年女性更倾向于用一些粗鲁的词汇。这种现象在农村中也是较为普遍的。一些人在跟别人吵架或者起争执时容易说一些粗鲁的话,但是,笔者发现,很多情况下,即使没有跟别人起任何争执,农村中的中年女性也下意识地习惯用一些粗俗的话语,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

当地中年女性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些粗俗词汇有:“die zi”(表达讨厌的程度)、“qiu”(表示极度轻蔑)、“nanzi”(形容人很糟糕)等等。

下面是笔者从收集语料中摘取的部分例子:

A:你看这天气nan zi吗,真die zi热呀,把人热死咧!(你看这天气讨厌不,把人给热死了!)

B:可不si(是)滴si(是)啥呐!这si ri na jia咧要!(可不就是,这么热是要闹哪样啊!)

从上述对话中可以看出,两位中年妇女对炎热的天气是非常厌恶的。双方都用了一些粗俗的词表达自己的感情色彩。她们已经习惯了这种说话方式,并试图通过这样的说话方式与听话人建立某种社会关系,在她们与同龄人交谈时尤其如此。

上述对话发生后的几天,笔者在街上碰到了三位小学同学。她们都是初中毕业就去北京等大城市打工。为与上述对话作对比,在互相寒暄后,笔者有意将话题引到天气上。下面是对话的一部分:

笔者:你穿滴长裤子,不热呀?(你穿的长裤,不热吗?)

同学一:zan能不热滴,早xin里那会儿冻人,fu得知道(tao)前晌里又这一热!你看这天气讨厌嘛!(怎能不热呀,早上那会儿很冷,谁知道中午又这么热,你看这天气讨厌不!)

同学二:那将才走着说着走着说着,说把那热滴不行咧,要赶紧回换ni shu去哩!(她刚才一边走一边说,说把她热得不行了,要赶快回家换衣服去呢!)

该对话也是关于炎热的天气。尽管她们都表现出对炎热天气的厌恶,但都没有用任何粗俗的词语。尽管她们都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对自己的用词和说话方式都比较注意。

调查发现,年轻女性不仅很少使用粗俗词语,而且使用“谢谢”、“对不起”等礼貌语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而中年女性在村里如果使用礼貌语,会让听话人感到别扭,不亲切。

第三,说话方式的考察。

中年妇女说话时常常把音调拉得很长,声音很高。下面是笔者摘取的一段对话:

A:哎,婶仔,这多会儿雷滴呐——?(大婶儿,您这是啥时候来的呀?)

B:啊——,额雷这求不早咧呢。你呐,身体好着哩吧nia车——。(啊,我来的时候时间就不早了,你呢,看起来身体挺好的吧?)

A:哈哈——好着哩好着哩。我你回来措一会儿呐——!(我身体挺好的。那您回来坐会儿吧!)

B:不咧不咧——这求走呀,你赶快忙你滴吧啊——!(我不坐了,这正准备走呢,你赶快忙你的吧。)

对话中,双方聊天时感叹词很多,音调也比较长。而年轻女性说话时很少出现类似的情况。

2.两者语言差异的原因探析

除了语言自身的变化发展外,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有:

第一,生活方式的差异。过去,很多妇女都在家务农,很少有机会外出。生活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她们了解普通话的唯一渠道几乎只有电视,因此她们只能从父母家人那里学习语言,即洪洞方言。更重要的是,她们觉得用洪洞方言交流是最亲切的。然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年轻一代人选择外出谋生。在城市里,为便于交流,她们只能说普通话,也逐渐意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此外,中年妇女无固定工作,生活节奏很慢,有大把时间消磨,她们喜欢闲暇之余坐在一起聊家常,打发时间,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她们说话的语调更长。

第二,心理原因。绝大多数中年妇女都有了家庭,再加上一直生活在农村,她们很少注意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因此,她们会时不时地用一些粗俗的语言。另外,大多中年妇女都是家庭主妇,她们的交际圈较窄,为维持与他人更亲密的关系,她们选择听起来更亲切的家乡方言。而年轻女性大多数都是未婚,她们非常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对自己的言行比较在意,不愿意被别人认为“没教养”。因此,她们的语言及说话方式常常有意地趋近普通话。

第三,教育背景的差异。教育背景对人们的言行有很大影响。由于各种原因,农村中中年女性年轻时很少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据调查,辛庄村大多数此年龄阶段的女性都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有些甚至根本没接受过任何教育。但大多数年轻女性都接受过最基本的九年义务教育,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这也解释了为何前者经常使用粗俗语而后者倾向使用礼貌语。

第四,大众媒体的影响。21世纪大众媒体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中年妇女相比,年轻女性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普通话,比如通过报纸,互联网等媒介。再加上年轻人很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因此,她们很快就可以学会一些新兴词汇和时髦语。而村里中年妇女几乎没有人会用电脑,也没有看书读报的习惯,她们对新生词汇或时髦语接受慢。

综上,农村中年轻女性和中年妇女的语言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包括发音、词汇、说话方式等,这正是语言变异的表征。与此同时,双方各有自己的语言特色。造成其语言差异的原因,除了语言本身的变化发展外,还有社会、心理等因素。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若干年以后,当如今的年轻女性变为中年妇女,二者之间的语言差异也许会缩小甚至消失。研究二者之间的语言差异对社会语言学的发展有一定作用。

[1] 赵蓉晖.社会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 沈明.山西省的汉语方言[J].方言,2008(4).

猜你喜欢

洪洞中年妇女普通话
张小燕:代言“洪洞三保” 提升劳务品牌
洪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引领农民科技致富
洪洞:立即防除麦田杂草
就这样被美征服
洪洞祭祖
就这样被美征服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中年妇女常见妇科疾病治疗和预防保健措施探析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