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实践特征 改进通用技术课堂教学

2013-08-15赵阳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32期
关键词:课件多媒体评价

◆赵阳阳

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一些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走入以下误区:理论知识“满堂灌”、实践活动无目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替代性、多媒体辅助教学“反客为主”等。教师要走出误区,使课堂更加高效。

随着新课标的要求,通用技术课程开始在各个学校进行开展,但是,在开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缺乏、师资力量稀薄、交流平台少等原因,很多教师容易走进误区。因此,为使通用技术课堂更加高效,笔者总结归纳了教学过程中容易走进的几点误区,以期改进通用技术教学。

1 理论知识的“满堂灌”

在通用技术的理论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往往忽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在课堂上生搬硬套教材上的内容。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它的理论来源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是单单的讲授理论,而要引领学生学会从生活案例中总结出技术的理论知识。比如在讲解“技术的设计”章节的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设计,让学生参与到整个设计中来,从而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设计,而且对设计可以融会贯通,并会把设计应用于生活。对于设计的一般原则的理论讲解不要只是照本宣读地讲解设计有哪些原则,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在生活案例中归纳总结,这样,学生不仅学得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要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课堂中可以采用讲座法、小课题研究、网络学习、学生论坛学习讨论法、调查研究法等教学方法,从而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得学生不仅从课堂中学到理论知识,而且获得了归纳总结、调查研究等学习方法。

2 实践活动目的不清晰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技术课程应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技术课程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经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

显然教师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应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有的教师在脱离技术活动目标,或对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认为只要组织实践活动就等于完成了教学目标;反过来说,也就是认为如果学生不动手实践,就不是通用技术课。这样在通用技术课堂中就出现了教师注重实践活动,而忽视理论的学习与指导作用,造成一种滥用实践活动,创造虚假的活跃课堂的场面,这也就进入一种“为活动而活动”的误区。

在这种情境下进行的活动只会是使学生体验了一次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能或多或少的获得一些经验,但是它偏离了通用技术课程要求,“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通过技术的设计、制作和评价,通过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应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的目标。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把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的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牢记脱离技术目标的技术活动仅仅是没有生命力的技术活动而已,因为这些活动结束了就结束了,不会再延续。这也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学习目标,设计恰当的技术实践活动,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完成学习任务。

3 教学方法混淆了学科区隔

有的教师把通用技术课程上成了语文课,让学生朗读书本知识。这对理论知识的熟悉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则失之千里。有的教师把通用技术课程上成了物理课,我们都知道通用技术是与物理息息相关的,但是这不等于通用技术就是物理。笔者认为,在通用技术课中,教师可加入相关的物理知识,从而用物理知识辅助学生理解通用技术所设计的技术问题。

通用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科目,因此,教师不能盲目套用其他课程的教学方法而失去了本学科的特色。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本学科的特色采用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方式,即用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渗透理论。同时,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对于理论课程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讲座法、小课题研究、网络学习、学生论坛学习讨论法、调查研究法等;对于实践教学,教师不能简单理解为动手实践操作,还可以有其他形式,如参观工厂、社会调查等。

4 多媒体“反客为主”辅助教学

多媒体课件教学具有直观性强、知识容量大、形式生动、视野开阔等诸多优点,为了更好地向学生展示通用技术无穷魅力,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通用技术课程,多媒体技术正逐步走进通用技术课堂。但也出现了对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功能认识不清、把握不准的情况,认为多媒体的出现就意味着可以告别黑板与粉笔,屏幕显示代替板书,多媒体课件的内容也仅仅是把书本上的内容搬到屏幕上,讲课中教师单单地陈述了案例与播放了视频,造成学生一看而过而没有深入地从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思考。而对相关的操作内容,教师用演示来代替,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包办了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

对于多媒体课件,教师应该结合多媒体所具有的形象性、生动性、逼真性,按照所设计的教学思路,整合文字、图片、视频等材料,使课件完美恰当地融合在教学活动中,并逐渐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教师在使用课件中要认识到多媒体课件只是辅助教学而非代替教学,课件不应为了追求视觉效果,而忽略课程内容。过多的无关紧要的动画和视频,造成了学生不积极思考画面上与教学有关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技术的视角来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技术洞察力与敏感。对于教学视频,教师不能仅仅让学生看而不思考,应该要求学生学会对视频进行总结,进行归纳,进行反思,进而培育学生的技术素养。对于要求学生动手的一定要让学生亲自操作,从而在操作中建构知识,理解活动,提高综合能力。

5 改进作品评价方法

通用技术课程学习的评价是指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学习过程和发展状况进行定性定量的描述。合理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在技术学习中的特点、已有成绩和不足之处,也可以帮助教师调整和改善教学行为,进而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本课程的评价是开放、灵活的,评价方法也多种多样,而正是由于评价方式的多样性以及教师对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导致教师对作品的评价方法模糊不清,有的不知道采用什么评价方法好,以及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评价,最后只是简单的评论作品美观与否,远离了从技术角度来评价的主线。

对于作品的评价方法,教师可以采用书面测试、方案及作品评析、过程记录卡、访谈、活动报告等。这些评价方法各有特点,适合不同的评价对象,评价者要根据具体的评价目标、具体内容,客观分析并灵活运用这些评价方法。我们在评价作品时也主要应该从作品的主题、功能、性能、制作工艺、知识应用、综合效果、总体评价等方面进行。

[1]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刘海林.高中通用技术实践活动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教育研究与评论:技术教育,2012(6):21-25.

[3]冯跃春,盛锡铭.通用技术教学中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教育研究与评论:技术教育,2012(5):81-83.

[4]杨秀英.多媒体应用不能代替传统教学手段[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55.

猜你喜欢

课件多媒体评价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