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高职自动化及PLC控制课程教学改革

2013-08-15徐立剑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32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考核院校

◆徐立剑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高素质、专业的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满足日益增加的需求,各大高职院校正在逐渐改变自身的教育体系,为我国输送更多符合要求的高素质、高技术含量的人才。

在高职院校众多的课程中,自动化及PLC控制课程是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该课程融合理论及实践于一体,以掌握现代设备控制技术应用理论为目的,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另外,自动化及PLC控制课程作为控制应用技术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其实用性不容置疑,并且该课程以构建技术应用为核心、具有时代特征的实践教学模式为主导,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满足国家人才需求为目的,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但事实上,该课程的教学却存在许多问题,为满足社会的需求,对该课程的改革刻不容缓。笔者结合相关知识,谈谈对自动化及PLC控制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

近年来,高职教育已成为为我国输送人才的主力军,为社会提供了大量技能型、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培养的学生一般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我国高职院校开设的自动化及PLC控制课程是高职机电、电气类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该学科的教学主要侧重于实践应用,以学科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应用现代设备控制技术的能力,高职生学好该课程对以后学习相关的知识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对该课程的改革主要在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学内容、实践能力等方面,建设学校和企业相结合的特色实训基地,以技能证书为拓展,构建技术应用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1 课程改革的意义

虽然该课程的教学已形成一个良好的体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有的教学体系已逐渐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对该课程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现代社会,企业对自动化专业的人才需求逐渐增加,且主要需求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知识应用能力较强的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应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使高职毕业生的素质更符合企业要求,提高就业率,为我国的发展壮大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2 自动化及PLC控制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来说,高职院校对自动化及PLC控制课程教学主要存在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教学方法较落后,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内容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趋势,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的问题。以下针对该课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拓展分析。

教学目标不明确,理论和实践结合不得当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该课程的教学不能停留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层面,更应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般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使得偏离了教学目标。该课程具有知识内容多、知识面广、理论知识多等特点,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后,不能掌握良好的理论知识来支撑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得其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感觉乏力。另外,教师不能结合各专业的专业知识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使得学生在教学规定的时间内不能掌握相关的知识,教学效果不理想。

教学内容跟不上社会的需要,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现代企业要求具有高素质、专业知识过硬的人才,而高职院校教学的内容与其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单一,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制约其创新思维的培养。另外,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好坏缺乏一个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只是注重学生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换句话说,还是单单考察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后,动手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得不到相应的重视,这也就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对该课程安排的实践能力培养的兴趣。

3 自动化及PLC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制定并完善教学计划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也逐渐加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以往的知识结合更新的知识制定并完善教学计划,使得其教学内容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其重要的环节除了课堂上的专业知识教学外,还应包括实训、课程设计、实际现场动手能力培养等实践环节,逐渐侧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实现让学生真正地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再由实践巩固理论知识的良性循环。另外,合理的教学计划也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且更好地掌握较新、较前沿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在对该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借鉴“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情境教学方法:“教”即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相应的专业知识;“学”即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自己查找资料学到专业知识;“做”即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间结合相关的专业知识开展一些实践性的活动。结合这三个方面来实现教学的目的,且这三个方面更应注重“做”。可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制作一些相关的产品在课堂上讲解和讨论,这样不仅锻炼其实践能力,也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另外,这一教学方法能将枯燥无味的专业知识变都贴近生活,不仅能使学生更容易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这也从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实行过程考核评价制度 原有的考核评价制度,主要考核的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对其实践能力考核力度不够,但是该课程又是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单单考核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对该课程应采取实践能力和理论考试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另外,在对理论知识进行考核时,不仅需要考核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还应对考勤、课堂表现、阶段性考核(期中考试)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在进行实践能力考核时,应结合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参与实践的热情度、完成考核任务的实际情况,综合进行考核评价。另外也可采取教考分离、以证代考的考核制度,将学生在该课程阶段考取的与课程相关的证书作为考核依据。

加强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要想更好地实现实践性教学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必不可少。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主要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掌握最新技术为动力,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为目标。对于该课程建设的基地,主要应包括自动化生产线实验实训室、PLC实验室等,让学生参与到生产及就业的环节,完成基本的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培训,充分利用产学结合,实现学生到企业职员的良好过渡,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缩短磨合期。

实行信息化辅助教学,实现教学多样化

近年来,各行各业逐渐呈现信息化的趋势,对该课程的教学也应如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实现信息化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教学的知识信息量,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另外,实行信息化辅助教学,可实现教学多样化,将以往的传统的黑板教学结合投影仪或视频展示教学,这使得图像更真实、生动形象,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4 总结

总的来说,高职教育中的自动化及PLC控制课程对培养实践型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对该课程教学的改革是为我国培养高素质、高技术含量人才的重要举措。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改革,是高职院校值得思考的问题。

[1]郭燕,韩京海.项目教学法在《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

2009(21).

[2]丁国明.PLC一体化模块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9(9):194.

[3]宋国杰.高职Protel电路设计课考核方式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1(5):39-40.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考核院校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家庭年终考核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