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美术教学的现状与重构

2013-08-15徐姗姗罗文博

职教论坛 2013年20期
关键词:教学法美术院校

□徐姗姗 罗文博

一、学前教育背景下美术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美术是培养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一门学科,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则是专门研究3至7岁幼儿美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美术教学直接影响着儿童对美的感知。这个成长阶段是幼儿认识能力、记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科学的美术教育方法能够培养幼儿的丰富情感情操、高尚情操,并为其人格地形成打下基础。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幼儿教师的美术教学可以说是工程中最基础的一环。要完成如此重要的使命,幼儿教师必须扎实地掌握各种美术技能,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这也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对于幼儿教师的基本要求。但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建设还不适应学前教育需求,这一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美术教育教学的现状

(一)学前教育教材的研究和创新滞后

教材是供学生学习所编写的资料,好的教材应该是一种技术技能、思想观念的系统性集合,是编写团体的智慧结晶。好的教材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率的技能学习,好的教材能引导学生正确地思考。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美术教学长期得不到重视,在教材的更新速度方面更是远远落后于普通综合类高等院校,制约了学前教育专业中的美术教学。

(二)教学方法的“落后”与“单一”

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美术教学在教学方式上仍沿用类似于高中阶段的教学方法,对高职学生采用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这样的教学方式只能抑制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对知识探索的欲望。

(三)重理论,轻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毕业以后多从事学前教育工作,这一阶段的教育有其自身属性,被教育对象的年龄层次、兴趣爱好均要求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丰富的教学技能。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育也应该具有特殊性、针对性,使得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够有明确的职业技能规划。但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美术教育仍然在理论教学上花费大量的时间,造成学生“重理论、轻实践”。

(四)实训教学缺乏

学校应鼓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学校可通过与当地幼儿园合作,建立常态化的实训基地,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同时要求学生做好系统地分析,从提出问题、搜集资料、分析问题、解答分体、评价这一流程入手,系统地解决在学习、实践中遇见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背景下美术教学的重构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背景下的美术教学要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需求为根本目标,必须考虑到儿童教育的特殊性。另外,要结合当前美术教学的热点与亮点,做到与时俱进。

(一)将重构重点放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改革上

一方面,建立新的教学计划,引入专业艺术院校普遍采用的分段制教学计划,将学生作业由课后转为课堂,并安排教师临堂指导,使学生能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完成一些技能的学习,从而使课堂教学质量可控。另一方面,由课程设置入手,对美术课程进行细化处理,将课程分为基础课、绘画课、手工技能课三个大类,以明确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的 教学方向,使得新课程的设置变得合理有效。

(二)教学方法改革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背景下的美术教学应当不断地从方法上进行创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快速变化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这要求学前教育工作者能够清醒地认识这一现状,以学前教育工作为研究的基础,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将学前专业学生的学习任务、服务对象、年龄特征、心理发育水平和接受程度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创新美术教学方法。

1.演示教学法。演示法可以说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教学方法,但是在现实的美术教育中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从课堂教学方面来看,近年来演示法有了很大发展,如投影教室、ppt课件制作等。而传统手把手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大量的质疑,认为传统教学方式“没有效率”、“过于守旧”。不可否认新的教学手段丰富了演示法的内容,但是如我们之前所讨论过的那样,学前教育专业背景下的美术教学应当侧重于学生实践和技能的培养,那么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就变得尤为重要。在实景操作的背景下,教师利用部分新仪器新方法辅助教学,可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这是演示法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的新运用,因此,对于传统教学法的改良是我们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途径之一。

2.讨论法。讨论教学法是由教师设定一个在一定范围内比较明确的讨论议题,组织学生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研究活动。这里需要注意的关键是交换意见和辩论。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观点,客观地分析问题、解答问题,养成勤思考、勤发问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也是讨论教学法的核心内容。

3.团队教学法。当学生面对的学习内容比较复杂,或是操作的对象需要多人协作才能有效完成时,我们可以考虑运用团队教学法。我们一直强调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将个人学习行为发展为群体行为,让学生在群体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4.参与教学法。 学校可联系当地的幼儿园、各种幼教机构,建立学校与幼儿园、各种幼教机构之间的长效互动机制,这样幼儿园、各种幼教机构给予学前专业学生各种实地观察、研究、职业实践的机会,而学校则在毕业人才的输送上给予幼儿园、各种幼教机构优惠政策。在长效机制地影响下,学生能够参与一线学前教育工作,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排疑解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学计划的执行,课堂节奏的把握,专业知识的传授无一不依靠教师的努力。所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实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重构的基础。

1.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授课教师。教师自身较高的专业素质意味着更广的知识范围、更丰富的专业阅历。这一方面依靠教师自身的勤勉努力,另一方面需要高职院校在制度上的引导,给予老师更多的政策支持,鼓励教师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教师能够在职业活动的第一线汲取灵感。

2.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不仅需要专业过硬,更应该是幼儿教育专家。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就是满足幼儿园和各类幼儿教育机构的人才需要,这一阶段的教育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但这一阶段教育本质是对幼儿教育,是由幼儿教育的心理学、幼儿教育的方法论等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性的学科,其次才是这个学科下的各种专业方向,所以优秀的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必然拥有丰富的幼儿教育经验。因此,只有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老师拥有正确的专业观念和相应技能,才能引导好学生。

3.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校企联合制度、人才论坛制度。鉴于美术教育对学前专业毕业生在今后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学校必须加大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师的进修和培训力度,一方面定期组织教师到外校交流、考察、培训。另一方面,从内部深挖潜力,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听课、评估、教学竞赛等方法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另外,高职院校还必须建立健全校企联合制度、人才论坛制度,让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老师走出校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起产学研一体的教学新机制。学校可定期从其它高校、专业幼教机构、企业等单位聘请有名的专家学者来校作讲座,让学生和教师获取新知识、新观点。

四、结语

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教师,我们必须要吸取各方面经验,开拓思路,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即以幼儿教育为核心,以学前教育毕业生的职业需求为出发点,将幼儿教育、美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制度建设等内容有机结合,构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背景下的新型美术教学模式。

[1]李淑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11).

[2]邰康锋.谈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改革[J].民营科技,2009(20).

[3]丁晓梅.关于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绘画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8(03).

猜你喜欢

教学法美术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创意美术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