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40例

2013-08-15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7期
关键词:土鳖虫慢性期腰间盘

曹 升

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40例

曹 升

(江苏省邳州市徐楼医院,邳州221355)

腰椎间盘;软骨终板;髓核;纤维环;腰痛;痹症

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正逐年提高,尤以中青年患者居多,也有少部分老年患者。不少人因害怕手术治疗,延误了治疗时机以至于影响了其生活质量,重者导致瘫痪,丧失了劳动能力。

腰椎间盘由上、下软骨终板、中心的髓核及外周的纤维环组成,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于腰4~5及腰5-骶1间,因为它是全身应力的集中点,负重及活动度最大[1]。纤维环由于反复扭转应力而撕裂,髓核突出,形成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后局部因破裂组织释放的组织胺而引起化学炎症,髓核组织突出引起自身免疫性炎症及脊神经、马尾神经受压引起的创伤性炎症,三者相互作用,表现出相应的症状、体征,从而形成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腰腿痛。久而久之,这种神经根与破裂突出物发生粘连和纤维化,使该神经发生持久性的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疼痛感呈放射状,多起于臀部,向下肢后侧放射,沿着大腿后侧放射至小腿、足部,有点像过电的感觉。咳嗽、喷嚏、用力排便时可使神经根更加紧张而疼痛加重,步行、弯腰、伸膝、起坐等牵拉神经根的动作也可以使疼痛加剧,下肢痛的性质表现为胀痛、烧灼痛、刺痛、麻木,以麻木多见,若马尾神经受压会引起会阴部麻木、刺痛、大小便功能、性功能障碍及双下肢根性神经痛,严重者出现大、小便失禁及双下肢瘫痪。病程长者,其下肢表现为放射痛部位感觉麻木。也有人有间歇性跛行症状,即当患者行走时,随着时间延长,引起腰痛,患肢疼痛麻木加重,当蹲位或卧床后疼痛症状消失,严重者肢体麻木、肌肉萎缩,但也有部分患者仅表现为腰痛,没有腿痛,或仅有腿痛,没有腰痛[2]。诱发因素有劳累、受凉、外伤,特别是弯腰劳动。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无非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笔者从事临床二十余年,以非手术——自制中药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获得很好的疗效,现与同行分享。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40例,确诊依据以CT、MRI检查为准,年龄最小25岁,最大70岁,其中男300人,女40人;病程最短2天,最长10年,急性期50例,慢性期290例,治疗时间1~2个疗程,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复发者可以继续用药。

1.2 治疗方法 中药方剂:血竭36g,威灵仙72g,当归36g,透骨草36g,土鳖虫36g,防风36g,乌梢蛇72g,炒菟丝子36g。取威灵仙、当归、透骨草、土鳖虫、防风、乌梢蛇、炒菟丝子用粉碎机打成粉,血竭单独打成粉,然后混合均匀制成散,每次服6g,每日2次,重者每日3次口服。

急性期先用20%甘露醇250ml、地塞米松5mg、血塞通0.4g、甲钴胺2.0g。静脉滴注5~7天,而后服上药。慢性期直接服用上药。

2 结果

痊愈:症状消失,直腿提高实验达80°以上,各种功能活动正常,可以从事日常工作165人,其中急性期22人,慢性期143人,痊愈率48.5%。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直腿提高实验达70°以上,症状、体征明显较前减轻,各种功能基本活动正常,可以从事日常工作120人,其中急性期21人,慢性期99人,显效率35.3%。有效:症状、体征减轻,余留腰部、腿部不适或麻木,可以从事小于一般日常工作者30人,其中急性期5人,慢性期25人,有效率8.8%。无效:症状、体征无缓解无改善,不能从事日常工作25人,其中急性期2人,慢性期23人,无效率7.4%。

3 讨论

中医虽无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一病名,但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很早就有认识了。如《素问·刺腰痛》中说“衡络二脉令人腰痛,不可俯仰,仰则恐扑,得之举重伤腰”。又云“肉里三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医学心悟》也说“腰痛拘急,牵引腿足”[3]。这均说明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很早了。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腰痛、痹症范畴,多因腰部受凉、风寒、劳累、外伤致腰腿部经络受阻,气血瘀滞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治疗以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补肾为主[4]。急性期用甘露醇、地塞米松输液脱水,减轻局部水肿,使膨胀水肿的椎间盘组织内压降低,神经根水肿消退,缓解了相互挤压,它能有效清除自由基,缓解局部水肿,有利于椎间盘组织回纳复位[5]。现代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能改善微循环,使瘀血去,新血生,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状态,促进局部组织新陈代谢,促进瘀血和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加快组织粘连和瘢痕的修复,有效消除因缺血而产生大量有害致痛物质,加强腰间盘的营养供应[6]。

中医辨证分:①寒湿侵袭。受寒阴雨天加重,肢体发凉转侧不利,口舌淡腻,脉沉紧,治疗宜散寒除湿。②气血瘀滞。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痛处拒按,舌苔紫暗或有瘀斑,脉沉紧,治疗宜活血化瘀止痛。③肝肾亏虚。病程日久,腰膝乏力,劳则更甚,卧则轻,舌红苔少,脉细,治疗宜补益肝肾,强筋骨。方中血竭、土鳖虫、当归活血化瘀止痛,威灵仙、防风、透骨草、乌梢蛇祛风除湿,菟丝子补益肝肾,土鳖虫、乌梢蛇属于虫类善走窜,治疗顽疾、重症,当归、防风补血祛风,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经典理论。虽然中医辨证分三型,但笔者充分考虑兼顾三型,每每取得良好效果。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53.

[2]张忠远,何喜全.综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222例疗效观察[J].辽宁医学杂志,2003,17(1):55.

[3]张全杰.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6):1425.

[4]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45.

[5]万贵良.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型腰间盘突出症98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2,(4):35.

[6]施杞.中医骨伤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57.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7.033

1672-2779(2013)-17-0045-01

吴义红

2013-07-03)

猜你喜欢

土鳖虫慢性期腰间盘
土鳖虫研究概述
手术与保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对比分析
间日刺治疗慢性期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腰间盘突出怎么治疗?
腰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78例疗效观察
接骨疗伤的土鳖虫
高频彩超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诊断中的应用
接骨疗伤的土鳖虫
跌打损伤良药土鳖虫
中药附子汤加减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