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协商民主理论形成的国情背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协商民主理论探究

2013-08-15陶建兵武文涛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政党协商民主

陶建兵 武文涛

(1.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协商民主理论, 是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政党学说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 无党派人士长期团结合作和民主协商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 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一项基本理论, 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笃实选择。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不是以个人的主观意识来决定的,而是归根到底取决于该国的国情背景,是由该国的经济基础、政治状况、传统文化、现实需要等所影响和决定的。

一、经济基础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中国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的经济结构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国政治发展道路和政党制度的运行形式。 中国封建主义社会发展到明代中后期, 已在江浙一带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大量涌入中国并和封建主义经济保持千丝万缕的勾结, 从而影响和制约了中国独立自主地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给刚刚出芽的资本主义经济以“灭顶”冲击。 由于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无论是在资金、技术、机器设备还是管理方面都无法摆脱对西方殖民者的依赖,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和发展。因此,形成由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经济、封建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又分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小生产者的农民经济、 手工业者个体经济构成的特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加之,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被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划分成各自的势力范围,从而也导致各地区、各阶级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 正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特有的社会经济结构, 决定了中国政治格局的特殊性和多样性。所有这些都要经过各地区、各阶级的代表相互沟通和协商来求得理解和协调以至发展。 而政党正好是一定阶级、阶层利益的集中代表,又执掌或参与政权。 所以,政党之间通过协商和合作解决问题,获得共识,谋求发展就理所当然了。

中国这种特殊的、 多样性的经济结构就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及其协商民主理论。所以,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使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多党合作、 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可能。 也就是说, 中国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形态的多样性和特殊性, 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协商民主理论奠定了经济基础。

二、政治状态

众所周知,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纷纷侵略中国,中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历史。 从此,中华民族成了一个被奴役、 被压迫的民族,“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 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1]由于外国列强拥有先进的科技、理念和坚船利炮,清政府的顽固不化,加上外国列强和腐朽清政府的相互勾结,共同欺压、奴役中国和中国人民,使中国社会的前程和中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黑暗, 同时使中国人民在外争民族独立、 内求人民民主的道路更加艰巨和困难重重。 面对国内外敌人的相互勾结欺压和敌对势力的异常强大, 只凭少数党派和军队的孤军奋斗或分散的各自为战都难以把它们打倒。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要想走出黑暗的历史深渊,只有各阶级、各党派建立和实现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才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民主的共同目标。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柔软性的一面,只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选择另一种争取胜利、 获得自由的方式——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与亲密协商, 共同建立起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迫切要求建立和实现这种共同的、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具体体现在政党制度的实现方式和形式上, 就是建立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协商民主理论。

三、传统文化

不同的国情孕育出不同的传统文化, 不同的传统文化从而制约和影响着国家政治发展道路和政党制度的选择模式和运行方式。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协商民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

1.主要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和合”思想

“和合” 思想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不断传承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之一。 “和合”思想开始出现在春秋时期, 并在以后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和合”两个字最早出现在《国语·郑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 ”“和合”思想更多见诸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各种学术派别的思想之中,如孔子的“和为贵”、“和而不同”,老子的“知和日常”,荀子的“天地和而万物生”,《中庸》讲的“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等等。 “和合”两个字其中内涵了合作、和谐、和平、包容等含义。“和合”思想并不主张取消事物之间的差别,相反,其存在前提就是承认事物普遍的差异性,是通过矛盾的克服和解决,从而形成总体上的和谐、和睦状态。和合思想的实质是尊重多样性的统一, 在合作交融中寻找共同统一的结合点,寻求用合作、协商的方式解决矛盾和冲突,实现彼此共赢,谋求共同发展。 概而言之,“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认为的所有关系的最佳状态。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协商民主理论就是对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弘扬。 “中国人讲究和而不同,我们追求‘和’,但和不可能完全同,更不可以强求同,求同存异是协商民主的结果,‘和而不同’的理念就是协商的理念。 ”[2]

2.也有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不断传承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之一,同时也成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协商民主理论所需吸取和弘扬的传统文化资源之一。比如《尚书·五子之歌》中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及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念已成为千古名言。以贾谊、董仲舒、朱熹为代表的封建儒家统治思想的代言人,都从自己所处朝代的实际需要出发, 对民本思想进行了理论加工,使民本思想进一步系统化和哲理化。民本思想内涵着民众是国家社稷的基础, 能否安定民生关系到国家兴亡,政治盛衰。这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协商民主有契合的地方,比如,重大方针政策和涉及人民根本利益和社会的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时,不能由一党一派的意志来决定,而必须经过代表各个阶级、阶层的各个党派来共同讨论、协商决定。

无论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还是民本思想都蕴涵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协商民主理论,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协商民主理论就是对中国传统和合思想和民本思想继承和弘扬。 这种继承和弘扬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越是自己本民族的,越具有特色,也越具有生命力和远大前景。

四、现实需要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由一个一直拥有统一主权、 完整领土的国家逐渐进入半殖民地化半封建化国家的历史进程。 由于要面对共同的异常强大的西方列强,迫使中国的各阶级、各阶层必须进行必要的联盟和合作,共同对付强敌。在共同推进反帝反封建民族民主革命的进程中, 以集中代表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与代表中国社会各阶级、 各阶层的各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之间建立了互谅互信、 互相支持的亲密团结关系和政治合作机制。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如果说,建国以前中国政党之间强调团结合作、 民主协商最主要是针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敌人的强大, 那么建国初期中共对政党制度的协商民主的重视就显得更有必要和迫切了。 建国初期,我们面临着恢复国民经济、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艰巨任务, 接着是要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任务。 面对这些艰巨任务,要想在相对短的时期内把经济搞上去,又保证国家政局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就不能光靠一个党派,一个阶级,必须要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进一步继承、发扬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精诚协商和亲密合作的优良传统,集中各阶级、各阶层、各党派的智慧和力量,调动全国上下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共同致力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党现时的任务,就是要依靠已经获得解放和已经组织起来的几亿劳动人民, 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 充分利用一切对我们有利的条件, 尽可能迅速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中的优秀人才在我们国家机关中担任着重要的职务, 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必须同党外工作人员建立良好的合作共事关系。 ”[3]

中国社会经济多样性和特殊性的长期存在与发展, 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运行方式。同时,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与政党制度运行方式, 不仅与其特定的经济基础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受自身政治状况、传统文化和现实需要的影响和制约。所以,中国独特的经济基础、政治状况、传统文化、 现实需要等共同构筑成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协商民主的国情背景。

[1] 毛泽东选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42.

[2] 陈明德.和而不同是中国协商民主的文化基础[EB/DL].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gn/news/2007/02-08/870484.shtml.

[3] 刘少奇.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EB/DL].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73583/73601/73624/5069218.html.

猜你喜欢

政党协商民主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中国式民主
论协商实效与协商伦理、协商能力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Modifed Asphalt
协商民主与偏好转变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选举年的民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