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芦山抗震救灾实践看省军区系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

2013-08-15成都军区司令部动员部部长洪晓荣

国防 2013年9期
关键词:省军区人武部预备役

■ 成都军区司令部动员部部长 洪晓荣

在芦山“4·20”强烈地震抗震救灾中,省军区系统发挥军地双重领导的体制优势、就地就近动员的地理优势、队伍规模大的数量优势、专业种类齐全的人才优势和依托地方资源的保障优势,为夺取抗震救灾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经受了严峻考验,充分展现了其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特有的能力优势。但是,客观评价省军区系统的抗震救灾实践,其优势发挥还不够充分,存在问题还不能忽视。一是协调指挥不够到位。省军区系统参与前指、责任区、任务片、作业点上的指挥协调不深入,救灾初期还存在灾区军事机关与救灾指挥机构两条线、两张皮问题,特别在对接地方任务需求、保障部队展开救灾行动等方面协调保障力度不够大。二是统筹动员不够有力。及时查明灾情、准确研判形势、快速决策动员还有差距,对任务区域、开进路线、指挥协同缺乏统一安排,救灾力量部署不够科学有序。三是兵力运用效能不高。抗震救灾涉及两个省(市)、9个地区、20余个县(市、区)、30余种专业的民兵预备役部队,基本沿用按原建制各自独立遂行任务的方式,未结合任务需要整合力量要素编组、优势互补,兵力运用效能不高。四是人武部基础条件薄弱。我国有相当数量的县级行政区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人武部人员少、营区面积小、功能要素不全、指挥器材不配套、生活设施和物资储备不足,不具备保障建立联合指挥机构的条件,影响了应急指挥的及时展开。

发挥省军区系统的独特优势应对多样化军事任务的严峻挑战,必须切实加强其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从芦山抗震救灾的实践看,加强省军区系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必须着力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科学赋予职能任务。从实际出发,明确省军区系统在非战争军事行动指挥体系中的任务分工。一是组织协调。这是省军区系统作为地方军事指挥机关的优势和职责所在。军区以上统一组织指挥的应急处突行动中,省军区系统(包括乡镇武装部)应当纳入战区应急处突的前指、责任区、任务片、作业点的各级指挥编成,指定人员专职负责军地协调任务,避免游离于各级指挥机构之外成为“二传手”。二是保障指挥。在遂行各种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中,依靠省军区系统解决指挥部后装保障必不可少。因此,应将加强保障能力建设,作为省军区系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特别要加强人武部保障指挥的相关要素建设,确保依托人武部快速展开应急指挥。三是牵头指挥。中等规模以下突发事件或情况适宜的情况下,视情由省军区、军分区或人武部牵头组织指挥。军区视情派出指导机构,指导指挥行动,协调战区相关技术保障力量参与。四是实施动员。动员民兵预备役人员是省军区系统的重要职能之一,无论是事发地还是其他地区,都应根据最高指挥机构指令组织应急动员。各级针对不同规模、不同任务及不同动员类型(就地动员、地区范围内跨县动员、省内跨地区动员、跨省动员等),制定完善动员方案,为应急动员提供行动依据。

规范动员决策指挥。闻灾而动、快速动员要建立在科学有效决策指挥的基础上,否则将带来因快致慢、因快致乱的问题,反而影响动员效果。在实施应急动员中,无论事态如何紧急,都应坚持先决策后动员,有力有序依令实施动员。按照大规模事件省级决策、中等规模市级决策、小规模事件县级决策后报上级备案的原则,军地共同研究决定动员数量、专业、种类、地域及各支力量的任务、开进路线、指挥协同关系等问题,确保精确动员、有序动员。严格执行民兵预备役部队动员审批制度,规范审批程序,尤其要纠正“口头报告、口头同意”的问题,跨区动员要经动员地和事发地共同的上级军事机关批准,确保应急动员严谨、高效。

着力解决保障难题。由于保障体系不健全,导致民兵预备役部队遂行任务面临“动员地管不了、事发地无力管”的难题。因此,加强保障体系建设,是国防动员系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应重点关注的问题。要规范和完善动员保障的程序、内容和方法,制定对遂行任务人员核发误工补贴、处理伤残补偿、组织评功评奖等的政策规定,维护遂行任务人员的正当权益,保护其响应动员的积极性。人武部、预备役旅(团)要配备适量保障装备器材,提高自保能力,确保民兵预备役人员野外执行任务能住上帐篷、吃上热食,有医疗、洗浴、文化娱乐等基本条件,进而安心、尽心、乐于完成军事行动任务。动用民兵预备役人员遂行任务时,须在审批时一并考虑和明确保障关系、保障办法,避免口头表态、保障无人负责的问题。

统筹指挥运用兵力。为解决遂行应急任务时各自动员、各自指挥、各自为政导致的不利于指挥协同、不利于联合保障的问题,要依托事发地省军区或军分区、人武部建立国防动员一线指挥机构,统一指挥分散动员的各地民兵预备役部队,并对各种民兵预备役力量实施统一编组,以救援(防暴)骨干力量为主,编组排危、医疗、通信、运输等专业力量,实现统一领导下的合成用兵。根据遂行任务需求,定点定片划分任务区,以任务点为依托,搞好民兵预备役部队与军队、武警及地方救灾力量之间的任务协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应急力量的整体效能,提高完成任务的质量。

猜你喜欢

省军区人武部预备役
加强新体制下人武部职工队伍建设的思考
快速高效的以色列预备役部队
军队改革的又一站:解放军预备役部队
预备役部队的历史沿革
汕头警备区大力加强人武部规范化暨民兵应急分队建设
正确理解把握军委调整省军区系统职能的战略考量
认真落实“五个当好”要求在履行职能使命中强化责任担当
加速省军区网络信息体系建设的思考
适应新体制认清新使命履行新职责努力实现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新发展
预备役部队军官基础训练应坚持实战化方向——以某预备役部队军官基础科目抽点式考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