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托尔斯泰的折衷主义翻译原则

2013-08-15卢立杰

科技视界 2013年2期
关键词:傅雷译法托尔斯泰

卢立杰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日照276800)

0 引言

阿·康·托尔斯泰(1817—1875)是俄罗斯19 世纪中期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剧作家、小说家。他在翻译上也颇有成就,其中《科林特的未婚妻》、《上帝与寺院的舞女》被俄国批评家推崇为经典译作。他奉行的就是折衷主义翻译原则。

折衷主义(Eclecticism)是一种哲学术语,源于希腊语,意为“选择的”,“有选择能力的”。 后来,人们用这一术语来表示那些认同某一学派的学说,但同时又接受其他学派的某些观点,表现出折衷主义特点的哲学家及其观点。 它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在翻译上就是折衷主义翻译原则。托尔斯泰所倡导的折衷主义翻译原则在19 世界的俄国译界占据主导地位。

1 阿·康·托尔斯的折衷主义翻译原则

在翻译上,阿·康·托尔斯泰奉行折衷主义翻译原则,即“在忠实或准确性不致损害原文艺术形象的地方尽可能逐字翻译,但如果逐字译法会在俄文中产生有悖于原文的印象, 那就毫不犹豫的抛弃逐字译法,因为翻译的不应是词,也不应是个别意思,而主要应当是印象”[1]。他在翻译其著名的译著《科林斯的未婚妻》时写道:“不应该翻译单词,有时甚至也不应该翻译意思,而应该翻译主要的东西,即应该表达印象。[2]

折衷主义思想的特点就是把各种观点拼凑在一起,没有坚持的原则,采取折衷的方式。 正如阿·康·托尔斯泰说的那样,他坚持要“逐字翻译”,但是也坚持“要毫不犹豫的抛弃逐字译法”,“传达印象”。 初看他的观点,好像自相矛盾,但其实这正是他与众不同,自有特色的地方。

综观以上内容,可以说托尔斯泰的折衷主义翻译原则主要有“逐字翻译”和“传达印象”两种主张,下面逐条进行探讨。

1.1 逐字翻译

1.1.1 忠实与逐字翻译

关于翻译的定义, 有各种不同的提法, 但有一点大致是相同的,就是把已经用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达。 “逐字翻译”是其中的一种翻译方法,即一个字一个字地对应翻译。阿·康·托尔斯泰对“逐字翻译”提出了一个条件:即“忠实”或“准确性”。 这实际上是强调以原文为中心,忠实、准确地翻译原文。这同著名英国翻译理论家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AIexarlder Fraser Tvtler,1747—1814)的翻译三原则之“忠实” 原则如出一辙。 忠实如同一面镜子,要想让映像和原像比较类似,首先必须保证“忠实”这面镜子的成像效果。 因此阿·康·托尔斯泰首先提出了翻译需要“忠实”和“准确性”。

另外,阿·康·托尔斯泰还主张“尽可能逐字翻译”。 逐字翻译在翻译理论史上曾经占有一席之地。但是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和学者们眼界的开阔,逐字翻译不再被奉为翻译的律令。 “带着脚镣跳舞”这个比喻把逐字翻译的那种拘谨晦涩的状态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逐字翻译之所以造成译文累赘生硬、晦涩难懂,是因为语言是词汇、语法和语音的统一体,缺一不可。 而逐字翻译恰恰要求严格按照原作词汇进行译文的翻译, 完全忽略译文语言的语法和语音等其他因素。 世界上仅有极少数语言的语法体系是比较类似的,大多数语言的语言习惯和语法体系都不相同。 因此,如果不按照译文读者的习惯调整语句,势必会造成晦涩难懂的后果。 诗歌翻译要求的语音角度的美更是无从谈起。 翻译是信息传递的工具,是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 所以, 将原文中的信息完整地传达给译文读者是译文最基本的目的之一。如果连这个基本目的都没有达到,翻译作品又怎么能称为合格呢?阿·康·托尔斯泰很明显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他并不无条件地强制进行逐字翻译,而是强调“在忠实或准确性不致损害原文艺术形象的地方尽可能逐字翻译”。在当时,阿·康·托尔斯泰主张“逐字翻译”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1.1.2 逐字翻译的现实意义

19 世纪中期,俄国文学中的政治斗争非常激烈,出现了倡导“为人民而艺术”的革命民主派和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资产阶级自由派。

革命民主派着意向俄国读者传达原作的进步内容,为迎合文化水平低、“粗俗”的普通百姓读者,他们采取了非常灵活的翻译方式。即只抓住大意,不管原来风格如何,只要受到读者欢迎、容易理解,就随意增删内容,自由修改发挥。 由此,他们不仅不拘泥于原作的形式,还给译文添了许多典型的俄国色彩。甚至为了使译作让读者感到亲近而进行“文化移植”。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阿·康·托尔斯泰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自由派坚持“为艺术而艺术”、强调“逐字翻译”就有了特殊的现实意义。“逐字翻译”能够准确的传达原作形式上的个别细节和特点,甚至包括原诗的韵脚、诗律等形式特征。 与资产阶级自由派翻译的面目全非的作品不同,他们的作品呈现了本来面目,使读者能够通过比较忠实的翻译体会到原作的魅力。

1.2 印象

1.2.1 印象的地位

受折衷主义哲理的影响,阿·康·托尔斯泰的翻译观点也呈现了折衷的特点:“在忠实或准确性不致损害原文艺术形象的地方尽可能逐字翻译,但如果逐字译法会在俄文中产生有悖于原文的印象,那就毫不犹豫地抛弃逐字译法。 ”初看好像“毫不犹豫的抛弃逐字译法”与坚持“尽可能逐字翻译”是不一致甚至是自相矛盾的。 其实不然,两者统一在“印象”中。 也就是说“印象”是决定能否进行逐字翻译的标准,当“逐字翻译方法”不能传达“印象”时,“就毫不犹豫地抛弃”。

1687 年, 法国的皮埃尔·古斯代尔发表了两卷本的《儿童教育规则》。 关于“忠实”的问题, 古斯代尔指出: “当我说翻译必须忠实的时候, 我的想法并非完全受原话的束缚, 逐字翻译, 我是说只要还原其意便行了;这就是说只要用法语传达出拉丁语或希腊语中的全部意思就行了。 不必卑怯地受原文词序以及每一门语言独特而自然的表达法的束缚。 换句话说, 翻译的忠实, 就是忠实于原作的意义, 而非形式。”在处理原作的意义与形式的关系上, 古斯代尔更加明确地指出:“意义是原作之神, 词犹如原作之形。 完全逐词对译就像无神之形,因为这样一来, 两门语言便形神分离。 ”[3]可以看出,这与阿·康·托尔斯泰“抛弃逐字译法”,表达出原文的“印象”的观点不谋而合。

1.2.2 印象传达的必要性

翻译最主要的目的,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形式、内容和艺术意境传递给读者, 使他们在阅读时能深刻地体会到原作者的艺术创造。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把握原作的精神与神韵。语言有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 逐字翻译关注形式上的对等,也就是最大程度上照顾到词汇对应。但是单纯的词汇对应容易造成上下文脱离,断章取义。因为两种语言在语法、语音、表达方式上千差万别,这决定了翻译时需要透过词汇的字面意思,把字里行间的意蕴表达出来。 因此除了追求形式上的对等之外,更要追求内容和意境的对等。 内容和意境也就是透过字面意思达到的实质,即阿·康·托尔斯泰所谓的字面意思后面的“印象。 ”

1.2.3 印象与神似

由于原作与译作在文化背景等方面有许多不同,译者在翻译时要深入到原作的时代及文化中去, 充分了解并把握原作者的思想情感,才能跨越语言、时空、文化等隔阂,实现与原作精神上的一致,才能得到优秀的翻译作品。 20 世纪70 年代中期,利奇(G.Leech)(1936~)在他的名著《语义学》中,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把语义划分为七种不同的类型,即理性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4]要想在翻译过程中把这些意义“对等”地传达到译文中去, 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阿·康·托尔斯泰强调 “我认为不应该翻译词,有时候甚至还不应该翻译意思,主要是应该是传达印象。 ”

“印象”之说与“重神似,不求形似”的中国古典翻译美学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强调翻译传达原文思想内容的重要性。

“神似”,也即“传神”,故名思义, 就是传达原文的精神, 透过字面,将其内涵找出,不求字字对应,但求精神相似。 《周易·说卦》曰: “神也者, 妙万物而为言者也”。“神似”最初是从我国传统的绘画理论和文艺理论开始运用的中国古代艺术的基本精神之一,蕴含着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规律之一。

在中国翻译界使 “神似” 产生深远影响的是著名翻译家傅雷(1908.4.7—1966.9.3)。 在1951 年9 月所撰《〈高老头〉重译本序》一文中, 傅雷开宗明义地提出: “以效果而论, 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 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5]在1963 年致罗新璋的复信中, 他又掷地有声地写道: “愚对译事看法实甚简单:重神似不重形似”。[5]

正如阿·康·托尔斯泰所说“我认为不应该翻译词,有时候甚至还不应该翻译意思,主要是应该是传达印象。 ”

1.2.4 内容与形式

传达“印象”,并不是不顾及形式,而“尽可能逐字对译”,也就是最大程度上保证形式的一致。同样的,神似论强调“神似”, 不是置“形似”于不顾, 更不是主张不要“形似”。 就在写《重译本序》前几个月, 傅雷在致林以亮函里称: “我并不是说原文的句法绝对可以不管, 在最大限度内我们是要保持原文句法的。 ”[6]

神似形似, 浑然一致, 是为胜境。 但不能两全时, 则不要拘泥字面, 死于句下。 为了颇得神气, 可以略于形色。[7]“神似”论翻译观的提出, 把译者从原文字句、 结构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重视原作的精神内涵。 这与阿·康·托尔斯泰的观点是一致的。

2 总论

阿·康·托尔斯泰的折衷主义翻译观点强调了翻译的准确性和传达思想内容的重要性,对当时的俄国文学翻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特别是“印象”观点的提出,实际上是对翻译提出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要求。 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阿·康·托尔斯泰的翻译观点存在一些缺陷:

2.1 阿·康·托尔斯泰虽然对翻译进行了一些探讨, 但只是从自身的翻译经验总结出来的结论,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系统的理论。

2.2 阿·康·托尔斯泰的翻译观点局限在文本之内, 没有考虑文本之外的因素,如译者、读者、文化等何种因素对翻译的制约和影响。 同时只限于文学翻译,没有注意到文本类型的多样化。

2.3 没有考虑到翻译者的文化修养、语言能力等方面对翻译的影响。即便译者坚持折衷主义原则,但如果自身的文化修养不够,语言能力不强,仍然无法体会并传达出原文的“印象”。

虽然如此,阿·康·托尔斯泰的折衷主义翻译观点对后世仍然有很多启示。 他要求主动地贴近原文,保持对原作的忠实,“尽可能的逐字翻译”,反对乱译、随意增删自由发挥。抓住“印象”,传达原文的思想内涵。 凡事皆需有神来之笔的天份。[8]这一点对于当今的翻译者而言,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作为译者应该不断丰富实践与经验,培养各方面素养,才能最终与原作心灵相通,做到完美的传达“印象”。

[1]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84

[2]阿·康·托尔斯泰文集:第4 卷[M].莫斯科,1963:214.

[3]许钧,袁筱一,等.当代法国翻译理论[M].武汉市: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322-323.

[4]贾德江.英汉语对比研究与翻译[M].长沙市: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年10月第1 版:213.

[5]怒安.傅雷谈翻译[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2005:85

[6]傅雷.《高老头》重译本序[C].见:《翻译通讯》编辑部.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84.

[7]吴锡得. 翻译空间: 论傅雷的“神似”理论[J]. 编译论丛, 2009(1):10, 17.

[8]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市:商务印书馆.1984 年版:序11.

猜你喜欢

傅雷译法托尔斯泰
杨绛眼中的傅雷:严肃不乏幽默
傅雷 刘海粟 友情与绝情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忘记自己的人
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从《傅雷家书》看傅雷音乐教育思想
正反译法及其原则
“好”字译法种种
爱心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