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成成本观下成本控制的优势及其应用影响因素分析

2013-08-15韩永峰

山东工业技术 2013年12期
关键词:动因分配成本

韩永峰

(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宁夏 石嘴山753202)

0 引言

集成成本观是作业成本与经济增加值的整合,其基本原理是在作业成本观中融入经济增加值计算中的资本成本。基于集成成本观的成本控制是指在企业成本控制过程将经济增加(EVA)和作业成本法(ABC)集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到成本控制的实践中,从而提高企业成本控制能力。

1 集成成本观下成本控制优势

1.1 成本分配更具有合理性

传统的成本分配方法采用产量、人工工时和机器工时等标准对间接费用进行分配,分配标准单一,被分配费用与分配标准之间的相关性差,成本分配带有极强的主观性,结果不准确。有实证表明,传统成本分配方法高估产量高、生产复杂性低的产品成本,低估产量低、生产复杂性高的产品成本。集成成本控制在成本分配上引入动因概念,动因是引起资源利用、作业产出、成本和收入变化的因素。成本动因不仅限于以单一的产量、工时,还包括设备的调整次数等。成本动因的引入关键是重视了成本分配对象与成本分配标准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按引起成本发生的原因进行成本分配,成本计算结果准确性和合理性增强。

1.2 成本控制更完整

集成成本观下企业成本控制是真正意义上的“完全成本”控制,不仅包括经营成本,而且包括资本成本,这有利于企业经营者认识到资本是企业宝贵的、稀缺的资源,从而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本,杜绝或减少资本的浪费,这一点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尤其重要。同时,利用EVA作为成本控制是否有效的判断标准,有利于增强企业经营者对价值创造的敏感性。在ABC下,判断成本控制效果的标准是利润,但有利润不一定创造价值,甚至会毁损价值,而将评判标准改为EVA,保证了企业经营活动的价值创造,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1.3 成本控制深入到作业

集成成本观下企业成本控制以作业为核心,认为作业是成本发生和资源耗费的纽带。在集成成本管理理念下,企业可以被视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形成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到外的作业链,每完成一项作业都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而作业的产出又形成一定的价值,转移到下一个作业,按此逐步推移,直到最终把产品提供给企业外部的顾客,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企业通过对企业的作业链乃至价值链进行分析,消除非增值的作业和不断发现、改进效率低的作业,使企业的作业链持续地改善,保证企业整体作业链的优化。在优化作业链的过程中提高企业整体的经营效率和效果。

2 集成成本观下成本控制应用影响因素

2.1 传统的成本控制观念的递延性

传统的成本主要是为了进行存货计价和损益的计算服务,而忽视了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支持的需要。企业为传统成本管理花费大量人、财、物并经过多年才建造起来一套系统,重新建立一套新的成本控制系统代价相当大。况且现行的对外报告制度仍然要求按照传统的模式来进行存货计价和损益计算,所以人们认为传统的成本控制不能放弃。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转变经营管理观念和企业管理目标,从企业委托责任出发,让投资者得到合理投资回报。

2.2 集成成本控制实行的效益性

集成成本观下企业成本控制不能广泛在世界范围内推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成本效益原则约束。如果建立一套独立的集成成本控制系统,纯粹为作业成本的计算、控制、分析进行有关信息的归集、存储、处理和报告,需要相当高的信息成本,集成成本控制实行起来是昂贵的。许多批评集成成本控制的人员认为精确的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会得不偿失,因为成本控制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如果过多人、财、物的代价花在作业划分和成本信息处理上,不但不能有效地控制企业成本,反而会使企业总体成本上升。同时,资金成本的确定也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不确定性很大,特别是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和物价变动的情况下,不同时间的资金成本可能会有较大的变动。这都影响成本控制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坚持重要性原则,在较多的成本影响因素中找出对企业成本升降起重要作用的关键作业,并对之实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另一方面要优化资金结构,规避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2.3 制度执行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制度的严肃性和灵活性,使基于集成成本观下企业成本控制的应用处于两难境地。基于集成成本观下企业成本控制业绩评价指标一旦建立,必须保持其严肃性,不能随意更改;另一方面,当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确实发生变化后,则要求有相应灵活性的制度,否则,计算出来的结果会产生不精确性和不公平性,但一旦允许灵活性,就会增加“影响成本”,即人们施加给组织的努力修改规则的成本。一旦人们知道规则是具有灵活性的,只要修改规则符合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会努力修改相应的规则。如果环境变化就调整规则或标准,那么当环境变化时,实际上就会鼓励作业中心管理者逃避责任,而分权化决策产生的背景恰恰就是不断变化的环境,而集成成本观下企业成本控制业绩评价指标又是为分权化组织服务的。这样,基于集成成本观下企业成本控制评价指标在应用中处于两难选择的境地。

2.4 作业划分和作业成本动因的选择性

作业成本作为一种先进的制度,是新的技术经济环境下的产物。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假设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因此,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是:先把资源成本(依资源动因)归集到作业,再把作业成本依作业成本动因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作业的划分和作业成本动因的选择是作业成本计算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影响作业成本信息准确性和相关性的重要因素,它实际上是在准确性和制度成本之间权衡。

成本动因可归纳为五类:数量动因、批次动因、产品动因、加工过程动因、工厂动因。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应在分析有关各种成本动因的基础上,开辟和寻找成本控制的新途径。比如,按照作业成本对成本动因的分析,企业成本可划分为由业务量动因驱动的短期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和由作业量动因驱动的长期变动成本(主要是各种间接费用)。基于此种认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可考虑通过实现适度经营规模来有效地控制成本,因为通常较大规模比较小规模更有利于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如采购费用支出不单纯受采购数量所制约,还与采购次数有关,大量采购能降低单位采购成本;营销费用支出不单纯受销售数量所制约,还与销售批次有关,大量销售能降低单位产品负担的营销费用。对这类问题,若能分析出各动因(自变量)与成本(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成本函数的具体模型,即可进一步运用数学方法确定最优经济规模。

4 结束语

总之,集成成本为企业成本控制提供了完整意义上的成本信息和进行经济增加值分析的业绩评价指标,在短期可以帮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产品定价决策,保证预期的盈利目标;在长期可以促使管理者认识到资本是宝贵和有限的资源,因而需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角度加以有效的利用。

[1]王建华.作业成本法在煤炭企业的实施步骤[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01).

[2]甘永生.树立新型成本管理观念 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J].财会月刊,2007,(03).

[3]刘美玲.控制资金成本的复杂性与解决措施[J].商场现代化,2007,(02).

[4]陈胜群.企业成本管理战略[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动因分配成本
清、民国木薯在广东的引种推广及其动因初探
1种新型燃油分配方案设计
Crying Foul
遗产的分配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人力资源流动的动因与对策探讨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解码英国加入亚投行的动因
舟山六横话中“官”语法化的修辞动因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