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矿瓦斯爆炸预警系统的功能及其内容模式研究

2013-08-15

山东工业技术 2013年9期
关键词:预控危险源预警系统

张 勇

(宁夏银星煤业有限公司,宁夏 灵武 750408)

0 引言

在危险辨识结束后,对危险源如何控制和管理是这项工作的核心和精华,也是开展预警工作,抑制事故发生的关键。危险源风险管理和控制就是要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预先采取措施降低事故发生时可能造成的损失。

1 煤矿瓦斯爆炸预警系统的功能

1.1 警报功能

警报功能是对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和岩溶高压瓦斯喷出、瓦斯爆炸、瓦斯与煤尘爆炸、瓦斯窒息等的灾害早期征兆和诱因进行监测、识别、诊断与警报的一种功能。它通过设立各类行为所可能产生失误后果的界限区域,对某些可能的错误行为或波动失衡状态进行识别与警告,以此规范煤矿安全生产系统的秩序。警报功能的核心是识别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1.2 矫正功能

矫正功能指对矿井瓦斯爆炸灾害早期征兆和诱因进行预控和纠错的一种功能。它依照预警管理信息,对灾害早期征兆和诱因进行主动预防控制并纠正其错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系统处于安全状态。矫正功能的核心是预控行为的敏感度,即预控行为在某种过程状态下,对灾害早期征兆和诱因矫正作用的有效程度。

1.3 免疫功能

免疫功能是指导对同类同性质的灾害或诱因进行预测或迅速识别并有效对策的一种功能。当管理过程中出现过去曾经发生过的失误征兆或相同的致错环境时,它能准确地预测并迅速运用规范手段予以有效制止或回避。免疫功能的核心是煤矿组织能否科学总结教训并将其转化为安全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水平。

煤矿瓦斯爆炸预警系统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技术基础、思维方式、社会要求、环境因素、监控手段等方面与过去相比都有很大的不同。煤矿瓦斯爆炸预警系统不仅要发挥和改善煤矿安全管理的常规功能,而且要产生新的管理功能,包括预警功能、矫正功能和免疫功能,以形成防错纠错新机制。

2 煤矿瓦斯爆炸风险预警系统的内容模式

煤矿瓦斯爆炸预警系统分为预警分析与预控对策两大子系统。预警分析是对各种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征兆进行识别、诊断与评价,并及时予以警示的管理活动。预控对策则是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矫正、避防与控制的管理活动。预警分析是认错,预控对策是纠错治错,两者相辅相成。

2.1 预警分析

为了建立有效的煤矿瓦斯爆炸预警系统,我们必须对安全事故预警分析的过程有所了解。从整体来看,整个预警分析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监测、识别、诊断、评价。

1)监测

这一过程的主要内容是对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监视预测,同时收集各种事故的迹象,并建立相应数据库。

监测是安全预警活动的前提,监测的对象是煤炭生产中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多发性安全事故)和重要环节(重大险性事故)。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煤炭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重要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二是,对监测信息进行处理。即通过对历史数据、即时数据的整理、分析、存贮,建立预警管理信息档案,并将监测信息及时、准确的输入下一预警环节。

2)识别

识别是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监测信息进行分析,以识别煤矿安全生产活动中各类瓦斯爆炸事故征兆和事故诱因。基于危险源理论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实施预警分析工作的基础,包括固有危险源指标、诱发危险源指标、人的因素的评价指标。关键在于应用适当的警级标准,根据指标值分析煤矿某个环节己发生的变异和可能的连锁反应,判断其处于正常、警戒或危机状态,并把握其发展趋势,在必要时准确报警。其风险可能是静态的,可能是动态的。有的是比较明显的,有的是潜在的。一方面可通过感性认识和历史经验来判断,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对各种客观的瓦斯爆炸事故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以及必要时咨询专家的意见,从而及时发现各种瓦斯爆炸事故,寻找规律。

3)诊断

诊断是对处于警戒和危机状态的评价指标进行诊断,综合分析已被识别的各种致灾因素的成因、过程及发展趋势,明确哪个致错因素(现象)是主要危险源。诊断的主要任务是在致错环境中的诸多问题与现象中,提出危险性最高、危害程度最严重的主要因素,并对其进行成因分析和损失评价。

4)评价

评价是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征兆的不良后果进行危害性评价,一是分析对煤矿的危害,二是分析对社会的危害,其评价结论是预控对策的基础。

2.2 预控对策及活动内容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预控对策包括组织准备、日常监控和危机管理三个阶段。组织准备是预控对策工作的前奏,它与日常监控都是预控对策的主体。而危机管理是特殊情境下日常监控活动的拓展。

1)组织准备

组织准备包括对预警管理活动制订与实施的制度、标准、规章,它服务于本系统的安全管理过程,为预控对策活动提供有保障的组织环境。组织准备一是确定煤矿瓦斯爆炸预警系统的组织构成、职能分配及运行方式,二是为危机状态下的危机管理提供组织训练与对策准备,即对策库。组织准备活动服务于整个预警系统的组织管理过程。

2)日常监控

日常监控是对预警分析所确定的主要劣性状态进行特别监视与控制的管理活动。其主要任务有:一是,日常对策,即对劣性状态进行纠正活动,防止其扩展蔓延,逐渐使其恢复到正确状态;二是,危机模拟,即在日常对策活动中发现劣性状态难以有效控制,而对可能发生的危机状态进行假设与模拟的活动,并提出对策方案,为进入“危机管理”阶段做出准备。日常监控的重点是预警分析活动中确立的“现实诱因”与“危险诱因”。

3)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指日常监控活动无法有效扭转危险状态的发展,煤矿生产活动陷入危机状态时采取的一种“例外”性质的管理活动。包括特别组织方式、职能系统整合和控制方式原理。它以危机计划、特别领导小组、紧急救援体系、社会救助方案等介入企业领导管理过程,一旦煤矿安全生产恢复正常,危机管理就完成了使命。它包括特别危机计划、危机领导小组、紧急应对措施、社会救助方案等。一旦危机状态恢复到可控制时,危机管理的任务便告完成,有日常监控环节继续执行预控对策的任务。

总之,预警分析的4个环节和预控对策的3个环节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关系。预警分析是基础,预控对策是目标,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预警分析的对象是煤矿组织安全管理活动的各种现象,而预控对策的对象是已被确认的安全管理不良波动。建立的监测信息系统由整个预警预控系统共享,而煤矿组织准备了预警和预控系统内各自的程序、方式和手段,是联结两者的组织手段。

3 结束语

总之,基于危险源理论的煤矿瓦斯爆炸和涌出风险预警系统的研究对减少煤矿灾害,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有着重要意义,对它的深入认识和研究仍有大量工作有待我们去完成,而该领域展现的广阔前景和无穷魅力,也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投入到它的怀抱。

[1]张铁岗.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

[2]于不凡.煤矿瓦斯防治技术[M].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

[3]金龙哲,宋存义.安全科学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徐德蜀.安全科学与工程导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安全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4.

[5]颜晓.煤矿安全预警系统方案设计[J].煤炭现代化,2002(2).

[6]李继胜.浅议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监督管理[J].南方钢铁,1998,(105):7-13.

[7]丁平华.浅谈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J].煤炭科技,2004(2).

猜你喜欢

预控危险源预警系统
基于AI技术的高速公路行人误闯预警系统
预控措施在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谈如何做好房建监理开展前的预控工作
高速公路机电交安施工危险源分析及防范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民用飞机机载跑道入侵预警系统仿真验证
石材幕墙外墙干挂施工问题与预控
基于ZigBee与GPRS的输电杆塔倾斜监测预警系统
车辆碰撞预警系统有望进入国标
关于设备风险管理的危险源分类及辨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