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绿色金融创新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

2013-08-15王红珠

绿色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绿色金融

王红珠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315012)

1 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是中国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入快车道,但资源环境问题是最大的制约瓶颈。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情况,党和国家对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高度重视。十七大报告首次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这标志着中国绿色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

1.1 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着很多制约因素,其中人口增长与环境污染迅速蔓延、自然生态恶化之间的矛盾是一个最为严重的挑战。首先是土地资源严重恶化,中国有占世界1/5的人口,而国土面积的2/3以上是无法利用的山地和荒漠,可利用的土地也正在进一步恶化,出现了大规模的草原退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盐碱化和土地污染,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森林赤字不断扩大。其次是空气质量相当差,人们生活在空气严重污染的环境中,许多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远远高于国际标准,空气污染对国民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每年会引起数目巨大的呼吸道疾病和心肺疾病。

1.2 从“黑色发展”转向“绿色发展”

纵观世界上多数已经工业化的国家,其传统的发展道路基本都是依赖资源的高消耗和生活资料的高消费来支撑经济高增长。进入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题是绿色发展,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要从传统的“黑色发展”转向“绿色发展”。[1]这也是破解我国资源环境约束、扩大内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国际竞争力,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实行的传统的“黑色发展”模式,其特点是“先污染、后治理”,这是一条破坏生态环境,发展极不平衡的危险之路。而“绿色发展”之路是要强调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协调统一,是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可以选择不经过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的过程,更没有必要等到达到高收入时才进入“绿色发展”阶段,而是应该直接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2 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对绿色金融的要求

2.1 绿色金融的概念和特点

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在其经营活动中把与环境影响相关的收益、风险和成本在日常的投融资决策中都予以充分考虑,注重污染的治理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引导社会资源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绿色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利益,它将对环境保护和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作为计量其经营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2]。

从绿色金融的特点可以看出,绿色金融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策推动型金融,其核心是树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当金融机构准备向某一企业或者某一项目投资时,先要对其可能给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并利用其投融资手段促进该企业或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有益的作用。绿色金融面向的多是中小型创业公司和创新型企业,它们共同点是通过技术的创新进行清洁生产、达到节能减排和降低能耗的目的。

2.2 绿色金融创新的模式

绿色金融创新就是为了实现绿色产业和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金融创新。随着金融改革步伐的加快,金融业依靠传统的“息差”过日子的时代已经过去,各家金融机构都在比拼“创新”,靠创新型业务要效益。在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的大背景下,绿色金融创新大有可为。

绿色金融创新的模式包括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和绿色市场创新两个方面。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例如中国农业银行成功办理了首单“合同能源管理融资”业务,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干熄焦技术改造项目”提供节能减排咨询顾问及融资服务[3]。该业务是专为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改造而推出的创新金融业务,是首次由国有商业银行推出的合同能源管理专业融资产品。绿色金融市场是指为保护环境或考虑环保因素而进行投融资活动所形成的市场,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创新不必局限于国际市场的标准,应该设立更符合我国本土化的绿色金融交易机制。

2.3 绿色金融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绿色金融的实质是利用金融业的杠杆作用保护环境,将自然资源存量或人类经济活动造成的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损失,通过评估测算的方法,用经济价值量进行计量,并运用于金融资源配置、金融活动评价领域。因此,绿色金融思想是使经济活动摒弃传统的“开发—污染—治理”的资源能源密集型发展方式,将绿色金融理念贯穿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制定和金融产品开发各个环节之中,利用金融杠杆作用促进全社会重视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使金融理念从“以人为本”转向“以自然为本”。绿色金融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向“生态价值”的全面回归,主张人类是资源环境的享用者,而不是征服者和主宰者,要积极维护环境,管理好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绿色金融重视金融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是一种将可持续发展内生化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其根本目的在于摆脱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

3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金融机构也纷纷对绿色金融创新进行了实践探索,但绿色金融创新与发展尚存在诸多问题。

3.1 国家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建立

当前我国尚未建立起良好的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市场环境,扶持政策较为分散且滞后于市场的发展。例如:中国发展自愿减排市场的相关管理政策还在酝酿之中;在碳金融领域CDM项目的审核还没有一套可操作性和专业性的具体执行标准;金融部门还没有切实可行的推行绿色信贷适用的环境评估标准、信贷披露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金融机构对环保违规信息获取成本高,银行征信系统只能提供数量有限企业的的“环保信息”,对于大多数不属于国家监控范围的企业、项目,金融机构却无法获取他们的环保违规情况,信息极不对称。

3.2 对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尚未形成内外部激励机制

从外部来看,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激励不足。从内部来看,部分金融机构管理者与工作人员环保意识不强,金融机构内部还没有建立起与绿色金融配套的公司治理机制,也缺乏符合绿色金融发展需要的约束激励机制。这样,金融机构内部的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意识还很容易被繁重的经营考核压力和诱人的经济效益冲淡[4]。

3.3 金融部门对实施绿色金融的准备工作和总体安排不足

目前金融主管部门对绿色金融政策目标还主要停留在限制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行业企业的信贷投放上,注重促进节能减排短期目标的实现,对绿色金融如何创新和发展不能提出完整的战略安排和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部分已经进入实践探索阶段的金融机构,其绿色金融的实践大多也只是涉及到一些具体经营层面,还没有为绿色金融发展制定专门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更没能有效开展组织、人员、业务等相关的战略准备工作,缺乏对如何将潜在环境因素嵌入其信贷决策、如何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如何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等诸多方面的业务培训。

3.4 绿色金融工具缺乏创新

尽管我国金融业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产品创新,如碳基金、结构化理财产品、和绿色信贷等方面已经有很多亮点,但国际市场在不断创新绿色金融衍生产品,比如碳期权、碳期货、碳担保、碳结构性产品等。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只是在做一些局部上的产品创新,无论广度、深度还是规模上,都大大落后于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

4 加快绿色金融创新构建绿色金融体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绿色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可以通过杠杆作用和资源配置功能引导社会资源流向,进而直接影响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成效[5];同时,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也要求金融业能够加快创新,实现绿色金融与绿色发展的有机统一。

4.1 从绿色发展战略高度构建中国绿色金融制度

国家应从绿色发展战略高度出发,做好顶层设计,借鉴发达国家相关规则和标准,在尊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前提,建立和健全我国的绿色金融制度。首先是绿色金融基本法律制度,如颁布我国的《气候变化法案》,出台《排放权交易法》等,这是构建后两个层次的前提和依据。其次是绿色金融业务具体实施制度,如完善碳市场交易制度,制定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业务操作细则等等。再次是绿色金融监管制度,由国家相关部门发布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监管规章,监管内容和监管方法具体化。

4.2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制定金融信贷政策

当前银行信贷在绿色金融和绿色发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信贷仍是我国社会融资的主渠道。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和金融监管机构,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如发布绿色信贷指引目录、建立绿色信贷统计制度,引入项目环保分类、实施环境社会风险评级等,为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指明方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还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政策以及环保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结合本机构的业务发展特点,将绿色理念融入到制定信贷政策之中,将绿色金融作为自身的长期发展战略,加强绿色信贷业务各个流程和环节的管理,严格考核制度,推动绿色信贷政策的落实。

4.3 建立激励机制有效引导金融资源配置

在我国强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金融机构普遍对发展绿色金融充满热情,但在具体操作中又屡陷尴尬,比较突出的反映在绿色金融业务大多具有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信息沟通机制不完善、企业环保信息获取难,金融机构对绿色经济发展的专业技术和识别能力不足等等。针对以上问题,政府可出台更多的鼓励和扶持政策促进绿色金融业务的开展,如允许金融机构降低资本金占用、采用税前计提拨备、坏账自主核销等手段,还可适当提高绿色金融业务的风险容忍度,有效激励金融资源配置优先向绿色发展倾斜;也可采用财政贴息、税收减免、风险补偿、信用担保等,引导金融业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以杜绝只注重短期利益的过度投机行为。

4.4 培育绿色金融机构

为了大力支持绿色发展,我国可借鉴国际上的做法,设立专门的政策性绿色金融机构,如“绿色银行”、“生态银行”,为环保项目或可持续发展项目提供政策性融资。另外,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还将带动更多的市场参与主体加入,从而为中介服务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比如提供低碳项目开发咨询、投融资服务、资产管理等业务;对于一些专门为绿色金融业务服务的专业中介机构,如绿色信用评级机构、第三方核证机构等也开辟了新的业务服务领域。专业性的中介机构参与到绿色金融中来,可以有效降低项目风险和交易成本,促进绿色金融业务的开展。

4.5 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中国绿色金融产品种类单一,绿色金融产品创新还刚刚起步。开发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交易工具应坚持由基础到创新、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逐步为市场提供更多的风险管理和套利工具[6]。根据我国绿色金融市场发展的整体规划,可先发展碳市场的原生交易工具,如原始CDM市场的CER交易、自愿减排市场的VER交易等;当积累了相当的金融产品经验之后,随着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可进一步创新发展新型绿色金融衍生产品,如碳资产货币化产品、碳结构性产品等。

[1]胡鞍钢.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是中国的必选之路[J].绿叶,2003(6).

[2]胡春生.绿色金融:将可持续发展内生化的新经济发展方式[J].改革与战略,2012(2):66~69.

[3]赵 峡.转变发展方式不可小觑“绿色金融”力量[EB/OL].[2013-01-13].http://finance.ce.cn/rolling/201301/13/t20130113_/7041972.shtml.

[4]陈关升.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和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11(14).

[5]王兆星.实施绿色金融战略促进绿色发展[N].人民日报,2012-05-12(6).

[6]天大研究院课题组.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构建与发展战略[J].财贸经济,2011(10):38~46.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绿色金融
绿色低碳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