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扎实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以开鲁县为例

2013-08-15安桂茹李清彬

绿色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三北造林全县

安桂茹,李清彬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林业工作站 ,内蒙古 通辽028400)

1 基本概况

开鲁县位于通辽市西部,西辽河上游,属科尔沁沙地一部分,土地总面积673.2万亩,是全国百个产粮大县之一。

开鲁县林业局辖森林公安分局、林业工作站、森防站、7个国有林场和10个基层林业工作站。全县有林业工程技术人员116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23人。

土地沙化及治理现状。根据地形地貌,县域划分为坨沼沙区和平原农耕区,坨沼沙区即北大沼、太平沼、保安沼三大沼,面积318.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7.4%,固定沙地150万亩,流动、半流动沙地50万亩。经过多年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沙)育林(草)和禁垦禁牧等生物工程建设,全县200万亩沙地得以综合治理,尚有百万亩未得到治理。

平原农耕区由西辽河和新开河冲积而成,面积354.3万亩,占全县总面积52.6%,是粮食主产区。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地下水资源丰富,林业发展较快,农田林网化率93%,有商品用材林76万亩。

2 防护林体系建设成绩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以来,坚持不懈开展治沙造林活动,林业生态建设成绩显著,三北一、二、三期工程共实施防沙治沙综合治理185万亩。1983年,获“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称号。1996年,通过林业部平原绿化达标验收。一期工程治沙造林66.1万亩,全县森林覆被率由1977年的6.4%提高到1985年的10.4%;二期工程治沙造林86.8万亩,1995年全县森林覆被率15.6%;三期工程治沙造林31.4万亩,2000年全县森林覆被率为18.6%。第四期工程到2008年共完成建设任务55.3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9万亩,飞播造林5.38万亩,封沙育林(草)11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为24.6%。

3 主要作法

3.1 立足实际,提高认识,加强对工程的领导

开鲁县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来看,生态环境还相当脆弱,农田林网化程度、公路绿化率和村屯绿化率较低。林业结构不合理,林木产业发展还比较滞后,林业生态建设任务仍非常艰巨。大力实施防护林建设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首选。开鲁县把生态建设列为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县乡两级分别成立了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年年签订生态建设目标责任制,实行目标化管理。实行县领导包片联镇场,镇、乡两级领导包镇联村,村级领导包工程段、包地块,技术人员包技术服务,“四包”责任制。坚持把造林整地赋予林业生态建设重要地位、基础地位,上年就部署完次年造林任务;坚持实施一年四季搞建设、抓管理,形成上下一致、齐心合力的喜人局面。

3.2 明确目标,统筹规划,为推进生态建设奠定基础

遵照中央、自治区和通辽市《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及“三北”防护四期工程总体规划,立足实际,从促进全县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出发,实施林业生态建设“333”工程。一是突出“三防林”建设,使150万亩基本农田全部实现林网化,道路和村屯基本实现绿化;二是林业经济使农牧民人均增收300元;三是以综合治沙造林为核心,3年森林覆被率提高3%。

坨沼沙区生态环境较脆弱,风沙危害严重。开鲁县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坚持“两结合,两为主”的建设方针,转、封、禁、退并举,三大沼沙化严重地域采取了强有力的封禁措施禁止经营活动,促进生态恢复。各续建好一条多树种、多材种、多功能的大型防风固沙林带,使之迅速形成体系。杨树逐渐退出沙地造林主体,主要用于营造农防林、路防林、堤防林、牧防林和低产林改造等。

在北大沼、太平沼、保安沼三大沼科学设计合理布局防风林带。在树木栽植上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药则药、宜草则草,形成带片网、乔灌草、造封相结合的建设格局。平原农耕区,按照“大手笔规划、大力度实施、大规模推进”的总体要求,以县域为中心,划分4个实施区,各区突出一条主线,以铁路、公路、河堤为主带,通镇联村路、干支渠为副带,带、网、片结合,加快“三防林”、用材林及果树经济林“六林”建设,不断完善农防林体系,构建绿色防护屏障,实行集约经营,创建经济林和商品用材林基地,实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目标。

3.3 活化机制,“四权”并放,为建设注入活力

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生态建设工程,也是一项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都非常强的基础建设。

(1)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是加快建设、确保建设质量的前提和保证。政府转变领导林业工作的方式方法,从林权所有者中撤出,转到加强管理和服务上来,把林业生态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林权制度改革、与增加农牧民收入相结合,放活林地承包、使用、经营和处置权的“四权”。广泛吸收社会资金造林,鼓励农牧民、外商、社会团体投资造林,此举乡、村两级不但实现了一定的收入,而且提高了造林的积极性,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村防街道林建设,采取包栽植、包抚育、包管护、包成活的“四包机制”。林权归个人,其经济利益和经营责任挂钩,利益驱动与严惩重罚相结合,促进了村屯绿化。

(3)荒沼荒地造林,全面落实承包到户,经营责任制,依靠政策拉动、利益驱动、方法调动和措施推动的“四动”做法,极大地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以民营造林为主体,积极发展外商、工商企业承包荒沼造林,确保造林成活、成林、成规模。2002年以来,全县非公有制造林71.3万亩,占全县总数93%,累计投入资金1.1亿元。

3.4 加强服务,突出质量,提高建设水准

加强基层林业技术体系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是搞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基础。乡镇林业工作站实行上划垂直管理,人员推行考录择优上岗,每年至少集中培训4次,使乡镇林业工作站真正发挥职能作用。完善培训网络体系,每年培训农牧民百余期,超万人。

全面推广和应用节水抗旱系列造林技术,边实践,边探索,生产中以“保活”为核心,强化“五到户”、“五不造”、“五突出”。

(1)落实运行机制,坚持“五到户”。即任务地块落实到户;技术服务到户;种苗管理到户;抗旱水源到户;达到国家标准,保证政策补助到户。

(2)强调标准要求,坚持“五不造”。即没有作业设计的不造;整地不合格的不造;苗木没有“两证一签”的不造;没有抗旱水浇条件的不造;抚育管理措施没保障的不造。

(3)优化技术措施,坚持“五突出”。一是树种选择:要适地适树,突出抗旱性,加大树种、林种结构调整力度;二是造林整地:坨沼荒地、退耕地造林要大犁开沟,沟下挖大穴栽植;绿色通道、农防路林一律挖半地下畦田,畦田内挖深穴;雨季灌木造林要在雨季前一个月机械带状整地;三是苗木保湿:做到出圃、运输、浸泡、假植和栽植“五不离水”;四是精心栽植:随起随栽,或从假植处到造林地随运随栽。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栽后随即灌足水;五是栽后管理:要及时扶正、复踩、培土。视旱情及时浇水,中耕除草,确保新栽苗木成活,大大提高造林“两率”。近些年来,荒沼荒地造林均在80%以上,“六林”达到90%以上。

3.5 强化意识,治管并举,巩固建设成果

全县林业生态建设始终坚持治理与管护“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工作中坚持治管并重“五到位”:一是宣传教育到位。依据林业法规、林木管护及病虫害防治相关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爱林、护林教育,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在全社会形成爱护树木、珍惜生态建设成果的良好风尚。二是县、镇、村三级林木管护体系建设到位。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了森林公安队伍建设,在上级支持下招录20名森林公安干警,改善了6个基层森林公安派出所的办公条件。真正做到依法兴林。另一方面把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作为考核各镇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之一,层层签定责任状,坚持治理与管护“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治管并举,切实保护治理成果。同时各镇场、嘎查村都组建了林木管护队伍,制定乡规民约,明确划分了各自的职责和权属。三是林权发证到位。依据国家林业方针、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林业承包合同,从完善多年形成的九类不合法、不合理林业承包合同入手,开展林权登记,核发林权证,依法保护林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四是禁垦禁牧管理到位。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县政府多次下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公告 ,自2007年4月15日施行,把禁垦禁牧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到2009年,全县封禁面积200万亩。五是社会服务到位,不断加强镇(场)林工站建设,充分发挥政策宣传、资源管护、林业执法、生产组织、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职能作用。林木采伐实行限额管理,严格执行许可证制度。森林防火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林木种苗检疫落实“谁经营、谁防治”责任制,确保全年无森林火灾和灾害性病虫害发生蔓延,确保林业生态建设健康发展。

4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资金短缺是影响工程建设的关键问题

沙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自然条件恶劣,加之持续干旱高温,造林成本加大,国家资金投入不足,并且计划落后于生产。地方财政困难,建设始终以群众自筹为主,而经过广泛宣传发动,林业生态建设参与面拓宽,但任务依然艰巨。

4.2 结构不合理是工程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人们注重眼前利益而轻视长远利益,树种、林种结构调整没有大的起色。表象为乔木多,灌木少;外来树种多,乡土树种少;商品用材林多,生态公益林少;纯林多,混交林少。

4.3 病虫害加剧是工程建设不可忽视的问题

尤其是近年来,白杨透翅蛾、青杨天牛、杨树冠瘿病、溃疡病等检疫性病虫害相继发生,像光梗蒺藜草等典型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并呈扩大蔓廷态势,这些都直接影响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快速健康发展,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差距很大,更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相差甚远。

5 对策与建议

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着力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全面推广抗旱造林技术,调整树种结构,增灌压乔,选择耐干旱贫瘠,尤其是乡土树种造林。狠抓林木种苗行政执法,推行种苗生产经营“两证”制度,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健康发展。

[1]高锡林.内蒙古林业生态建设技术与模式[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黄云鹏.林木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三北造林全县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数字
三北工程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北工程:将沙海变成林海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自家林地充“三北”“村官”骗补想得美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