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善环境优企业 助企腾飞促发展

2013-08-15赵刘超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监督员开发区全县

赵刘超

(南皮县检察院 河北 沧州 061500)

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竞争力。一个地方发展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兴衰和发展的快慢。近年来,南皮县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在改善发展环境方面下大力气、大功夫,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被授予“中国五金机电产品进出口基地”和“中国五金机电产品生产基地”等荣誉称号。投资11.6亿元的中粮集团与机械公司合作项目、投资11.6亿元的沧州渤海防爆特种工具项目和投资10.8亿元的信和集团物流配送中心项目等几个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在我县陆续落地生根。

一、把优化发展环境当作永不竣工的工程常抓不懈

我县建立健全一系列长效机制,始终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来抓。2002年,成立了县优化发展环境办公室,把优化发展环境由领导意志变为全民意志,全县上下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打造一流的发展环境,走出了一条“优化发展环境、振兴南皮经济”的科学发展之路。第一,完善机制。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通知》、《关于对重大新建、在建项目实行无干扰工程的实施意见》等,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严格要求各部门认真落实各项企业保护制度,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第二,精简提速。围绕“审批项目最少、程序环节最简、办事效率最快”的目标,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减权不减责、减章不减责”的原则,对全县所有审批项目进行了清理核查,废除各类不符合我县发展实际的政策规定18个,消减收费项目82项,销毁审批专用章23枚。第三,严格考核。县考核办对各乡镇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摸底登记,年底严格按照既定任务目标对各单位项目招商工作进行考核奖惩,对完成任务好的乡镇、部门,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拖拉、进度缓慢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二、把全县企业家视为亲人一般热情对待

为使企业在我县更好、更快、更健康的成长,对所有企业实行了一系列保护制度。一是实行“宁静日”制度。全县所有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私营企业全部纳入“宁静日”保护范围,采取分时、分体式管理,全县分成6个执法区域,每个区域规定5天的执法检查期,其余时间为企业的“宁静日”,除公、检、法、司等部门追捕嫌疑人等情况外,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宁静日”期间擅自进入保护企业进行检查收费。许多老板形象地将“宁静日”称为“企业的星期天”。二是推行重点新建、在建项目“无干扰”制度。县监察局对新建、在建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列入“无干扰”保护范围,经审核批准挂牌后,除主管部门进行质监、检测、安监、规划等正常检查外,未经优化办批准,任何部门一律不得进入“无干扰”挂牌企业检查。三是严格执行进企“准查证”制度。各职能部门如遇特殊情况,或依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确需在“宁静日”期间进企检查,或需到“无干扰”制度保护范围内的企业从事检查、收费等执法行为,需经县优化办批准、备案并开具“准查证”后,方可进入企业。四是实行“情节轻微不罚”和“大额收费、罚款备案”制度。除对假冒伪劣商品、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查处外,对企业初次、一般性轻微的违规行为,以教育警告、限期整改为主,实行“情节轻微不罚”制度。同时,为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各执法部门凡对企业进行2000元以上的收费、罚款时,需事先向县优化办备案,否则,按违规处理。

三、把监督管理当作常态化工作毫不放松

强化监督,是确保环境优化的有效手段。一是建立优化发展环境联系点。在全县聘请了100名社会监督员,覆盖了全县9个乡镇,充分发挥接触群众多、接触社会面广的诸多优势,有效提高了环境监察“网络”建设。二是开通群众举报“绿色通道”。向所有优化发展环境监督员发放绿色信封,监督员可以随时随地将发现的问题写入信封寄出,在全县境内不论哪一个邮筒,邮政局都会用加急方式24小时内投送到县优化办。三是引入网络举报受理机制。公开举报邮箱、QQ信箱,建立网络留言举报服务系统,全天候受理投诉;建立优化发展环境QQ群,通过QQ群及时向各监督员发布上级文件及工作精神,及时听取各监督员的意见、建议及投诉;试行QQ接访机制,通过QQ视频聊天系统进行“现场”接访。四是开通效能监测“110”。为加大对机关效能建设的监察力度,整合、强化监督举报机制,我县将优化办、纠风办及行政效能监察投诉中心三套人马合署办公,成立“效能110监测大队”,公开统一受理投诉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有诉必接、有案必查、有查必果”。同时,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以明察或暗访等多种形式,随时开展效能监测。

四、把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精心打造

2011年7月,我县工业园区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目前,已经形成“一区两园”的发展新格局,尤其开发区东区(乌马营工业园区)是在两年内崛起的一个新区,惊人的发展速度曾被上级领导所叹指。为增强开发区的承载吸纳能力,我县不断完善各项机制、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有效促进了企业向园区集聚,逐步构建起了一个现代化的产城一体发展框架。一方面,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按照“建设大园区、聚集大产业、实现大发展”的建设思路,不断加强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了便捷畅通的交通网络、优质稳定的电力网络、快速高效的信息网络,实现了水、电、路、邮、宽带、天然气、有线电视等“九通一平”。另一方面,全面改善配套设施。近年来,我县逐步完善县城各项配套设施,积极创新城市管理体制,不断加大绿化、亮化、净化、美化投入,全面开展城容城貌专项整治,县城环境明显改善。同时,漂亮舒适的住宅小区、幽静高雅的休闲广场、方面快捷的大型购物中心,大幅提高了我县的服务配套功能,为投资者打造了一个“舒适、和谐”的人居环境。截止目前,开发区入驻企业已达100多家,成功引进了韩国独资荣宇制钉、香港五连实业、加拿大佳美澳金属制品等外资项目,先后承接了南风专用车、龙达电子、毕捷机电、瑞强五金等一大批国内外产业转移项目。2012年4月28日,投资55亿元的1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产业聚集效应更加明显;机械公司与中粮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我县企业与世界500强实现了成功对接;益民公司在天交所成功上市,结束了我县无上市企业的历史。

猜你喜欢

监督员开发区全县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护眼监督员
首席监督员诞生记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开发区建设
尽职尽责的网吧义务监督员
疏堵结合 当好网吧义务监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