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大学生党员培养质量问题研究

2013-08-15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入党动机

李 慧 厉 虹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中国北京 100192)

近年来,各高校要求入党的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党员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学生党员的质量却没有明显提高,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表现出了一定的下滑趋势。鉴于此,高校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带动整体学生素质的提升。如何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增强党的战斗力,促进高校先进文化建设和优良学风建设,这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党员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体制转型和经济大发展阶段,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入学率不断提高,学生党员队伍也随之壮大。社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网络等媒体的新闻自由导向对大学生思想的冲击,难免会造成大学生思想上的许多困惑与迷茫,对学生党员也会带来重大影响。在大学生党员培养过程中,无论是大学生还是高校管理人员都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端正

入党动机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是推动其争取入党的精神力量。通俗地说,入党动机就是“为什么要入党”。正确的入党动机只有一种,即为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要求入党。入党动机本身就是学生党员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献[1]分析了大学生入党动机的类型,其中33%的入党动机分别为“能获得些名誉或个人利益上的好处”,“周围要求入党的人比较多,自己不要求不好”,“感恩于党和政府的关怀”。

这些多样性的入党动机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入党教育的不够重视、学生自身及家庭因素等密不可分。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价值评判受社会价值观念、西方价值观念、以及市场经济中追求经济效益行为的影响,大学生在入党问题上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高校在入党教育上也存在对党的理论知识和入党相关问题的普及教育不如,培训形式过于乏味,效果不佳,党员发展时入党动机、思想政治觉悟等“隐形”指标把关不严等问题。此外,由于学生政治心理不成熟,涉世未深,社会阅历浅,对党的基本理论理解不透,对社会现象缺乏正确的鉴别能力,以及受家长功利心的影响等因素,导致入党动机不端正。

2、高校党建工作不完善

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同样发展党员也按照10%的比例,使得学生党员的数量相对增加而素质却在相对下降,从而出现了党员发展工作中的“重数量、轻质量”现象。同时,各高校在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上多停留在靠学生自觉、靠师生感情、靠简单约束等陈旧的方式,而无法从体制上、机制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2]

目前,各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和教育管理等工作普遍采取院系辅导员培养的模式。然而,辅导员的工作量大且内容琐碎,使得党建工作无法做到细致、深入,从而出现党员培养过程中“重程序,轻内容”现象,也导致党建工作队伍无法满足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与管理的需要,造成学生党员质量严重下滑。[3]

高校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培训多限于入党前的党校培训、入党中的几次组织生活,入党后却很少开展学生党员的培训。高校一方面对学生党员提出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却忽视了对学生党员的培训,或者说培训力度不够,从而出现“重发展前,轻发展后”现象。所以,有些同学组织上入了党,可是思想上却远没有入党。

因此,要使大学生党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充分发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正视当前大学生党员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着力解决。针对大学生在校期间从提出入党申请到成为正式党员的全过程,从端正入党动机、提高政治素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等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提出一套合理的考评指标体系,找到提高大学生党员培养质量问题的方法。

二、大学生党员培养过程中各阶段的评价指标

由于影响大学生党员培养和发展质量的因素众多,因此评价指标的建立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认为可分三个阶段进行考察。

1、考察阶段的评价指标

考察阶段的评价指标可从2个方面来进行。

(1)入党动机的考察

党组织应深入考察入党积极分子是不是确立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不是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重大政治斗争和重大原则问题上是不是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愿不愿意坚持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等。

(2)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核

党组织应深入考察入党积极分子是不是按要求上完规定学时的党课;是不是按要求听报告、参观、参加主题教育活动或最佳党日活动;是不是定期进行思想汇报;是不是接受并通过班集体、党组织的严格考核等等。

2、发展阶段的评价指标

发展阶段的评价指标可从2个方面来考察。

(1)预审

党组织应成立发展学生党员工作预审小组,按照发展党员工作的方针和政策,严格审查发展对象是否符合入党条件,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做到“六不发展”:没有经过政治审查的不发展、培养考察期限不足一年的不发展、没有经过党校培训和培训考试不及格的不发展、多数党员和群众不同意的不发展、团员没有经过推优的不发展、学习成绩不合格的不发展。

(2)入党前谈话

为了使上级党组织直接了解申请人的情况,对申请人进行更深层次的教育,上级党组织派专人与申请人进行谈话。谈话过程中,申请人是否对谈话看成郑重的事情,是否精力集中,是否态度诚恳等,都可以作为考察范围。

3、履行义务阶段的评价指标

履行义务阶段的评价指标可从3个方面来考察。

(1)正式党员的再教育

党组织要使学生党员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一高度认识问题,需加强其对党性观念和政治素质的培养,考察他们是不是对党的事业具有责任感,是不是对分配的工作按时认真完成,是不是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是不是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和骨干带头作用等等。

(2)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党组织应定期进行学生党员“满意度”调查,考察学生党员是不是能带动班级内的学习风气,是不是能多替他人考虑、舍己为人;是不是在学期末总评成绩居班级前列;是不是受到班级同学和老师们较高的评价等等。

(3)党员考核

党组织应定期进行民主评议,深入考察学生党员是否认真履行党员义务,是否达到合格要求,并对不合格的党员要进行批评处理,责令整改;对优秀的党员要大力表扬宣传,作为党内评优的候选人等等。

三、结论

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整体质量,促进大学生党员长期保持先进性。通过从大学生党员的入党阶段、发展阶段和正式阶段等进行考察,让学生党员的党性觉悟、道德水平、理论学习、工作能力、服务奉献、学习表现等方面都得以提高,并成为普通大学生学习的典范。■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入党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憨娃入党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动机不纯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
入党志(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