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的基本思想

2013-08-15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基本原理中国化进程

(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自贡 64300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二级学科存在的,学者们对之开展了广泛的且深入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理论、科学内涵、学科特点、建设原则、研究领域等内容,涉及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内容:一方面需要通过学者不断的研究形成产生更为广泛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需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现实情况不断结合,形成更为贴近中国现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

首先,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二级学科,它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发展规律,与马克思主义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在横向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中国现实状况、中国发展规律相结合,在纵向上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将其不断地发展与实践。

第二,其研究内容具有独特性,即关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结合情况,并概括出其中的发展规律和形态特点。

第三,其学科特点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密不可分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指导思想,是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但是马克思主义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需要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它、发展它。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事实上,若要真正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需要运用矛盾同一性和特殊性的原理进行分析,运用整体的视角去研究和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发展经验、主要内容,并且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在实践中检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的内容和标准。

1、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进程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进程相一致的,其建设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指导思想,在中国国情下马克思主义发展具体进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具体实践,更显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2、吸收国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尽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学科,因此可以借鉴别国社会主义发展经验,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实际,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此同时,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方面克服教条主义,另一方面用于创新。通过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摒弃过时的、错误的思想观点,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内容,使之上升为理论成果。

3、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分支学科,与其他二级学科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样依托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二级学科相互交互相互补充,他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的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科建设工作,能够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的基本方法

一方面,要丰富理论成果,增强学科意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结合我国具体实践而形成丰富的理论成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具体时代相结合的程度。同时,重视学科发展规律,重视学科建设的科学内涵,从其发展历程、研究范围、分类构成、基本范畴等方面着手,遵循学科建设的规律,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科意识。

另一方面,要准确把握学科建设的功能定位,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主要是针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按相结合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进行研究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不仅可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还可以不断拓宽研究领域,为新问题新现象提供指导。

综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的基本思想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发展的特点,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进程,不断其理论成果,准确把握学科建设功能定位,指导我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

猜你喜欢

基本原理中国化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UPS电源的基本原理与维护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