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五年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研究综述

2013-08-15

党史文苑 2013年4期
关键词:非公有制党务党组织

全 津

(中共中央党校 北京 100091)

近年来,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笔者将党的十七大以来五年间学术界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研究成果进行粗略地归纳。

一、相关资料的基本情况

(一)笔者查阅资料情况。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有限,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的核心期刊、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两个年度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研究年度报告》和几本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研究方面的论著,共有论文100余篇(其中29篇源于人大复印资料),研究报告2本,论著4本。

(二)所掌握资料的两大特点。第一,从所有资料的作者方面来看,首先,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的教师是研究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主力军,如中共中央党校李俊伟老师一人至少有6篇关于非公企业党建的科研成果;其次,以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牵头的课题组形成的科研成果数量仅次于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的成果数量;最后,各科研机构、高校教师和各级社会主义学院教师也贡献了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科研成果。第二,从所掌握资料的类型来看,调研类成果居多,经验总结类成果居多,综合论述类成果偏少,纯学理类成果偏少。

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经验

在经验总结类成果中,有对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宏观的、整体的总结,也有对某一地区微观的总结。

杭州市社会科学院与中共杭州市萧山区委组织部联合课题组对萧山区1999年以来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经验作了较好地总结,即萧山区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一总体思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新,取得了以下八点基本经验:1.实行党员民主听证制度,畅通党员参与企业决策渠道,实现党员主体地位与企业科学决策水平共同提升;2.建立党员示范岗制度,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增强党组织战斗力与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统筹兼顾;3.实行党组织班子成员与企业管理人员交叉任职制度,拓宽党组织作用发挥空间,实现扩大党组织影响力与促进企业生产经营互利共赢;4.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发挥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实现党组织内部凝聚力和外部影响力共同增强;5.建立职工民主评议制度,创设职工监督企业高管平台,实现职工民主权利保障和企业管理水平提高有机结合;6.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实现党组织凝聚力与职工生活品质同步提升;7.建设企业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实现党建工作创新和企业创业同步推进;8.建立党务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打造交流引领平台,实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推进。[1]P60-P80

小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大致经历了三或四个阶段,均是以改革开放为起点、以不同时期党的代表大会为时间坐标来划分不同历史阶段的,并且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三、非公有制企业党的组织建设

五年来,学术界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的组织建设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关于党的组织设置的相关论述。吕庆春教授和李军良副教授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设置有以下论述,一是企业中正式党员在3人以上单独建立党支部。二是企业党员数量较少,不具备单独建立党支部条件的,可以按照地域或行业建立联合党支部。三是通过编入或者挂靠的方式将一些个体工商户的党员编入所在村、居委会党支部,或纳入工商、个体协会党组织,便于联系与管理。[2]四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优势,在一些行业集中的地区组建行业协会党委(党支部)。[2]

第二,关于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相关论述。林立公副研究员和杨绪盟副教授合著的文章中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等问题给出了他们的答案。首先,建立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所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工作委员会,地(市)、县(市、区)一级党委成立相应机构负责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乡镇、街道(社区)一级成立机构负责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其次,建立各级统战部门配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机制,利用统战部门来教育引导非公企业主支持理解党建;再次,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领导,推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的工作机制;最后,依托各级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和行政学院,建立非公企业党建队伍的培训机制。[3]

第三,关于党务工作者队伍的相关论述。全国党建研究会调研组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出过如下观点:1.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既要有过硬的党务工作能力,又要有过硬的工作、协调等能力;2.拓宽选拔渠道,有企业内部选拔、上级党组织委派、在退居二线的党政机关干部中选拔、面向人才市场招聘等几种选拔渠道;3.在培训计划、培训方法、培训内容上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4.建立健全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的激励和保障机制。[4]

小结:1.打破以单个企业为单元的传统组织设置模式,根据非公企业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建立党组织;2.加强党委领导和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完善具体制度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保障;3.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途径:拓宽党务工作者的选拔渠道,加强党务工作者特别是书记的综合素质培训。

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组织作用

徐根义、嵩艾莉和刘东生合著的一篇文章中,归纳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五大功能:1.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保障功能,推动非公有制企业的健康发展;2.发挥党组织的利益协调功能,推动非公有制企业的和谐发展;3.发挥党组织的教育团结功能,推动非公有制企业的稳定发展;4.发挥党组织的领导组织功能,推动非公有制企业的持久发展;5.发挥党组织的经济促进功能,推动非公有制企业的活力发展。[5]

李俊伟副教授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地探索。他认为,党的建设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目的是为企业发展服务的,这就是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作用机理。具体有以下几点:从规范企业的外生性力量发展成为企业内生性组织,党组织以政治优势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党组织引进民主决策机制和民主管理模式,以良性机制运行保障企业持续发展;党组织塑造员工团结协作意识和归属感,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塑造企业社会形象,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和谐的环境。[6]

小结: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主要是围绕着企业的发展展开的,服务功能是党组织的最大功能,具体职能的论述略有不同。

五、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难点与对策

学术界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中难点的研究是热点。在五年间的研究成果中,学者们既发现了问题又给出了解决的对策。

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课题组指出了陕西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五个问题并给出了五个解决问题的对策。问题:1.党组织的工作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企业主的不支持、不配合导致党组织的工作环境不乐观;2.有些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数量较少,导致建立党组织比较困难,原因为:企业规模小、人数少,党员流动性大,“口袋党员”、“隐形党员”增多;3.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不强;4.非公有制企业开展活动存在着条件限制,导致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5.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多样化和管理体制不顺,影响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对策:1.加大宣传,营造非公党建的良好氛围;2.扩大组建,加大党组织的覆盖面;3.重点突破,建设高素质的党务工作者队伍;4.夯实基础,夯实党员队伍建设;5.不断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2]P52-P57

靳连芳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对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的调查报告中指出了非公企业党建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问题:传统思维定式影响和人员不足等制约因素制约非公企业党建;离实现党组织全覆盖还有较大距离;要使党的活动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尚需进一步探索。对策:在找结合点、争取双赢上取得共识;按照灵活多样、求真务实的原则开展活动,活动要多样、要以服务为中心、要贴近企业实际;加大引导宣传、培育典型的力度,营造外部氛围;抓好人员配备、资源整合等基础性工作。[7]

小结:隶属关系复杂、管理体制不顺、企业主不支持不配合和组织组建率与覆盖面不够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中的难点;加强党的领导、寻找党组织和企业发展的结合点、营造良好的党建氛围、夯实党务工作者队伍是解决难点的对策。

[1]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研究年度报告[R].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

[2]吕庆春,李军良.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的缺位与建设[J].理论探索,2012,(5).

[3]林立公,杨绪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体制机制创新初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1).

[4]开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新局面调查[J].党建研究,2008,(4).

[5]徐根义,嵩艾莉,刘东生.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功能定位及效能发挥[J].理论学刊,2009,(5).

[6]李俊伟.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基本职能和实现途径[J].理论视野,2007,(11).

[7]靳连芳.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4).

猜你喜欢

非公有制党务党组织
市政府召开党务会议
清华党组织公开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大力推进地方党组织党务公开
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
感受参加党务干部培训班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正向的价值观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