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宗谱的重要性及其征集

2013-08-15林希平

黑龙江史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宗谱宁海文献

林希平

(宁海图书馆 浙江 宁波 315600)

近年来,随着地方文献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地方文献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重视。但由于地方文献工作实际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再加地方文献的定义,目前各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法不一,诸如地方各姓氏宗谱是否属于地方文献的收藏范围,由于目前学术界对地方文献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直接影响了地方文献工作的质量。本人就目前图书馆对地方各姓氏宗谱是否属于地方文献?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国之正史,地之方志,家之宗谱(也称家谱、族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瑰宝。其中宗谱是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正史则是官方对帝王将相和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事件的宏观叙述,宗谱则是对一个个家族、宗族具体事务的微观触摸。前者的对象是国,后者的对象是家,后者的叙述是对前者不可缺少的补充,又有着自己独立存在的意义。它发轫于汉代以前,兴起于隋唐,体例完备于宋明,鼎盛于晚清至民国前期,后迅速衰退,“文革”中作为“封资修”黑货受到“横扫”,最近二三十年间逐步被重新重视。

谱牒向为史家所注视,可补志书史册之余,亦为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之参考资料。仍现存谱牒分析,宁海始修最早的为《槐里王氏宗谱》,为南朝元嘉十八年(441),有始祖王澄所提的序文,至唐代重修时又有进士卢陵所馔序文。始修于唐代的有王爱《岭头陈氏宗谱》、旗门《东洲双门陈氏宗谱》、茶院《柘浦徐氏宗谱》等,始修于宋、元、明代的宗谱是有一定的数量,到明代则更多,现存宗谱大多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续修。现存原本为宋宝庆元年所修的《马坡俞氏宗谱》,系桑皮纸质,泥金书写,是比较珍贵的宗谱原本。现有宗谱,包括木刻字本、石刻字本、手抄本,小房谱、支谱等,据有关资料查实,全县现存宗谱有千余册以上,涉及近百个姓氏,其中手写本1700余部,活字印刷本450余部,现存数量之多,可能是浙东地区之最。

明代大儒方孝孺在《族谱序》一文写道:“……姓者生也,共相生长。宗者总也,总统相连,族者聚也,非类不聚。各相尊荣,……谱者,谱也”。谱载祖宗远近姓名,讳字年号。又云谱者,布也。敷布远近百世之纲纪,万代之宗派源流,序述姓名,谓之谱系。条录昏宦,谓之籍状。天子书之谓之纪,诸候书之谓之史,大夫书之谓之传,总而言之谓之谱。谱者,补也。遗亡者治而补之。故曰:序得姓之根源,记世数之远近,父昭子修,百代在于目前。郑玄曰:‘谓之于家,若网若纲。’纲张则万目具,谱定则万枝在,今恐一枝之上,枯荣有异,则强弱相凌。一祖之后,贵贱不同,尊卑相滥。今举大纲以明全目,是以四海各流,乃东出而西归。九河之趣,虽道异则源同,是以树有凋荣之干,羽有长短之毛,或短褐轻裘,咸出公卿之胤。佩玉负薪,不废连枝共叶……盖闻谱者,姓名之经纬,昭穆之纲纪,导一宗之根源,提九族之总统。人伦根蒂,君子贵之,以充者著之,斯用之急也……凡明十条例之于后:

一序得姓之根源,二世族数之远近。

三明爵禄之高卑,四序官阶之大小。

五标坟墓之所在,六迁妻妾之外氏。

七载适女之出处,八彰忠孝之进士。

九扬道德之遁逸,十表节义之乡闾。

方孝孺这篇论文约有千字之多,上录仅为一二,他把修谱的重要性、原则讲得非常透彻,而且文字优美,令人心服。现存方孝孺对各族的谱序,数量极多,难以统计,《逊志斋集》就收有十余篇,而在我县宗谱内则更多,有些虽然是伪托,但从上面的论文来看,方孝孺对修宗谱是十分赞成的,他甚至还多次参与修撰。有人说宁海的宗谱特别多,可能与方孝孺也有关系的。一位威望极高的硕儒,有此高论,何人不服?宁海每隔“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基本已成定例。一般宗谱分正谱、副谱、总谱和分谱等多种,保管都有谱箱,多系樟木箱,以防虫蛀。保管有的在祠堂内,甚至高搁在大殿的屋架上。有的交辈份最小的家庭保管谱箱,其锁匙往往又由族长保管,有的锁和匙各房对调,多的箱要挂上九把,由九位老人保管,总的目的,不轻易由人翻看,防止有人涂改或撕页等不利宗族的事件发生。只有到清明、冬一对和宗族内大事及六月六翻晒或族有大事时,方可开箱查谱。开谱前,必须点上香烛,略供果品,净手方可查阅。但资料需要公开和利用,所以备有副谱或分谱,程序不用这样繁杂了。至今更为开放,村族也懂得资料的利用价值了。

尽管不少宗谱品相不全,或水浸霉变,或虫蛀残缺,但内容质量总体上乘。续修宗谱,这与宁海宗谱纂修请外姓、外族人士主笔较多,特别是请名人、文人修谱是分不开的。他们称谱师,如回浦《缑城金氏宗谱》就是潘天寿父亲秉璋主修,他考取秀才,有条件充任,纂修人是他弟弟潘秉珪,潘天寿也参预其中。宁海历史上谱师有华祝、严观梧、童丙照、叶桐封、马接康、陈瀛洲、葛柯斧、劳大任等人。

各村族宗谱体例大致雷同,纪述一族姓氏历史,以宗支派系为经,官宦、世德、世泽、世福、世芳、世藻、祀产等为纬。特别是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宗谱,其体例之完备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它的内容包括谱序、恩荣录、世系图、世系谱、凡例、家法族规、字辈、谱论、科举、祠堂、祠产、墓图、墓志、五服图、家礼、仕宦、传记、行状、志录、寿文、贺文、祭文、名绩录、契约、艺文、遗像、赞词、年表、余庆录、领谱等数十项,对所处特定时期社会生活的介入度是非常深广细微的。在少数宗谱中载有村族四周山水地舆图,如长街镇《谢氏宗谱》、回浦《缑城金氏宗谱》绘有详图,当地山水风光一览无遗;宗谱内尚有杂记或杂识,记载一些该村的变乱、灾异,战事的文章,这些文字细致深入地描绘了那个年代的动荡局势与战事状况,有助于后人了解地方社会历史,补充史志之不足。如一市《叶氏宗谱》、族门《山头螺童氏宗谱》、竹口钱岙《蒋氏宗谱》均载有倭警、水旱灾害等等,《里岙张氏宗谱》详载同难录,充实靖难史料;七市隔坑《朱氏宗谱》记有清初沿海居民被迫内迁的惨状;薛岙《浦江魏氏宗谱》、《市门周氏宗谱》记载宋代我县对外贸易等。此外,宗谱记载的姓氏源流、村族迁徙情况也是地方政府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互动的参考资料。改革开放后,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许多台胞、侨胞的思乡之情与寻祖之望日益强烈。上世纪80年代后,沿海一带开放城市相继成立“姓氏研究会”、“宗亲会”,联络海内外侨胞、台胞组成归国“寻根访祖”代表团,为地方经济建设投入资金,引进人才。这些活动的纽带便是宗谱。

总之,谱牒可谓是地方宗法社会的百科全书,涉及到史学、人口学、社会学、民俗学、经济学等内容,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知道这些宗谱,是奉宁海不可多得的人文资料。它们通过对一个个家族、宗族的历史和具体事务的全面而微观的叙述,对于后人了解宁海的历史、民俗和姓氏源流、人口迁徙、道德人伦及家庭形态、社会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历史演变,甚至包括对各类人群的教化,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地方文献是某一地域内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的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是地方文化的沉淀,是认识某一地域的工具。具体地说,它有着资政、励志、存史的作用。资政:一是为地方各级领导机关和有关部门在制定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规划和措施时提供地方资料和历史借鉴,避免决策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二是为地区经济建设提供详实可靠的信息资料,进而发掘地方资源,发挥地方经济优势,推动地方经济建设;三是为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了解有关专业的历史和现状,从事专业的研究提供系统资料。由此看来,现存宗谱应属于地方文献范畴,而收藏现存宗谱,对宁海宗谱资料进行系统化梳理。这为日后专门研究者、业余爱好者和社会各界有关人士对宗谱进行研究、开发、利用提供了一条便利的线索,使他们能按照附表“宗谱提要”对研究的对象和材料“按图索骥”。像宗谱中的序跋、碑文、墓志、事略等,有许多既是史,又是美文。总之,宗谱是地方文献瑰宝,并且加以特别重视。这一点宁海图书馆已引起共识,陆续向社会发出征集的信函,希望大家给予支持,目前已征集了一批宗谱,充实了地方文献的资源。

猜你喜欢

宗谱宁海文献
试论《高隆诸葛氏宗谱》的价值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日月星
吃粽子
自大的小蚂蚁
《鄞东冰厂跟余氏宗谱》概述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