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探讨①

2013-08-15邓礼胜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主导性体育教师评价

邓礼胜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公共部 广西 柳州 545007)

随着高校体育课程和教学的改革,体育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这个课题在高校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中一直都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可,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中也存在着很多误区。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是体育课堂的主宰者,是体育知识和技巧的传授者,学生只能复制和模仿教师的体育知识和动作,彼此缺乏交流互动沟通。新课程改革后的体育课堂基本上抛弃了这种模式,然而却出现了过于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体育教师主导作用的教学误区,甚至出现放羊式教学现象。因此,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时代,如何正确认识高校体育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重要的课题。

1 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内涵

1.1 教师的主导性

教师的主导性就是教师根据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技巧,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需求和自我发展。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激发者、引领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学习和训练时拥有满足感和幸福感。体育教师的主导性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高校体育教师在授课前要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一系列的教学导向计划。(2)体育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来设计兴趣点,以便让学生做到乐学、善学。(3)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引导、探究、情境教学等方式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4)为了使大学生以后成为社会的栋梁,高校体育教师也要在体育课堂上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因此,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才能上好一堂体育课,达到教学要求。

1.2 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的主体性”,应该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目标的清晰度和学习动力的强弱。”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两者连接点是“学习过程”。换句话说:高校体育教师的主导性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指导性和引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就是“在学习体育过程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具有独立自主的意识、积极的学习态度、明确的学习目标,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能自我支配、自我调节,把体育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2 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关系

2.1 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关系的误区

据调查,由于对认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关系的困惑,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出现了很多教学误区,分别走向了两个极端。一种是:体育教师只负责教,学生只负责学,高校体育教学就变成了教师为主宰的单向的培养活动。另一种是:忽视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以学生为中心,从而出现了“放羊式”的教学现象。如何正确认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

2.2 “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

教学过程中的教和学是对立和统一的,是推动教学的动力所在。因此,在高校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学术界和教育界都在争论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谁是第一位。根据高校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体育教学应该完成这些目标: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教学目标,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些目标呢。这就离不开高校体育教师正确的主导性。高校体育教学如果只过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体育教师的主导性,就会变成危险混乱的教学。同样,全部以体育教师的主导性为主,忽视甚至没有学生的主动学习,也不能达到要求的教学目标。因此,把体育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分割开来进行讨论谁是第一位,谁是第二位,这是不科学的。

2.3 通过体育教师的主导性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职责以传授为主。然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体育教学逐渐转变为师生互动的过程,体育教师不仅要与学生互动,还要成为学生学习和训练的组织者、监督者、引导者和激发者。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必须通过体育教师的主导性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越强,学生的主体性也会随之越强,反之亦然。实际上,淡化体育教师的主导性,过分强调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积极性是新课程改革的新误区。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提高传授知识和示范动作的本领,更要更新观念,还要学会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有效的引导学生,并营造一个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主体性。

3 影响高校体育教师主导性发挥的因素分析

3.1 教师因素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校体育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和自身教学范式的束缚,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采取固定的教学模式,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逐渐失去对学习体育的兴趣,还会严重限制学生的自主性。另外,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没能与时俱进,很少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和评价都不高,限制了自身主导性的发挥。此外,由于教师地位不高,待遇低,使一些教师心里不平衡,积极性不高。

3.2 学生因素

由于现在独生子女比较多,家长对自己的小孩是百般溺爱万般呵护,生怕孩子受到一丁点儿伤害。而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小孩也多了几分怕麻烦,少了几分闯劲和尝试,上了大学之后依然如此,自主性比较差,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上体育课时,要么怕晒要么怕受伤,教师布置的训练大多时候只是做做样子,并不尽力,或者为了成绩合格,勉强应付应付。他们这种不合作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师主导性的发挥。

3.3 评价体系因素

对于老师来说,一个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对其工作的肯定,也是其继续开展工作的强大推动力。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考核方法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人为因素占了相当的比重在里面,使得评价结果在公正性方面有失偏颇,极大地制约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一些高校的体育教学评价标准和考核方案急需改良,使其迅速实现公开化和公正化。

4 高校体育教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

4.1 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我们国家现在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和国家确立了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决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师的社会角色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将更大。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更要把师德放在教育的首位。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还要有较好的个人品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以身作则。能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并用个人魅力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用教学能力去引导激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要认真贯彻党在新时期教育领域的路线、方针、政策。

4.2 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对体育老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其它的相关学科的知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教师要从各方面,各层次去丰富自己的体育学科知识和理论体系,加速更新自身的知识素养和专业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现代体育的需要,也便于更灵活的发挥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学也会更得心应手。

4.3 提高教师收入水平,改善教师生活环境

教师的收入水平直接反映的是一个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如果教师的待遇都保证不了,教育要如何有效的进行下去。因此,政府应提供给教师必要的物质生活和工作环境保障,让教师能够在经济无负担的情况下进行教学活动,对于超额完成任务或教学以外的任务,学校要给予一定的补偿,解决教师生活中的实际难题,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4.4 建立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使教师的积极性得到最充分地发挥,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以尝试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这是一种双向的教师评价过程,建立在双方互相信任的基础上,让和谐的气氛贯穿于评价过程的始终。学校在选择激励方式时不可以只制定一种激励方式,为了使个体效用达到最大化,可以试着采取自助式的激励方式,即根据个体贡献的大小,来设计评价和激励机制。个体可根据学校事先制订好贡献标准度,自由选择激励方式,甚至可以自己设计激励方式,从而最大限度调动教师工作的能动性,最终实现学校的最优化发展。

5 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过程是由体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相辅相成和相互统一的关系。只有体育教师的正确指导和学生的主动学习相结合,才能体现新课程要求,实现素质教育。

[1]朱云,李凤芝,金寅淳.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导性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09(5).

[2]何延吉,阎世铎.体育教学与控制论——谈体育教学改革中的问题[J].辽宁体育科技,1984(6).

[3]董俊,章明珠.学校体育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兼论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合作[J].体育与科学,2001(6).

[4]伍卷.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的内涵与概念的重新审视——再论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5]蒋永平.论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及师生互动的主线性[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6]郑柏武,廖金琳,卢玉龙,等.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模式探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4).

[7]夏书宇.新课标形势下体育教师多重角色定位的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猜你喜欢

主导性体育教师评价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拒绝“伪引导” 正视主导性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性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