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性诉求广告创意新思维

2013-08-15■杨

群文天地 2013年1期
关键词:情调新思维感性

■杨 丽 陆 婷

今天,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社会里,人们因为太多地忙于自己的工作而忽略了情感方面的需求。而实际上,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才更需要情感。甜蜜的爱情、温馨的家庭、事业有成、地位荣誉等,都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这种情感又常常从消费上体现出来,正因如此,现代社会才会出现“感性诉求广告”。广告商们通过引起消费者的共鸣,触动消费者的某些体验,通过人们的感情过程来控制人们的消费行为,发挥广告的作用,以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

感性诉求广告需要是深入受众的情感中去,怎样在感性诉求广告中做到迎合受众的情感,又如何在当今复杂的广告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关键问题。为此,我们需要开创新的思维,下文提出了一些感性诉求广告创作中的新思维。

一、人性的永恒主题——体现价值

感情和理性都是人类所具有的正常人性,广告的目标受众是消费者,因此从一定层面上说广告艺术也属于“人类”学。世界精彩丰富,人性是一个极其内涵丰富的主题,人的喜怒哀乐、生命的诞生逝去、感情的交流以及对生活的追求等都是极为广泛的生活题材。因此,大部分成功的广告都善于挖掘人性,深处人的心灵,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渴望,肯定人的价值、对美满幸福生活的向往等都成为了广告创作的题材,是人们自身价值得到显示的一种诉求。

而如今消费者的需要正在慢慢从量的满足、质的满足升华到感性的满足,这就体现了消费的高层次需要。消费者逐渐重视自身价值的体现,他们需要表达拥有该产品的心理价值,即象征价值,如荣誉、地位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品牌的名字比产品更重要”。

二、身临其境的心灵对话——情调设计

情调即是广告作品在主题意念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一种感情色彩和审美抒情,创意表现中常常体现审美抒情。用述说故事的方法来表达信息与人的关系,以情趣、创意、形象、变换多样的艺术处理手法表达广告内容,从而使消费者感觉身临其境并与之心灵对话,进而唤醒消费者潜意识的欲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爱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层次’中最高层次的需求,人有爱、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广告只有以情动人,才会有强烈的感召力,运用情调设计来创作广告,往往能够拔动人的心弦,并且使人回味无穷,情系于怀。

三、现代人的“逍遥梦”——自然浪漫

早于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者就将大自然的景色带进了他们的作品,如雄伟的高山、广阔的大海、恬静纯朴的田园风光、异域情调等。浪漫主义者把大自然的壮丽风景尽情的在各种艺术作品中描绘、展示。在美国文艺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看来,其生理——心理基础就是心与物的异质同构,阿恩海姆系统地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艺术现象,以自然对象来反映和寄托艺术家情怀,他认为艺术创造的基础是对对象的表现性的知觉。他说:“那推动我们自己的情感活动起来的动力,与那些作用于整个宇宙的普遍性的力,实际上是同一种力。”在现代的平面广告中,以大自然景象为背景的广告设计大量运用,设计师们把大自然简化或象征化,或者为装饰目的而抽象化。

四、无法抵制的冲动——激情诱惑

对于每个人来说,最无法抵挡的都是激情及其令人震惊的诱惑,它是存在于人类意识深处的需要和欲望。性感就是美,就是激情,就是性格的表现。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对人体美的深情描绘:“自然界中任何东西都比不上人体更有性格,人体由于它的力,或者由于它的美,可以唤起种种不同的意象。”有一种线条能体现力度、表达情感,这条线无疑就是人体完美的曲线;如果说有一种形体象花儿一样婀哪多姿,能表现柔软、轻盈、丰满、充满生命的活力,那肯定就是女性的体态美。人体的对称性,精美的比例,完美的轮廓以及和谐的节奏构成了宇宙间最完美的部分。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可以清晰的认识到在竞争日益激烈广告铺天盖地的当今社会里,感性诉求广告能够悦取消费者,特别是在注重情感的中国,这种情况更加明显。设计者在感性诉求广告中尽量减少点商业味,把情感与商业广告融合,才更能被消费者所接受。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讨感性诉求广告的创作与实施方法,才能真正达到最终的目的。

[1]李巍.平面广告设计新思维[M].重庆出版社,2010.

[2]鲁道夫·阿恩海姆[美].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3).

[3]陈放.理性的浪漫[M].海天出版社,2010(6).

[4]童庆炳.艺术创作与审美心理[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8).

猜你喜欢

情调新思维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情调是生活之花
创新思维竞赛(3)
别有情趣的夏天
感性理性不拔河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丝绸情调
小资情调/省钱三大要点
感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