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勾当”原来是官职

2013-08-15刘绍义

月读 2013年9期
关键词:贬义词色彩

刘绍义

如今我们见到“勾当”一词,首先觉得这个人干的不是什么好事。但在古代,“勾当”却没有这样的贬义,它只是表示某个人做了一件平平常常的事情。

“勾”是“处理”的意思。《法苑珠林》写道:“主典云:‘经忏悔者,此案勾了。至如张目骂父,虽蒙忏悔,事未勾了。’”而“当”字也是“主持、处理”之意,《管子·五行》:“蚩尤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

正是因为它们的字意相近,唐朝时期出现了“勾当”一词。陈子昂《上军国机要事》:“今国家不优恤,又无识事明了人检点勾当。”这时的“勾当”主要用于行政公文,是“主管、办理国家事务”的意思。

随着时间的推移,“勾当”一词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大,词意也在悄悄地延伸,《儒林外史》:“这是万古千年不朽的勾当,有甚么做不得!”这里的“勾当”是“差事”的意思,丝毫没有贬义色彩。

不过,从宋元时期开始,“勾当”开始用“好”“歹”等字词修饰了。孟汉卿《张孔目智勘魔合罗》:“婆娘家不知犯什么歹勾当,直这般带枷吃棒。”虽然这时的“勾当”仍没有贬义色彩,但已经为向贬义转化埋下了伏笔。

后来,“勾当”一词用于好的一面逐渐减少,坏的一面慢慢地突显出来,并逐渐增加。再后来,“勾当”一词越来越坏,没有一点好意了,发展到今天,已经“一无是处”,早变成了不折不扣的纯贬义词了。

猜你喜欢

贬义词色彩
秋天的色彩
张老师犯得着这样“处心积虑”吗
“总是巧言令色”的王大妈还会有人缘
缤纷夏日
神奇的色彩(上)
存心有天知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古今词义演变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