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灵公知行不一

2013-08-15本刊编辑部

月读 2013年9期
关键词:赵盾国君人能

春秋时的晋灵公不行君道。他对国民横征暴敛,用以满足自己奢侈的生活。他为人荒诞暴虐,常在宫中高台上用弹弓射击行人,以供取乐。一位御厨因烹饪时没把熊掌炖烂,便被晋灵公杀掉,尸体放在筐中,让官女们用车载着经过朝堂。大臣赵盾和士季看到了车中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他被杀的原因。得知事情的原委后,他们为晋灵公的无道感到深深忧虑,准备进行规谏。

士季对赵盾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让我先去,他若不听,您再去接着劝谏。”于是士季去见晋灵公。来到宫中,士季边往前行边伏地行礼,如此三次,晋灵公都假装没有看见他。直到士季来到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士季叩头回答说:“没有人能不犯错误,犯了错误如果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诗经》上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如诗中所说,肯弥补过失的人太少了。您如能知过就改、坚持向善,那么臣子们就有了依靠,国家也就有救了!《诗经》又说:‘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这是说周宣王能够改过补缺。国君肯知错就改,君位才能永固啊!”

可是,晋灵公虽说知错,却并没有改正。此后赵盾又多次劝谏,这让晋灵公备感厌烦。他先派力士鉏麑去刺杀赵盾,之后又在宫中设宴暗算赵盾,好在赵盾都侥幸逃脱了。时隔不久,赵盾的堂弟赵穿便在桃园中杀掉了晋灵公。

正如《诗经》所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晋灵公知错而不能改,正所谓知行不一,有始无终,从而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原文链接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选自《左传·宣公二年》)

注释:

①厚敛:加重征收赋税。 雕墙:装饰墙壁。指修筑豪华宫室,过着 奢侈的生活。

②宰夫:国君的厨师。 胹(ér):煮,炖。

③寘:同“置”,放置。 畚:筐篓一类盛物的器具。

④溜:屋檐下滴水的地方。

⑤衮:天子的礼服,借指周宣王。 仲山甫:周宣王的贤臣。

⑥贼:刺杀。

猜你喜欢

赵盾国君人能
师旷劝学
翳桑之报
漫画哲理
借钱理由
狂泉
举手之间的善意
武士报恩
狂泉
浅谈技工院校UG/NX4.0教学
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