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供应链视角的农业价值链分析

2013-08-14

河南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价值链劳动力服务业

张 涛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121)

一 农业的供应链与价值链分析

(一)供应链角度分析

供应链指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整个过程中各个环节所组成的链形结构与方式,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消费者活动全过程的上、下游企业所构成的网络。供应链管理则是将整个供应链上所有环节的市场、采购活动、制造过程和分销网络联系起来,实现高水平服务与低成本运作,以赢得客户、获得竞争优势。它通过长期契约和长期合同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使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战略、战术信息和操作过程的协调配合达到最佳化。

将供应链管理应用于农业经营,将产前供应、规划、新技术开发、种植、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有机衔接,使产前、产中、产后与市场联结成系统化的运作状态,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二)价值链角度分析

价值链的概念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教授迈克尔·波特在1985年《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的,把企业的价值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的两大类。基本活动是指对产品的材料的制作和销售,转移给买方和售后服务活动;辅助活动则是指辅助基本活动并通过服务使企业的各种事务职能得以相互支持。辅助活动与基本活动相互联系,对整个价值创造过程产生影响。价值链是指一种商品或服务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各个阶段或者是一些群体共同工作的一系列工艺过程中,不断地创造价值,为顾客服务。

整个农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应该由各类企业组成,这些企业完成各个环节的增值活动,一起构成大农业,如果某一个环节薄弱,那么会对整个链条产生影响。农业企业是基于农业产业领域,从事商业性农业生产、加工和服务等内容的各类涉农和相关的经济组织。有学者把农业企业分为四类:生产资料提供型、农产品收购加工型、农产品销售型、功能型。当前,我国农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不少农业企业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影响农业企业经营状况的因素有很多,增强了解决问题的复杂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难度。大多数研究仅仅是用点对点的思维提出解决办法,即单纯地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该用这种方法、那个问题的解决该用那种方法,缺乏对农业企业困局联系的分主次的考虑。如果孤立地不分主次地进行处理,效果将是不明显的。因此,本文将运用价值链理论,把农业企业抽象成价值活动的集合,即价值链,并对价值活动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进行研究,试图找到其中主要的关键性的环节,从而找到破局办法。

(三)价值链角度与供应链角度的不同

价值链理论的应用有助于人们了解企业的价值生成机制,其既是一个分析竞争优势的工具,同时也是建立和增强竞争优势的系统方法。供应链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消费者活动全过程的上、下游企业所构成的网络,但价值链更关注每个环节的价值增值程度、价值协调及价值实现的过程,将这些不增值的环节砍掉,把一些低增值环节进行改造,取得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否则会拖整个供应链的后腿,也如迈克尔·波特所认为,价值链的焦点就是整条产业链或供应链的增值。

二 农业价值链极不合理

首先,供应链规划极不合理,导致农产品流通不畅。中国农户的分散生产和分散销售,没有规模效应,无法在生产、渠道、销售环节进行优化,也无法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比如生产加工、物流、农业技术等,也提高了生产和交易成本,使我国农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流通受阻,也是为什么我们是农业大国,却还需要从国外进口很多农产品。关于这个问题,我在以前发表的论文中进行了阐述。

其次,农业劳动力分布极不合理,而且吸纳劳动力能力差。统计资料显示,在美国,70%的农业劳动力集中于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上,农产品的生产环节的价值仅占农产品全部价值的24%,产前、产中、产后的劳动力就业之比为18:12:70川,成“U”字形,两头大,中间小。然而,在中国却恰好相反,成“倒U”字形,中间大,两头小,也就是说生产环节浪费了太多的劳动力,这部分人可以脱离农民的身份,变成产业工人,投入到价值更大的产前、产后的环节中去,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

三 从农业价值链的微笑曲线分析农业出路

农业和生产制造业可以类比,都是中间环节利润最低,制造业是生产环节的利润最低,农业是种植环节利润最低。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是国内重要科技业者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在1992年为了“再造宏碁”提出了有名的“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理论,以作为宏碁的策略方向。简单的说就是价值最丰厚的区域集中在价值链的两端—研发和市场。没有研发能力就只能做代理或代工,赚一点辛苦钱;没有市场能力,再好的产品,产品周期过了也就只能作废品处理。因为农业也是涉及到上游设计研发,中游生产制造,下游销售与服务,所以这个“微笑曲线”应用于农业如图1,理想农业的价值链如图中曲线1,上游和下游也就是生产性服务业比较发达,而且附加值比较高,当设计研发、销售与服务做好后又会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所以,农业生产的升级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处在一种相互借重、相互倚靠的螺旋上升路径当中。各自的进步都以彼此的发展为基础,各自的发展也都为彼此的进步提供条件。而我国的农业价值链曲线如图2,大量人力投入中游的农业生产,不但浪费了大量本该用于其他领域去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的劳动力,而且生产效率极低、产品质量也不高、产品与市场脱节、价格不稳定、物价也居高不下。

图1 农业价值链微笑曲线与劳动力分布

由此可见,在过去数年间,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人数比例增长缓慢、行业规模有限与我国农业生产的低水平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单纯低水平农业生产规模的壮大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盘旋式发展的农业生产环节停滞,作为盘旋式发展的另一环节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将无从依附、无法发展进步,使二者的发展进入一种停滞状态,从而使得我国农业产业结构长期落后,始终处于价值链不合理的状态中。

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也会产生农民荒,因为这个环节增值最低,利润也最低,农民也在逃离农业生产,去了哪里,变成了什么身份,我们都知道农民工,这个工作只是比农民稍微好一点。农民工是一种什么身份:农民+工人,是一定历史阶段出来的一种事物,是一种怪现象,是暂时的,以后这些人都要变成工人,要么是农业工人,因为农业工业化了;要么是工业工人,只有很小一部分,占全国人口的5%不到的人是算是农民,其他农民可以变身为产业工人,分布于价值链的上游和下游。

2013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做出全面部署,要求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简单说就是鼓励承包土地向大户流转,这只是农业价值链改造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初级阶段,也能证明是可行的,以后还需要采取更进一步的行动。其实我国各地已经出现了一批专业大户,不久前,江西南昌安义县种粮大户凌继河向农民发放140万元年终奖的新闻轰动了全国。凌继河承包了1.5万亩稻田,聘请100多个农民帮他管理,每个农民每月能领到2500元钱工资,到年底还有年终奖。

现在已经进入后工业时代,主要特点是经济结构从商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任何国家的经济,随着逐步工业化,各产业的生产率将发生变化,从而必然会产生大多数劳动力转向制造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对服务业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应地,劳动力又将向服务业方面转移。因此,后工业社会首要的也是最简单的特征就是:大多数劳动力不再从事农业和制造业,而是从事服务业。服务业指的是除上述两种产业之外的商业、财经、交通、卫生、娱乐、科研、教育和行政工作等等。所以后工业时代产业链或供应链会更加完善,更加合理。

四 小结

本文从农产品的整个价值链、供应链的角度来观察问题,以微笑曲线模型对农业价值链进行了分析,价值链上最薄弱的环节是生产环节,只有这个环节变强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的问题以及农业带来的相关问题,向现代化农业更进一步。

[1]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工业与竞争者分析技术[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8.

[2]刘小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07.

[3]方鸿.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流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7:10-20.

[4]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价值链劳动力服务业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