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及对策

2013-08-13邓益益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理财产品商业银行银行

□文/邓益益

(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背景

1、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形势良好,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快速增加,逐步形成国强民富的态势。收入的增加,强化了居民的理财意识,对投资理财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为跑赢CPI,收益稳定、风险可控的银行理财产品成为投资者的最佳选择。

2、一般老百姓平常跟银行打交道最多,对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还是比较放心。其他的投资渠道要么就是风险太大,要么就是了解太少。由于我国本身投资渠道较少,加上股市从2008年至今长期低迷,同时在较高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下银行存款也一直呈现负利率,储蓄存款达不到人们保值增值要求。

3、最近两年,政府为了应对通胀,采取了紧缩银根的措施,还有随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开始实施,要求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对银行盈利能力提出了挑战。银行为了提高盈利能力,不断开发新的理财产品。

(二)意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已逐渐形成规模。诸如《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促进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设计的多元化、理财服务的优质化等方面的发展。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还不够成熟,市场配套建设还不完善,受国内商业银行的技术条件限制、市场环境及居民综合素质的影响,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设计的创新、理财产品营销手段创新、服务理念的创新都有待提高。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研究,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占领高端市场,提高金融资金的利用效率,完成向现代金融服务业的转变。同时,有助于商业银行在传统业务外增强核心竞争力,增加银行的利润来源。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及特征

(一)现状。截至2011年12月20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共发售产品17,463款,同比增长102%,其中普通类产品为7,450款,同比增长122%;结构类产品为952款,同比下降19%。发售产品的商业银行数量由2010年的81家上升为2011年的85家。发行规模为16.99万亿元人民币,较2010年增长140.99%。

(二)特征

1、发行规模扩大化。从最近两年的数据看理财产品的月度数量与发行的家数都呈现大规模增长趋势。(图1)

2、人民币理财产品占银行理财产品总量的比重大,理财门槛一般都是在5万元以上。(表1)

3、短期理财产品仍然是热销的主力。社科院发布《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3)》(金融蓝皮书)显示,在2012年度,热销的“前三甲”主力则主要集中在1年以内期限的产品,其中1~3个月产品相比大幅提高,占比高达60.04%,其次是3~6个月产品占比 21.79%,6~12个月产品占比10.07%。这主要是因为中长期理财产品容易受到经济周期、利率经济政策的影响,缺乏灵活性,因此各大银行在理财产品发售的时候,更偏向短期产品。

三、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理财门槛过高。我国商业银行理财品种多样,但是能向大众普及的不多,特别是农村金融理财产品更加少。例如,很多的银行理财产品需要5~10万元人民币才可以办理,而一些私人银行理财客户的要求则更高,如中国工商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门槛为800万人民币,交通银行也启动了针对个人金融资产200万美元以上客户的私人银行服务。

(二)监管制度不健全。一方面从外部监管来看我国金融行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这种模式使得银行无法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合作,从而不能给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优化服务,无法根据客户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盈利能力、资产状况、信誉水平等综合各方面条件,为客户指定个性化的理财产品计划,实现客户资金在证券、保险、实业资产等领域的优化配置。从内部监管来看,银行为了获得利润,对一些理财从业人员的违规操作如向客户做出高于市场平均收益的承诺、对没有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差的客户推荐一些高风险理财产品等。银行都是采取默许的态度,这样会导致银行信用危机的产生。

表1 银行理财产品排行榜前10名

(三)理财产品创新落后于社会需求,同质化现象严重。一方面由于银行自身能力与政府政策的限制,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开发落后与社会需求,几乎都还停留在与证券,外汇等投资产品的组合;另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品牌意识差,尚没有形成有竞争优势的银行理财产品品牌,理财产品的知名度普遍较低。同时,理财机构之间产品开发中的模仿速度在加快,一家机构开发新的理财产品后,其他机构在很短的时间可以复制出同类理财产品,并向客户承诺更高的收益率,产生恶性竞争,从而影响到理财产品开发者的积极性。

(四)缺乏理财产品开发的专业人员。由于理财产品的开发对数学能力要求较高而我国的理财产品的开发大多数是复制外国银行,这种格局制约了我国理财产品的创新,不能够很好地结合当地人群开发合适的理财产品。

四、对理财产品发展提供的建议

(一)细分客户,以提供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首先,降低理财门槛,让更多的普通民众参与理财产品的购买。同时,也可以对一些高资产净值客户提供专门的私人银行服务。

(二)商业银行要不断强化内外部风险监管。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监管核心指标分为三个层次,即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而随着理财业务占银行利润比例的不断加大,商业银行的总体风险管控应将理财业务风险纳入其中,建立理财业务风险管理制度,切实落实在销售个人理财产品时不得承诺预期收益的规定,销售的程序应当严格按照银行制定的程序进行,银行工作人员在介绍理财产品时,要进行充分详细的风险提示;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理财市场的风险监管,扮演好监督者的角色,完善法律体系,依法监管。

(三)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理财专业化人才队伍是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基础和保证。各商业银行都需要制定满足自身需要的人才培养战略。首先,在人员准入方面,选拔一批熟悉金融专业知识、具有投资意识的业务骨干到理财岗位上来,并将其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同时对理财人员统一实行资格准入制,进行资格认证、考核管理,持证上岗;其次,银行可以进行人才引进计划,从发达国家引进国际优秀金融人才,同时要把社会上具有专业的理财知识、熟悉个人理财产品的开发、具有理财规划师资格的高素质人才引进来;最后,银行可以选择与高校、技校等教育机构进行合作,定向为银行培养专业的理财人员,建立起精通个人理财业务,能为客户提供优质个人理财服务的理财专业人才队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增加,个人投资需求旺盛,理财产品在我国的全面发展,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发展,增加银行的利润,而且有利于实现居民投资渠道多元化,促进金融体系资源优化和提高整个社会的资金运转效率。

[1] 李晶.关于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几点思考[J].财税金融,2012.17.

[2] 朱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和发展要求 [J].现代经济信息,2012.5.

[3] 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年报.北京: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产品中心,2011.

[4] 杨鹏志,赵越.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问题及对策 [J].时代金融,2012.1.

猜你喜欢

理财产品商业银行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银行激进求变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