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管癌术后并发胃瘫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3-08-10袁云锋薛亮范虹

中国临床医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食管癌食管部位

袁云锋 薛亮 范虹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上海 200032)

胃瘫是腹部手术中较常出现的并发症,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当前对于胃瘫发病的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胃瘫多与麻醉药物的应用、术前服用抑制胃肠道运动药物、患者营养不良、术后炎性反应等因素相关[1]。我院近年来发现食管癌术后并发胃瘫31例,现将发生胃瘫的危险因素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1875例,其中术后发生胃瘫31例,发生率为1.65%。31例胃瘫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3例;年龄34~81岁,平均(56.5±8.1)岁。以1844例未发生胃瘫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465例,女性379例;年龄22~84岁,平均(61.2±7.1)岁。

1.2 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外对于胃瘫的诊断尚无统一的标准,根据国内外的文献[2-3],将诊断标准整理如下:(1)术后1周内肠蠕动功能逐渐恢复时,患者出现明显的上腹部饱胀感,多数患者出现不可控制的呕吐,24h呕吐的胃液可达1000mL,或者术后超过1周患者的肠蠕动功能仍未恢复;(2)胃镜检查可见患者胃内潴留大量的胃液,未见胃壁蠕动;(3)造影剂检查发现造影剂无法通过吻合口或幽门进入十二指肠。

1.3 相关因素观察项 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部位、肿瘤分期、手术方式、手术部位等指标作为观察项目,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配以患者的既往史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食管癌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食管癌术后发生胃瘫患者与未发生胃瘫患者在性别、肿瘤直径、肿瘤分期、糖尿病史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虽然男性食管癌的发病率远高于女性,但在胃瘫的发生率方面,男女性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食管癌患者年龄、肿瘤部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轻的患者更易发生胃瘫,肿瘤位置越高的患者术后胃瘫的发生率越高。见表1。

2.2 两组食管癌患者手术方式的比较 两组食管癌患者中,左侧进胸手术与右侧进胸手术比例、左胸弓上吻合与左胸弓下吻合比例、行颈胸腹三切口手术比例、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两组食管癌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n(%)

表2 两组食管癌患者手术方式的比较n(%)

3 讨 论

相对于腹部手术、胸部手术后并发胃瘫,食管手术后并发胃瘫情况更为危险,治疗也更为棘手。目前认为,食管手术后发生胃瘫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胃位置的改变 食管肿瘤手术中,往往会切除一段病变的食管,对切口进行吻合时势必将胃上提,胸腔的压力使得原本处于腹腔中较为松弛的胃受到一定的张力。短时间内机体还不能完全适应,因此胃肠蠕动受到明显影响;(2)迷走神经损伤 迷走神经损伤被认为是胃瘫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食管手术中往往会切除患者的迷走神经干,因此可能造成胃蠕动以及排空功能出现相应的障碍;(3)手术创伤 对于手术难度较大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手术的切口较多、手术时间较长以及手术过程中对食管及胃的牵拉,均可能对食管壁、胃壁造成一定的损伤,术后如不进行有效干预,手术部位可能出现渗血、水肿以及炎症等,均会对胃蠕动功能造成影响;(4)麻醉因素 全身麻醉是各类食管手术中较常应用的一类麻醉方式,手术中往往会给予患者加压氧气的吸入。手术结束后,患者胃内的气体较多,使胃呈现扩张状态,如果术后不予降压排气,则会导致胃的持续扩张,最终因肌肉组织长时间过度伸长引发胃暂时性的收缩功能障碍。我们发现,无论是腔镜手术还是开放手术方式,均可能造成胃瘫。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如左侧进胸、右侧进胸、是否行颈胸腹三切口手术等并不会增加或减少胃瘫的发生。肿瘤的直径、肿瘤的术后TNM分期与术后是否发生胃瘫也无相关性。但肿瘤的部位却与胃瘫的发生相关,相对于下段的食管癌,中上段食管癌患者在术后更容易发生胃瘫,究其原因,可能与后者需要更长的胃管、更高的吻合部位有关,且后者手术中对胃位置的改变和创伤也更大,但原因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年龄、性别、是否伴有糖尿病等因素往往被认为和临床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4]。因此本研究中,将性别、年龄、糖尿病既往史作为胃瘫发病的独立因素加以探讨。结果发现,虽然女性的食管癌发病率低于男性,但术后胃瘫的发生率却无性别差异。相对年轻的患者,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现胃瘫(P<0.05)。有研究[5]报告,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行食管手术后存在轻度胃瘫的症状,其原因是胃肠道中的植物神经功能受到了氧化应激、糖基化终末产物等的影响,最终引发胃电节律紊乱,机械收缩功能障碍。本研究中,糖尿病患者术后出现胃瘫的几率与非糖尿病患者无差异,但糖尿病同时伴发胃瘫的患者仅1例,故需更大量样本的分析后才能得出更客观的结论。

综上所述,食管手术后并发胃瘫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相关,而与性别、肿瘤直径、术后TNM分期、手术方式等无关。因此,选择不同的术式不会增加食管癌患者术后胃瘫的发生率。

[1] Forster J,Damjanov I,Lin Z,et al.Absence of the 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in patients with gastroparesis and correlation with clinical findings[J].J Gastrointest Surg,2005,9(1):102-108.

[2] Bar-Natan M,Larson GM,Stephens G,et al.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after gastric surgery[J].Am J Surg,1996,172(1):24-28.

[3] 陈文树,付向宁,潘小杰,等.食管癌术后胃瘫15例临床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1,19(1):47-48.

[4] Brody F,Vaziri K,Saddler A,et al.Gastric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or gastroparesis[J].J Am Coll Surg,2008,207(4):533-538.

[5] Fleischer J.Diabetic autonomic imbalance and glycemic variability[J].J Diabetes Sci Technol,2012,6(5):1207-1215.

猜你喜欢

食管癌食管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得了食管癌能维持多长时间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胃食管反流中的胃蛋白酶对食管外鳞状上皮细胞的影响
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合并胃间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