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年廉则国廉

2013-08-09

检察风云·预防职务犯罪 2013年4期
关键词:腐败现象读本腐败

作为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我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深入的自我设问、读本汇编和活动回应,立足学校实际,力求廉洁教育进校园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设问之一:把学生纳入反腐倡廉教育的对象,有必要吗?

——校园腐败亚文化普遍存在。腐败危害巨大,人人抵制腐败。

可能,有很多人会嘀咕:学生有什么可腐败的呢?反腐倡廉教育的对象应该是公职人员、成年人,这不是“大人生病,让小孩吃药”吗?然而,当在新闻里听闻这样的事后,我们就彻底改变了看法:一位小学二年级学生过生日,许的愿是“中500万大奖”。某中学竞选班干部时,为了拉选票,给同学买糖吃,请同学吃饭,送礼物,请客打电子游戏……可能你会说这毕竟是极个别的现象,然而我们可以看到,校园食堂里的食品浪费严重,学生在服饰、手机、电脑等方面生活消费攀比日甚,考试舞弊屡有发生等一系列学术界所称谓的“校园腐败亚文化”现象,都迫切地告诉我们学生亟须知行合一的廉洁文化教育,这也是我们编写《梅陇中学廉洁教育读本》上篇的落脚点和侧重点。

据统计,香港廉政公署每年有70%的举报是署名举报,足见香港市民愿为保持廉洁公平的社会而尽力。正是因为取得市民的支持,香港的肃贪工作才取得了成功。所以,对学生进行廉洁教育,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培养他们对腐败的不容忍:不再漠视既存的腐败行为,不再视其为社会正常现象甚至亲历奉行,而是极力批判社会中的腐败现象。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考虑《梅陇中学廉洁教育读本》的上篇内容时,把“腐败的危害”纳入其中,力图使学生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对腐败的不容忍态度,增强公民责任感。

设问之二:在对尚未形成独立判断能力的初中学生进行廉政教育时,如何降低社会消极现象的负面影响?

——策略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借助正能量的弘扬为学生接种“反腐疫苗”,塑造廉洁品质。

我们把有些腐败现象和反面典型让尚年幼的学生知道了,会不会“未识芳草,先尝毒果”?这样做合适吗?我们认为,当前社会上有腐败现象是不能回避的事实。我们的下一代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社会、家庭、周边环境的许多东西总会对孩子产生影响。而且,如果我们提前给他们提供一些反腐倡廉的理念和知识,让他们初步掌握辨别是非的能力,就能对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形成一定的“免疫力”。防止重大疾病的发生,要提早打预防针。如果不提前预防,等到疾病找上门再进行治疗,则可能为时晚矣。这好比为学生接种“反腐疫苗”,是重点。正是本着这样的认识,我们把《梅陇中学廉洁教育读本》下篇的主题确定为“塑造廉洁品质,增强反腐免疫力”,且确认这部分内容是这本读本的重点内容。

我们意识到每一个孩子幼小的心灵都有与生俱来的趋善避恶的意识,每一个年幼的孩子都有追求美好生活和纯洁灵魂的憧憬,在中小学校开展廉洁教育时,要通过“正能量”的传递来呵护、放大、强化孩子们这些极其可贵的正义感。这本读本主要是通过生活中的案例、榜样教化、至理名言的诵读体验等,对孩子们进行理想教育、基础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用责任、诚信、公平、正直、节俭等核心价值观去塑造青少年的廉洁人格。我校汇编的读本下篇共六章,每一章的结构都有“导航台”、“榜样堂”、“知识窗”、“名人名言”以及“操作平台”。

“导航台”意在点明该章节的主旨,起到引导阅读的作用。“榜样堂”是期望以讲故事的形式,吸引并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力求使学生在阅读中得到熏陶、感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政文化的教育。“知识窗”和“名人名言”主要是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安排适量的知识性内容,引导学生在理性层面思考一些问题。“操作平台”目的是“内化、导行”,在活动中使学生在阅读中感知,在聆听中领悟,在交流中明辨,在践行中体验升华。

梁启超在国家积贫积弱之时,将建设新中国的希望寄托在年轻一代的身上,力倡少年中国说,认定“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今天,当我们要将中国建设成一个廉洁社会之时,我们仍然同怀此念,欲作“少年廉则国廉”之鼓与呼。

猜你喜欢

腐败现象读本腐败
雏燕
一套朋友圈生态的诗词趣味读本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Little Bean
对腐败现象哲学根源的几点探析
水利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现象研究
把脉“腐败亚文化”
目睹之现状
腐败至死怎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