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卢塞恩之恋

2013-08-09李耀华

上海人大月刊 2013年3期
关键词:廊桥缆车雪山

文/李耀华

卢塞恩之恋

文/李耀华

卢塞恩,美得无可比拟,美得天造地设,美得让人喟叹。

原名“琉森”的这座园林型城市,是瑞士最美的旅游城市之一。她不仅吸引了俄罗斯文豪托尔斯泰、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等世界文化名人流连忘返,居住创作,而且接纳了大量纷至沓来的游客,街头巷尾到处飘荡着欢乐气息,人们脸上也都洋溢着幸福的笑靥。短短一天的观览,根本无法穷尽卢塞恩的美丽,我只想勾勒几处景致,来表达内心深处的赞叹和难以掩饰的震撼。

一为奇峻而瑰丽。当我爬上了10000英尺高的铁力士雪山,举头仰望那碧蓝如洗的苍穹,俯瞰这银装素裹的雪原,触摸着冰清玉洁的白雪,眺望着如烟似梦的远方,心境一瞬间变得十分辽阔而清净。那雪山,尖尖的顶头直插蓝天,终年的积雪在阳光下闪烁。未被覆盖的山峦色泽青黑,与大片雪块犬牙交错,使茫茫的山川充满了苍凉和奇峻,仿佛一位醉了酒的国画大师突发奇想,抢过一只盛满了黑白颜料的大碗,癫狂甚至不着边际地任意泼洒在无垠的画卷上,刹那之间形成一种视觉冲击强烈并使人激情迸发的奇特的装饰美感。同样令人瞩目的,是山巅那一群苍鹰一样的大鸟,丰羽黑亮,尖爪利嘴,目光如骘。它们双翅一扬,扑啦啦一声飞在数十米高,几乎逼向云天,又猛然从斜刺里杀出,俯冲着向低矮处奔来,一眨眼,“唰”地立在离游人不远的石墩上,迅速收拢翅膀,爪子挠紧石缝,乌亮的脑袋左右扫视,急切寻觅自己的美食,这动作常常唬得游人阵阵惊呼。而当有人把碎小的面包、软软的薯条扔向它,它便毫不犹豫,“呼”地从石墩上飞来,敏捷地啄牢食物,欢乐地直飞上天,健硕的翅膀在蓝天下尽情舒展,将这雪山衬辍得分外雄奇。这座覆盖了万年冰川的雪山,位于卢塞恩英格堡镇,是瑞士的滑雪胜地。登山的路并不难行,45分钟的缆车让人一边欣赏美景一边渐次上升。作为缆车的诞生地,瑞士把缆车作为雪山景致的一部分,站在世界首创的360度旋转缆车里,游人不须挪步,亦可全方位俯瞰整个雪山。心旷神怡之余,我忽然觉得上海世博会期间自己的一个遗憾——没在瑞士馆坐享缆车,到了今天已烟消云散,如愿以偿。雪山的特色项目不少,如探寻冰洞触摸原始冰层,乘坐吊椅飞跃冰川裂缝,深入冰川公园赏雪,还能坐在全景观餐厅里,吃着冰激凌和意大利美食,饱览白雪皑皑的奇丽山川。呵,人生之乐,莫甚于精神的舒松,人生之幸,莫过于心境的舒展,而在这样的景致中,两者皆备矣。

二为柔美而苍劲。轻轻抚摩着卡尔贝桥的窗檩,我感到这座欧洲最古老的木制廊桥,其底蕴之深沉,其设计之精美,其功能之独到,其取景之巧思,真是令人一叹再叹。说起底蕴,这座将近700年历史的廊桥,并没有简单到仅仅供人行走,仅仅为了便捷交通,如果那样的话,便与所有搭建在山川、河流、城区之中的桥梁无异,也就名不见经传。而它恰恰相反,设计者把人文的内涵和张力置于首位,把整座桥梁变成浮动在卢塞恩湖上的绘画艺术馆。桥长不过200米,却每隔数米就绘制了一幅彩画,力图展现卢塞恩的历史和英雄人物,那110幅画作是昭告世人的时代宣传品,又是启迪城市建设者的最佳艺术品。廊桥之外的每个窗台边,都有一个小花架,里面栽种着不知名的鲜花,将这座桥梁打扮着如花似玉,远远望去,犹如丰姿绰约的娇娘,伴着轻盈嬉水的白天鹅,在湛蓝晶莹的湖畔濯洗那温润的秀发。而距此不远的地方,一个类似街边花园的处所,一堵雕琢了一个悲怆历史故事的巨石,一样牵动人心,让人深切领悟了艺术创作对于人类和城市发展进步的巨大作用。我静静地立在石雕下,望着这幅被称为“濒死的卢塞恩狮子”的作品,内心颇为震动。那是一头痛苦抽搐、无力站起、匍匐倒地的雄师,脊背插了一枝罪恶之箭,前爪却死死按着含有瑞士国徽的盾牌和长矛。这就与一般的昂扬奋进甚至杀气腾腾的狮类作品大相径庭。为何把狮子的惨状描摹得如此直白?原来1792年法国大革命期间,786名瑞士雇佣兵为了保卫路易十六家族,与起义者浴血搏斗,最终全部战死。后来,一位由于在瑞士养病,没能赶上这场惨烈战役的瑞士雇佣军的军官,闻讯后悲痛不已,特意出资邀请丹麦艺术家创作了这幅10米长的雕塑,在天然岩石上展示了难以名状的悲怆和虽败犹荣的雄壮。鲁迅曾深沉地指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马克·吐温更是感性地认为,这个石狮才是“世界上最哀伤、最感人的石雕”。这里,我无意评价雇佣军制度的利弊得失,但是,一件有意义的雕塑和一座含有巨大文化价值的廊桥,却有力提醒了城市建设者:继承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不仅是执政者的重要任务,而且是建设者的庄严使命,城市建设只有与文化创造“唇齿相依”,才能使建设工程“文气斐然”,才能使城市魅力历久弥新。

三为清新而宜人。田园牧歌的生活,谁人能不向往?如诗如画的意境,谁人能不期盼?清溪濯足的闲适,谁人能不流连?青山碧水的寓居,谁人能不觅寻?而这一切,观光小镇英格堡却足以包揽。皑皑雪山下的这个小镇,早已在英特网上誉声鹊起,诸多网民纷纷晒出照片,频发微博,畅叙观感,慨叹相见恨晚。当我们的大巴行进在小镇上时,几乎所有人都慌乱地掏出照相机、录像机,恨不能拍下全部的美景,把“心中的英格堡”带回祖国与家人分享。抵达小镇的当天,适逢瑞士国庆,满镇的窗户张挂了一面面鲜红底衬、白色十字的国旗,在郁郁葱葱的绿野上显得灵动而喜庆。从高高的缆车上望去,整个小镇犹如一块无暇的碧玉,镶嵌在青山沃野之间,又似一个温顺乖巧的白色小兔,静伏于如荫碧草之中,褐瓦、白墙、蓝天、绿水和一只只伸出窗外的红灯笼,像写实主义的油画作品展现在眼前,使人美赞于自然,感慨于造化,神游于天地。是夜,小镇热闹非凡。家家点起了小红灯笼,蜂拥而至的游客们与小镇居民展开了狂欢。远处的雪山在深蓝的天幕下岿然屹立,一轮饱满圆润的明月徐徐升起,将无尽的清辉洒在雪山之巅,更拂在这迷人的英格堡小镇的每一角落。从我住宿的半山腰向下看去,山脚下的小镇灯红酒绿,歌声、舞声、音乐之声、唧唧喳喳的欢笑声,和着鲜红的跳动着烛火的灯笼,伴着呼啸飞起并在半空绚烂绽放的朵朵烟花,组成了阑珊夜色中最美妙的图景。翌日起床时,站在阳台远眺,发现阳光像高明的画师那样,将一层层不同的色彩慢慢涂抹在山尖、山腰、山脚,黄金般诱人的颜色将山顶装扮得富丽而大气,把绿树和花草渲染得娇羞欲滴,好似即将出嫁而忐忑不安的新娘‥‥‥我不知用怎样完美的语言来形容这些,只能在心底里默默地呼唤:慢点走,再慢一点走,等一等,再等一等。直至车身启动,已驶出了很远的路,我依然不住地回头,凭着单薄记忆一幕幕追怀那逝去的景致。是呵,宜人所居,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目标,可实现这个目标,却又需要付出多么艰巨的努力。对于自然,人类如果不顾一切地索取和掠夺,遭致的必将是极为沉重的报复,而假如尽心竭力加以呵护,那么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必将是无限春光。

上述三景,细细想一想,不正是卢塞恩游览所予给我的莫大启示吗? (作者系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综合处副处长)

猜你喜欢

廊桥缆车雪山
无钉桥梁的传承
去廊桥找你
乘坐缆车
高空缆车
廊桥文化的汇集地——泰顺
雪山历险记
雪山历险记
缆车
犹记廊桥
奶牛坐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