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英语写作试题研究及其改革路径探索—— 基于布卢姆-安德森认知能力模型的探析

2013-08-06李莉文李养龙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布卢姆简答题短文

李莉文,李养龙

(北京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北京 10008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191)

一、引言

高考在国内受到的社会关注度极高,并对全国的中学教学有很强的反拨作用。然而,高考并非教学检查性测试,而是选拔性考试,其目的是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的受教育者,所测试的能力应与大学阶段所要达到的英语学习目标相关。目前,高考英语试题主要分为两大类:客观选择题和主观题。与客观选择题(即多项选择题)不同,主观题的回答不存在考生猜测的因素和概率,在试题研究中对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体现度更为显著。写作是最能反映学习者语言功底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输出形式(何静秋、杨劲松,2011: 47),因此,对高考英语写作部分的测试形式和内容的分析研究能反映出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有效地说明高考英语考查内容与大学英语学习目标的衔接性和关联性。

本文以布卢姆-安德森认知能力模型为框架,分析了2002至2012年全国高考英语试卷(及各高考自主命题省市英语试卷共158份)中写作部分的题型、内容与评分标准,探究其与布卢姆-安德森认知技能分层的相关性,提出了引导中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的高考英语写作试题改革路径,以增强高中与大学英语学习目标的相关度和连续性。

二、布卢姆-安德森认知能力模型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卢姆(Benjamin Bloom)主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于1956年出版,该书被认为是20世纪教育领域影响最大的四本著作之一。按照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在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可分成知识(knowledge)、 理解(comprehension)、应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评价(evaluation)等六种类型(Anderson & Krathwohl,2001:67)。

在此基础上,洛林·安德森(Lorin Anderson)和大卫 ·克拉斯沃尔 (David Krathwohl)于2001年出版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完整版):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对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进行了修订,其中把认知技能分为:记忆(remembering)、 理 解(understanding)、应用(applying)、分析 (analysing)、评价(evaluating)、创造(creating)。这些微技能定义如下:记忆是指从长期储存的知识积累中提取或重新获得相关的知识,包括认知过程(甄别)和记忆过程(提取、重获)。理解过程是指从所给的信息中,包括口头、书面或图形等交际信息,获取或确定意义,包括解读过程(甄别、阐释、重现、翻译),举例证明过程(例证说明、实例说明),分类过程(类别划分、归纳分类),概括总结(概要提炼、概括归纳),推断性过程(结论总结、依据有限信息进行扩散性推论),归纳性推论(依据外围信息进行归纳性推论)和预论或推测,比较过程 (对比、对照相关信息,对应信息间的联系,比较相关信息匹配关系)以及解释说明过程(构建新的模式)。应用是指在给定的语境或情形中对所掌握知识的应用和运用,包括知识应用和运用。分析是指将所给资料按其构成成分分解,准确理解为表述某一总体意义的各组成部分间的关联方式,包括辨别过程 (识别差异、区分差异、寻找焦点、信息选择),组织过程(寻找相关性、融合信息、梳理信息要点、信息的句法分解、结构重组)以及结构分解过程;评价指按照规定标准和要求对所给资料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包括检查过程(调整、检定、检测和测试)和批评过程(信息判断)。创造是指将分散的、无序的孤立意义或细节联系组织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或具有同一功能和目的意义的整体;将分散的、无序的孤立意义重组使其成为一个不同于原有模式或结构的新型模式或结构,包括产生意念(意念的假设),计划设定(具体设计)以及产出(意念表述建构)(Anderson & Krathwohl, 2001 :67-68)。

按照这一分类方法,反思中学英语教学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都是在语言“记忆”、“理解”和“应用”层面展开。而思辨能力则集中体现在认知能力层面的“分析”和“评价”;创造能力可以视为建立在思辨能力之上的最高级别的认知能力,而在高考英语试题中对学生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引导和考查未得到应有的落实。

三、《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课程目标描述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以下简称《课标》)(2008:6)在课程目标中规定“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显然,《课标》的规定明确要求高中英语课程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评价等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高中英语课程七级是高中阶段必须达到的级别要求,八级和九级是为愿意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中学生设计的目标。”因此,高中会考英语按七级的要求考查学生是否达到要求,而高考英语则按八级或九级的要求进行命题以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学习。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主要依据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2007:1)对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描述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要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对于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教学,《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提出:“应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对比而言,高中英语课程目标和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有两大共同之处,即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表达能力(口语和写作)。然而,高考英语科如何对考生英语表达能力进行测试,在考查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时,又如何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高考对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考查因学生报考学校的不同而不同,不做统一要求和统一计分,本文仅以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部分为研究对象,依据《课标》对写的目标描述,对高考书面表达部分的试题作以梳理和分析。

七级对写的目标描述:能根据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描述;能写出常见体裁的应用文;能描述人物或事件并进行简单的评论;能填写有关个人情况的表格;能以小组形式根据课文改编短剧。

八级对写的目标描述:能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或写摘要;能根据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

九级对写的目标描述:能用英文书写摘要、报告、通知和公务信函等;能比较详细和生动地用英语描述情景、态度或感情;能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评述他人的观点,文体恰当,用词准确;能在写作中恰当地处理引用的资料及他人的原话;能填写各种表格,写个人简历和申请书,用语基本正确、得当;能做简单的笔头翻译;能在以上写作过程中做到文字通顺,格式正确。

(3)学校将酒店租赁给校外承租方经营,其经营的目的是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存在经营方向难以控制等很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学校掌控难度较大,难以满足服务学校教学科研工作要求;且很多高校的酒店地址都在校园内,不可控因素较多,校外承租方经营,也不利于校园安全。

从《课标》七级对英语写作要求来看,学生高中毕业时应具备描述人物和事件的能力,简单描述图表信息的能力,撰写常见体裁应用文的能力。而《课标》八、九级对英语写作的要求则与大学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写作课的目标和大学非英语专业书面表达能力的一般要求比较接近。《课标》八、九级在书面表达方面要求学生能用英文转述或写摘要,反应在思维层面是筛选信息和归纳要点的能力,强调“语意连贯”体现思维的条理性;“详细、生动的描述和叙述”强调在紧扣要点的同时重视细节支持,达到内容充实的写作要求;“阐述自己观点和评述他人观点”则要求考生有反思、质疑、反驳和评价对方论点和论据的能力。那么,目前高考英语笔试的写作任务设计是否体现和如何体现了《课标》的要求,达到了布卢姆-安德森认知技能分层的哪个层级?

四、高考英语写作部分题型、内容与评分标准分析

1 写作题型统计分析

2002年至2012年(见表1),高考英语全国卷(I、II以及新课程标准卷)和部分自主命题卷(如重庆卷、辽宁卷、四川卷、浙江卷、陕西卷)的写作部分主要由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组成。其他省市自主命题卷如上海卷(2002)、北京卷(2003)、湖南卷(2005)、江苏卷(2006)、广东卷(2007)、山东卷(2007)、江西卷(2007)、湖北卷(2009)、安徽卷(2009)、天津卷(2009)和福建卷(2009)均取消了短文改错。取消短文改错题型的自主命题卷除了上海卷、北京卷和广东卷外,主要采用填空和简答两种题型来实施读写结合,如任务型读写(2009-2012安徽卷)、完成句子(2009-2012湖北卷)、阅读表达(2007-2012山东卷;2009-2012天津卷)、短文填词(2009-2012福建卷)、对话填空(2007-2010江西卷;2006-2007江苏卷)、提纲填空(2005-2012湖南卷)、阅读简答(2010-2012湖南卷)。陕西卷除了保留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外,还于2006年在写作部分增加了一节即单词拼写;全国卷II从2009年起也做过同样的调整;浙江卷于2005-2008年增加过单词拼写。

上海和北京是全国分省自主命题最早的两个直辖市,上海和北京分别在2000和2002年获得单独命题权。上海卷写作部分在2004年作文词数要求上略有调整,由原来的 120词调整至120~150词;2005年把第二卷总分由原来的 40分调整至45分,其中,翻译题由原来的5题增至6题。北京卷自2003年开始率先对写作题型做了较大的改革,要求考生写两篇作文,一篇情景作文(20分,100词),另一篇是开放作文(15分,不少于30词),到2012年为止北京作文一直是写两篇作文,以图片描述和理解为主。广东卷于2007年改革写作题型,用“基础写作”和“读写任务”取代“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虽然仍是两节,但分值增至40分。第一节基础写作15分,要求写一篇短文,共5个句子;第二节读写任务25分,词数要求是 150词,包括30词摘要和120词短文。

写作题型的改革有三个特点:第一,书面表达的词数要求和写作部分的分值有所增加(见表2),加强了对书面表达部分的考核,体现《课标》对表达能力的要求。自主命题卷在写作部分的词数要求增至120词的有湖南卷(2006-2012)、福建卷(2009-2012)、江西卷(2011-2012)、江苏卷(2006-2007)和湖北卷(2012);词数要求在120~150词的自主命题卷有上海卷(2004-2012)和山东卷(2007-2012);词数要求达150词的自主命题卷是江苏卷(2008-2012);词数要求超过150词的自主命题卷是广东卷(2007-2012)。传统的写作部分(包含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的分值为35分,近年来此部分题型的改革使得该部分的总分值有所上升(见表2),超过35分的有全国卷 II(2009-2012)、上海卷(2005-2012)、湖北卷(2012)、广东卷(2007-2012)、浙江卷(2005-2012)、湖南卷(2010-2012)、山东卷(2007-2012)、四川卷(2008-2012)。第二,写作部分里读写结合的任务设计进行了改革,体现了单词层面、句子层面的考核向段落和语篇层面考核的转移。天津卷(2009 -2012)、江西卷(2011-2012)、湖南卷(2010-2012)、山东卷(2007-2012)采用阅读表达取代短文改错,考查细节推断、段落或文章主旨、句子释义、要点归纳等,加大对篇章宏观层面的考核。此外,湖南卷的读写结合题型从2005年起增加了提纲填空题型,和安徽卷(2009-2012)及江苏卷(2008-2009)一样考查文章细节信息的识别、筛选、提取和处理的同时,侧重篇章结构分解层面的考核。第三,读写结合的阅读材料一般是说明文或记叙文,体裁的局限性在某种程度上导致简答题任务设计的局限性。如果提供的阅读材料是一篇议论文,那么,简答题的任务就可以从文本的视角、推理过程的合理性、证据的相关性、充分程度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设计。

表1 2002-2012年全国高考英语试卷写作部分的题型变化

从布卢姆-安德森的认知分层来看,高考写作部分的题型改革是朝应用和分析的认知层级方向推进。虽然读写结合的填空题设计优于短文改错,包括湖北卷(2009-2012)的完成句子、江西卷(2007-2010)和江苏卷(2006-2007)的对话填空和提纲填空,但是大多数填空题的设计是针对信息识别、提取和翻译等层面的考核或词汇运用层面的考核,在句子层面的考核较多。不过,还是有少量提纲填空题和简答题侧重考查考生的推测技能(包括推断隐含意义和文章各部分的关系、归纳总结主旨要义等)和篇章结构层面的分析技能。

表2 改革后书面表达部分词数要求和所占分值

2 短文写作内容分析

就短文写作而言,全国卷和绝大部分自主命题卷的短文写作体裁主要是应用文、记叙文和说明文。应用文包括信函 (自荐信、求职信、邀请信、申请信、慰问信等)招聘启事、电子邮件、博客留言和帖子,记叙文的形式有日记、周记、征文、专栏稿和板报等,说明文有倡议书、演讲稿、发言稿、毕业留言、新闻报道、人物介绍、栏目介绍、比赛项目介绍等。叙述和说明型的作文占多数,而议论文则极少。

用布卢姆-安德森的认知分层来分析,采用中文提供英语作文要点不利于培养学生谋篇布局和文本建构的能力。作文体裁多以记叙和说明为主,不利于预测、推理、评价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短文写作任务设计的交际情景简单,缺乏训练学生对同一主题的不同文本的分析、整合和重构,也就没有重视思辨能力的引导和培养,没有为学生适应大学英语写作(尤其是学术写作)做铺垫的基本训练。

3 写作评分标准

高考英语写作部分评分原则是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质量初步确定其档次,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确定或调整档次,最后给分。以高考英语北京卷书面表达评分细则为例,情景作文评分时考虑内容要点的完整性、上下文的连贯性、词汇和句式的多样性及语言的准确性。大部分自主命题卷的写作评分细则是先内容(思维)后语言,如果给定了写作内容,那么对思维层面的考核就无从谈起了,写作只是具体语言层面的翻译过程而已。多数高考英语试卷写作部分都为考生提供写作要点或主要内容,目的是既让考生写作时容易上手,有内容可写,又使阅卷人员容易把握阅卷标准,降低主观性,增强操作层面的可控性和阅卷的信度。这一设计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对考生谋篇布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测试。

五、改革路径

从2007年以来,全国卷和各自主命题卷在英语试题写作部分进行了题型、内容、分值和词数等方面的改革,逐渐强调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分析能力的重要性,但是英语写作任务的设计在思维层面的考查仍有很多不足:现有的读写简答题缺少思辨含量,阅读材料缺少思辨性以及思辨题型的创新不足等。众所周知,测试对教学有反拨作用,高考英语科命题的形式和考查内容更是如此,因此,高考英语试题的写作部分仍有非常大的改革空间。

首先,提高简答题的思辨含量。写作部分采用阅读表达题型的自主命题卷,在继续保持读写结合的同时,应考虑进一步扩大简答题的考查内容。以下面的英语阅读材料为例,在设计简单题时,可以从写作手法、文章的语言风格等方面入手。

如上所述,简答题的第一个问题没有超越文本本身的框架,但要求考生用阅读文本作为依据写出自己的看法。简答题的第二个问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评判文章各组成部分之间逻辑关系的能力。这两种问题的设计在布卢姆-安德森的认知分层中又上了一个台阶,同时亦不超出《课标》的基本要求。

其次,增加阅读材料的思辨性。丰富阅读表达题型中的阅读材料,引入和同一主题相关的多篇文本,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能力。又如:

I’m simmering with anger as the school wall is cleaned and repainted for the fourth time to get rid of graffiti.Creativity is admirable but people should fi nd ways to express themselves that do not inf l ict extra costs upon society.

Why do you spoil the reputation of young people by painting graffiti where it’s forbidden?Professional artists do not hang their paintings in the streets,do they? Instead they seek funding and gain fame through legal exhibitions.

In my opinion buildings,fences and park benches are works of art in themselves.It’s really pathetic to spoil this architecture with graff i ti and what’s more,the method destroys the ozone layer.Really,I can’t understand why these criminal artists bother as their “artistic works” are just removed from sight over and over again.

Helga

There is no accounting for taste.Society is full of communication and advertising.Company logos,shop names.Large intrusive posters on the streets.Are they acceptable? Yes,mostly.Is graff i ti acceptable? Some people say yes,some no.

Who pays the price for graffiti? Who is ultimately paying the price for advertisements?Correct.The consumer.

Have the people who put up billboards asked your permission? No.Should graff i ti painters do so then? Isn’t it all just a question of communication—your own name,the names of gangs and large works of art in the street?

Think about the striped and chequered clothes that appeared in the stores a few years ago.And ski wear.The patterns and colours were stolen directly from the fl owery concrete walls.It’s quite amusing that these patterns and colours are accepted and admired but that graff i ti in the same style is considered dreadful.

Times are hard for art.

Sophia

以上所提供的英文材料是就涂鸦艺术(graff i ti)话题,给出观点相左的两封信,考查考生辨同和辨异的分析能力和评判能力。就上段材料的简答题可以设计为:(1)Which of the two letter writers do you agree with?Explain your answer by using your own words to refer to what is said in one or both of the letters.(2)Regardless of which letter you agree with,in your opinion,which do you think is the better letter?Explain your answer by referring to the way one or both letters are written.

最后,设计创新题型。一种做法是从“输入”的英文材料入手,提供不完美的英文阅读材料(没有细节支持的要点或某个与段落主题句不相干的句子),让考生找出这些缺少细节支持的句子或不相干的句子,以引导考生关注要点与细节或论点与论据之间的相关性和逻辑关系。将简答题设计为:(1)Which sentence in Paragraph 3 is irrelevant? (2) Which sentence in Paragraph 4 lacks supporting details?

另一种做法是重新设计短文写作任务,只提供英文材料,不提供写作要点,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分析、评判和重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创造能力。根据上一段中的第二个问题,让考生补充支持要点的相关细节(写作任务是Write a short paragraph of 50 words providing supporting details)。此外,稍长一篇的短文写作任务可以设计为:Write an essay of about 150 words to argue AGAINST one of the points in the passage.给考生一定的空间,提升反驳和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选择反驳的视角本身就是分析和评价的起点,选取什么样的论据证明什么样的论点,评价对方论点和论据是否恰当,要用到质疑、反驳、说服等技能。

六、结语

思维决定语言,语言表达思想(黄小铭、彭元玲,2012:62)。思维能力考查应该是未来高考英语试卷写作部分改革的核心内容,在设定作文评判标准时一方面要考虑大学英语学习对思维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制约因素。高考英语试卷写作部分目前的不足是写作任务设计对思维层面的要求过低,对谋篇布局的能力、文本分析的能力、信息综合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引导不够,描述和叙述性质的内容过多,信息识别和提取的填空题和内容理解类型的简答题过多,同时作文评分标准和细则对语言的要求高于对思维的要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如果更多的高考自主命题英语试卷增加读写结合的题型、分值和短文词数要求,把中学和大学的英语学习的衔接和关联考虑进去,那么,学生在英语思维和能力培养方面会有更大的提高。因此,笔者提倡先思维后语言的写作评判理念,希望高考书面表达部分对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可以产生如下的反拨效应,即增强信息分析和评判能力,提高读者意识和视角意识,重视要点与细节或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培养反思和评价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坚实基础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内容。

[1]Anderson,L.W.& D.R.Krathwohl.A Taxonomy for Learning,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M].New York: Longman,2001.

[2]Anderson,L.W.& L.A.Sosniak.Bloom’s Taxonomy: A Forty-year Retrospective.Ninety-third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3]Bloom,B.S.& D.R.Krathwohl.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by a Committee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Examiners(Handbook 1: Cognitive Domain)[M].New York: Longman,1956.

[4]Take the Test: Sample Questions from OECD’s PISA Assessments [OL].http://www.oecd.org/dataoecd/47/23/41943106.pdf.

[5]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6]何静秋,杨劲松.以写作为导向的英语专业课程整合模式构建[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6):47-53.

[7]黄小铭,彭元玲.英语教学思辨缺席刍议[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4):58-62.

[8]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布卢姆简答题短文
疫情背景下“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应用
把握每一分钟
KEYS
Keys
把握每一分钟
浅析高考化学简答题的应答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技巧培养——简答题(阅读表达题)
把握每一分钟
高考生物简答题的常见解题错因及应对策略
概述中考物理简答题的类型及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