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黎族传统体育项目流变特征的考究*

2013-08-06张玉泉王宪红朱修锦张洪斌刘长青吴雪茹

体育教育学刊 2013年2期
关键词:黎族射箭体育项目

张玉泉,王宪红,朱修锦,张洪斌,刘长青,吴雪茹

(琼州学院 体育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黎族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也是一个岛居民族,世居于海南岛。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査统计,海南黎族人口约有127.74万人左右,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部、南部、西部等地域。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海南黎族人民不断探寻、融合和创造出匠心独运、形式多样的传统体育项目。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产方式的变革,现代西方体育文化剧烈冲击,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等因素,致使一些原生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体育游戏、表演项目等开始失传;有些反映着民族传统品德的礼节与风俗日渐衰微;一些精湛的表演项目逐渐失去市场,原有的项目难于普及推广,部分传统体育项目正面临消失的境地。这应引起我们的充分认识和重视。

2013年2 月,本课题组一行赴琼中县、白沙县、乐东县、昌江县、保亭县、陵水县、东方市、五指山市、三亚市等六县三市及其部分乡镇进行了实地考察,对相关部门领导及部分专家、学者进行了访谈,通过访谈了解的内容主要是当地黎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起源、项目内容、项目流变特征、流变归因以及项目开展状况等。

根据研究需要,对调研收集的考察记录、相关视频、录音等进行了深入剖析和考证,继而对黎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起源、流变内容、流变特征、流变归因以及发展趋势加以归纳、总结和展望。

1 海南黎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流变特征

黎族是一个未有本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因而,以语言形体造型来演绎其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展示其民族真实的生活状态,诠释其民族多彩的内心情感世界则是黎族独特的文化传承及符号。体育来源于劳动生产与生活,这是各民族传统体育产生所具有的共性。然而,海南黎族有其独特的民风、民俗、生产方式、宗教活动及特定的地域环境,因此黎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起源、发展和流变,均呈现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生活劳动的关系,形成了独特的内涵和风格。依据文献史料收集、鉴别、整理以及实地调查得知,海南黎族传统体育共有48个项目,若按其特点和功能可分属为综合表演类、运动健身类和竞技比赛类3大类(见表1)。

表1 海南黎族传统体育项目分类

根据海南世居黎族中流传开展的项目统计,目前射弩、竹竿舞、打陀螺、荡秋千、放风筝、拉乌龟、串藤圈、竹排竞渡、摔跤、粉枪射击、射箭、打狗归坡和独竹漂等部分传统体育项目开展得较好,尤以竹竿舞、射弩、打陀螺、放风筝、射箭、荡秋千及拉乌龟几个项目开展的最为广泛和流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在外部因素(人文地域环境、文化思想、人文经济及国家政治制度等)与内部因素(地域项目发展的不平衡性、交互作用、生产生活方式等)的共同影响下,黎族传统体育项目同其他民族体育一样亦处于动态流变中,甚至有部分黎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正面临着衰微或流失的尴尬境地。

体育文化流变包括自然与被迫的流变、显性与隐性的流变、有限与无限的流变、渐变与突变、进化与衰退、同化与异化、内化与外化等诸多流变形式,但其任何一种流变形式则总是处于恒远的文化演进过程中。故而,客观梳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流变的历程,把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流变的络脉及走向,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挖掘、整理、开发和利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依据对海南黎族传统体育项目流变的调研考证结果,其流变特征大致表现为由简单至繁杂、单质至多质、分化与异化、融合与渗透、退化与衰微、创新等几个方面。

1.1 由简单至繁杂

海南黎族传统体育项目从起源、发展至如今,其无论是在体育项目的运动主体、器械设备还是在运动竞赛规则以及运动技术技巧上均表现出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特征。其由于受人文地域环境、文化思想、人文经济和国家政治制度等外部因素以及发展的不平衡性、交互作用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日益变迁等内部因素的影响,海南黎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运动主体、项目内容及运动形式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项目主要内容亦由原初的简单渐变至繁杂,这使得自身具有了更强的生命活力。

1.2 由单质至多质

依据人类文化的构成形态,人们一般把人类社会分属为两类:即单质文化和多质文化。而多质文化的重构则源于诸多异质文化的影响、融合和渗透,因此它的存在前提是不同文化的和平共存;单质文化则多半是在自给的农耕自然经济及封闭的地域环境共同作用下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化。而个人与民族的发展,由个体性向社会性、由本民族文化的单质模式向多民族文化的多质模式过渡和演进,以促进本民族文化的散播与融合。这将有助于全面发展与提高人类的综合素质,有益于在多元化社会中,寻求合作与发展。

海南独有的人文地理环境决定了黎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流变过程必然遵循这一规律。多民族文化的不断交融,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伴随着体育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双重冲击,海南黎族传统体育文化呈现出鲜明的多元化。在整个体育文化流变过程中,传统体育与现代竞技体育项目的接轨和融合,同一民族的不同项目或同一项目在不同民族中的不同诠释,立体的再现出多元文化背景下海南黎族传统体育从单质到多质的流变特征。

1.3 分化与异化

在海南黎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流变过程中,部分项目表现为传统体育项目的分化与异化特点。由于体育全球化和现代化潮流对黎族传统文化的冲击及影响使得黎族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迁,有些传统的体育项目被现代体育运动逐渐分化或异化,同时又保持其自身多元化。以射箭运动为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射箭项目运动较为广泛普及,每年在少数民族的节庆活动中均举办形式多样的射箭比赛。比如青海省藏族的射远比赛活动、射准比赛活动以及拉弓比赛活动等,又如内蒙古的“那达幕”大会所举办的传统骑马射箭比赛和射准比赛等。而如今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建立起射箭业余体育运动学校,并组建起16个专业运动队,这些运动队向全国输送运动员近百人。这便是典型的分化与异化演变例证,既融入到现代国际竞技射箭的“大舞台”中,同时又保留了独具的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继而得到发扬光大。

随着社会形态的不断变迁,射箭项目这一活动形式始终为人们所喜爱,且不断得以分化与异化,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形成了各自的民族特色。黎族的射箭比赛是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黎族人民多居住在深山老林里,为了生存的需要,常用木、竹等制成的弓箭来防身自卫和进行狩猎。从西汉始,黎族先民就已懂得使用弓箭。勤劳的黎族人民不仅善用弓箭打猎,而且会用其射鱼。据清人张庆长的《黎歧纪闻》记叙:“黎歧无不能射者,射必中,中可立死。每于溪边伺鱼之出入,射而取之,以为食”。黎族最早的弓箭是“木弓竹箭,骨镞无羽”。

每逢春节初二到十五,村寨的人都聚集在一起观看射箭比赛,各村寨间轮流比赛。比赛时,在距离30m或50m远的大树上挂只牛腿或猪腿当作靶子,各村寨选派最优秀射手,自带弓箭,站在规定的地点进行射箭比赛,以中箭多者为优胜,牛腿或猪腿作为优胜者的奖品。其优胜者将这些奖品带回村寨与村民共享。

现今弓箭已为火枪所代替,但竞射活动并未消失,而成为黎族的主要体育娱乐活动。不仅传统的射箭比赛经久不衰,而且黎族女子也开始参赛,还由村寨走进学校。当地业余体校还专设射箭班,其器材也发展为金属弓、箭,并培养出了一批优秀射箭运动员。其与当今现代射箭运动进行了接轨,既保持了本民族特色,又顺应了体育全球化趋势。

1.4 融合与渗透

这里的融合与渗透系指一些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到某种相似的、更符合当今现代体育运动特征的项目中,由封闭的、自发的、单质的向开放的、有组织的、多质文化交融的方向发展。例如,黎族竹竿舞的形式和功能经历了多次不同文化的融合与渗透,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演变。从形式上来看,其名称由原初的“打柴舞”发展为“竹竿舞”;在跳柴者的性别要求上,由过去的“男跳柴女打柴”演变为现今的男女皆可打竹、跳竹;在音乐伴奏方面,由原先的未有音乐伴奏,仅以敲击柴的声响为节奏,且不限制跳柴的时间长短,演进为现今的有5~8min的固定音乐舞曲伴奏;其舞式亦由最初的9种步法,且必须要按规定的顺序依次跳,演变为富有现代文化元素的“情人上路”、“万马奔腾”等八大样式;而其跳的时间、场合亦由原初的固定时辰、丧葬仪式、丰收庆祝、重大节庆活动时跳发展为现今的随时随地的日常化表演;在功能上,由最初的黎人驱鬼祭祀、祈求丰收的宗教信仰行为演变为全民健身的娱乐活动。从其功能的历史沿革来看,伴随着竹竿舞形式的演变,竹竿舞的文化功能及象征意义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从前的“打柴舞”既是为了满足人们缅怀亲人、减轻哀痛的精神需求,同时又具有娱神、娱己的功能。但随着时代的演进,黎族人民生活及生产劳动方式的变迁,而今的竹竿舞已走出黎族地区,不仅活跃在黎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正月十五、春节、小年、禾节、牛节等节庆活动中,也已成为当地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和社区居民的健身活动项目,深受大众喜爱。这表明传统体育项目的原创性与现代体育生活方式的融合与渗透是历史文化发展的必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断融入其他运动形式而使其自身发扬光大,是项目流变的一个重要趋势。

1.5 退化与衰微

经考证,目前在海南世居黎族中有射弩、竹竿舞、打陀螺、荡秋千、放风筝、拉乌龟、串藤圈、射箭等12个传统体育项目开展得较为普及,尤其是竹竿舞、射弩、打陀螺、放风筝、荡秋千及拉乌龟6个项目开展的最为广泛和流行。其余的传统项目已濒临失传,呈现退化与衰微的趋势。

“打红”——粉枪射击是黎族人民比试枪法的一项体育活动,它是随着近代火药武器的制造发明,由外域传入的。该游戏在黎族群众中曾广为流传。这种比赛的靶子并非是悬挂在树上的牛(猪)腿,而是由众射手瞄准80m以外的一块圆形红纸,一声令下,众枪齐鸣。规则规定以射中红纸者为优胜者,如有两人同时射中,则再让其射中者加赛一次或若干次,直至分出名次为止。据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上安乡黎族老人王应荣介绍,在以前粉枪未有收缴之前,每逢节庆活动,附近村寨都要举办粉枪比赛,此类比赛热闹异常,场景非常壮观,村寨间轮流主办,那时黎族粉枪射击活动在黎族村寨十分盛行。近年来,随着政府对粉枪的收缴,该项活动的开展受到了限制,目前在黎族地区,粉枪射击活动已难得一见,只是在“三月三”等节庆活动中,政府有关部门才举办这种粉枪比赛。

又如“敬祖舞”,这种舞蹈1951年前在海南岛的保亭、琼中、乐东及白沙一带较为流行。在黎族的宗教信仰中,祖先鬼则是黎山上最大的鬼,它将主宰着黎人的生存、祸福,因而每逢各类节令,黎族人都要杀牛祭祖以求五谷丰盛、人畜平安。在祭祀仪式上由部族奥雅(头人)主持歌颂祖先歌,众人通宵达旦跳“敬祖舞”,祈祷祖先神灵保佑。而由于这种舞蹈带有旧的风俗习惯,所以现今也逐渐衰微或基本消失。

在海南黎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因一些项目对于环境条件和安全措施有着特殊要求(如攀藤摘花、攀杆取宝、爬竿过树等),或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以及现代健身器材的多样化,或有些项目太原始(如赛牛、赛牛车、荡转车等),现在都逐渐退化与衰微。

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潮流对黎族文化的不断冲击与影响,黎族人民的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而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的途径愈来愈多,某些传统体育项目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中所占比重也逐渐衰微,且随着社会进步将更趋明显。

1.6 创新

世界上任何事物,有创新则兴旺,无创新则衰微,创新是传统文化新生的渊源。创新伴随着整个海南黎族传统体育文化流变的全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乡镇农村的城市化发展日趋更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亦随之得以变迁。海南黎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来源于生活积淀、生产劳动的实践部分内容将会日渐式微,只有那些与现代体育发展相顺应的项目内容才能呈现出新的生命活力。即便是最热门的体育运动项目,其在流变、发展的某一时期亦是迎合了时代及社会需要,并加以创新才得以传承、开发和保留。比如“串藤圈”游戏,原被视为狩猎的良好练习方法,后经当地黎族地区的学校加以创新开发引入到学生的体育活动中,该项目对培养青少年的投掷技能、手臂灵活性以及增强反应能力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又如“打狗归坡”也与黎民的狩猎生产有关,现今在比赛器材、比赛场地、比赛规则方面经改进与创新,其竞技性和观赏性进一步增强,深受人们喜爱。再如“荡秋千”中秋千绳已由最初的老山藤改为麻绳或钢绳,这使该项运动更加安全。

如今“射鱼”运动虽然难得一见,但在东方市感城镇、江边乡等地区,仍能在少数村落见到拿弓箭射鱼的捕鱼活动。而在海南槟榔谷旅游区,景区管理者将射鱼这项运动加以创新引入景区之内,让游客切身感受到黎族生活与黎族民族体育的魅力,深受游客欢迎。

诸如竹竿舞、射弩、打陀螺及拉乌龟等一些传统项目在不断流变中都有所创新和发展。

2 结语

海南黎族传统体育作为黎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黎族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黎族传统体育项目在特定区域的不断流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文地理环境、人文经济、文化思想、国家政治制度等是海南黎族传统体育项目流变的外部动因,而地域项目发展的不平衡性、交互作用、人文生活方式的变迁等是其流变的

内部动因,其中以外部动因为甚;海南黎族传统体育项目流变特征表现为由简单至繁杂、单质至多质、分化与异化、融合与渗透、退化与衰微、创新等几个方面,并贯穿于海南黎族传统体育项目流变的全过程中,且仍将继续。那么,尽快对海南黎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有效地挖掘、整理、开发和保护势在必行。

[1]房殿生,肖水平.国际旅游岛视野下黎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J].体育科技,2011(3):33-35.

[2]任春香.人文视域下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流变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研究生硕士论文,2010.

[3]黄小军.中国文化的原始特征[J].云南学术探索,1995(4):33-35.

[4]张新定,苏春宇,金德阳.海南黎族传统体育的起源与特点探析[J].新西部,2008(12):17-21.

[5]岳永杰.海南黎族打柴舞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硕士论文,2008.

[6]王学萍.中国黎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7]宗雪飞.黎族传统体育文化起源及发展中对黎族文化传承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9):77-82.

[8]张涛.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学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9]饶远,刘竹.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夏思永,唐健忠,王健,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民族和谐社会建设关系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1]邱丕相,蔡仲林,周之华,等.民族传统体育文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2]陈思莲,范士陈.改革开放以来海南黎族社会观念变迁及特征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1(5):21-24.

[13]周汉毅.和谐视角下全民健身运动中太极拳的作用探析[J].中州体育,2012(10):19-21.

[14]甘世梅.论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5):86-89.

[15]戴红磊.论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的特征与传承[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6):36-40.

猜你喜欢

黎族射箭体育项目
黎族小伙闯“深海”
《黎族母亲》等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两支箭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学射箭
成语魔方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射箭游戏
跳跳龙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