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解读古代汉语中“天”的概念

2013-08-04贾冬梅苏立昌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借代古汉语语料

贾冬梅,苏立昌

(南开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071)

一、引言

学术界普遍认为,作为中国古典哲学重要概念之一的“天”有五种含义:(1)“物质之天”,即天空;(2)“主宰之天”或“意志之天”,即宗教中有人格和意志的至上神;(3)“命运之天”,即人的运气;(4)“自然之天”,即唯物主义哲学家所说的自然;(5)“义理之天”或“道德之天”,即唯心主义哲学家所说的宇宙的道德法则(冯友兰,1998:103)。“天”在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丰富内涵实质上是古代中国人对他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的解答,体现出他们对天与人之间关系的探索(任继愈,1996)。在中国古典哲学的大背景中,通过对古代和现代汉语语料中的“天”概念进行认知语言学分析,探索并比较古代和现代中国人如何认知“天”,以期发现古今中国人在认知世界的方式上的继承和发展。本文的目标是揭示古汉语中的“天”背后的概念借代和概念隐喻,并进一步探讨古代中国人认知世界的方式。

二、理论框架

认知语言学认为,每个词语都代表一个围绕原型词义构建的范畴,范畴的成员即其全部词义,词义具有典型效应,词义之间具有内在关联,这种关联构成一个辐射型结构,结构的骨架是一系列概念借代和概念隐喻(Lakoff,1987;贾冬梅、蓝纯,2010)。原型词义指范畴成员的图式性表征,能够起到稳定的认知参照点作用(Ungerer & Schmid,2001;Taylor,2003)。

根 据 Radden 和 Kövecses(1999:21-55),概念借代发生在理想认知模式(ICM)内,起着认知参照点作用的借体(vehicle)为处于同一ICM内的目标(target)提供思维通道(mental access)。能够产生借代的概念结构有两类,分别是整体ICM与其组成部分之间的借代 (整体—部分)及ICM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借代(部分—部分)(Radden & Kövecses,1999:30-43;Kövecses,2010:179-181)。整体—部分借代具体表现为范畴—成员内的概念借代,如“范畴代范畴成员”和“范畴成员代范畴”,以及范畴—特征内的概念借代,如“范畴代定义特征”与“定义特征代范畴”;部分—部分借代具体表现为处所内的概念借代“处所代居住者”,“居住者代处所”,“处所代事件”以及“事件代处所”。人们对借体和目标的选择由两个认知原则驱动并制约,一是要确保受话人的注意力被引导到目标上,二是要清晰地思考和谈论那些对于人类而言有着最突出的认知显著性的实体(Langacker,1993:30;Radden & Kövecses,1999:44-54)。

概念隐喻是通过一个具有高度组织结构的始源域理解另一个相对而言缺乏内部结构的目标域的认知方式(Lakoff & Turner,1989:135)。始源域与目标域的结合由人的身体经验、社会经验和文化经验促成。隐喻映射有时形成等级结构,较低层级的映射继承较高层级映射的结构,构成协调一致的概念隐喻体系(Lakoff,1993:222-224)。日常语言中的隐喻表达是概念隐喻在语言层面的体现,是判断存在于人们思维中的概念隐喻的依据(Lakoff& Johnson,1980)。大量研究证实,概念借代和概念隐喻有时形成一个连续体,存在以借代为基础的隐喻(Goossens,2002;Dirven,2002; Radden,2000)。对于以借代为基础的隐喻而言,借体既存在于始源域中,也同时存在于目标域中,对始源域和目标域的理解凭借凸显的借体进行(Barcelona,2000:33-44)。

三、研究方法

汉语中的“天”概念主要由“天”字以及带有“天”字的词语所承载。本研究使用的古汉语语料取自《汉语大词典》(罗竹风,2001)。《汉语大词典》是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成果,是目前规模最大的汉语语文工具书,以反映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为编纂宗旨,能够从语料的数量、覆盖面和释义的准确度三个方面为本研究提供保障。在词典的“天”词条下本研究共检索到2 519条古汉语例句作为分析对象。

四、研究发现

《说文解字》与《康熙字典》将“天”分别阐释为“至高无上。从一大”以及“至高在上。从一大也”。清代学者段玉裁的著述《说文解字注》将“天”注解为“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这段话的意思是“天”本义指人的头顶,也可以指所有“高”的现象。上述释义表明古人将位置高视为“天”的核心特征,据此本研究将“天”在古汉语中的原型词义定义为“位置高的现象”,语料显示最接近这一原型的词义是“天空”。

1 古汉语中“天”的概念借代

1.1 天代天空的特征

语料显示,“天”在古汉语中有“位置高远”、“大”以及“晴朗天空的颜色”的意思。例如:

(1)藻井䌽错以舒蓬,天窗赩翼而衔霓。(《明堂赋》)

(2)伊畴昔之怀愤,思天飞以远迹。(《怀退赋》)

(3)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渡河到清河作》)

(4)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书·顾命》)

在例(1)中,“天窗”指设在屋顶上用以透光和通风的窗户。在例(2)中,“天飞”指往高处飞。在例(3)中,“天波”指水势浩瀚的大河。在例 (4)中,“天球”指天蓝色的玉石,“天”指晴朗天空的颜色。高、远、大以及日间呈蓝色是天空的主要特征。在用“天”指代天空的特征背后是概念借代范畴代范畴的定义特征。

1.2 天代天气气候

语料显示“天”在古汉语中也有天气和气候的意思。

(5)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孙子 · 计》)

(6)(舜)命二十二臣,率尧旧职,躬己而已,天平地成,巡守四海。(《孔子家语 ·五帝德》

(7)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秋思》)

例(5)中的“天”指天时,即天气、季节等。例(6)中的“天平地成”指禹治水成功,地正其势,天循其时,其中的“天”指时令和气候的变化。例(7)中的“天秋”指时令已入清秋。古代中国人很早就注意到天气和气候的变化在天空中有所显现,比如阴晴雨雪雷电风霜对天空造成的影响。他们凭借天空的色彩、云的形态变化等现象预测天气,并观测到春秋寒暑四季变化与星象变化之间的关联。可以说“天”的变化是季节和气候变化的重要表征,用“天”来指代天气气候对于古人而言是自然而然的选择。促成“天”的这类用法的是概念借代处所代事件。

1.3 天代星辰

在古汉语语料中常见用“天”来指代星辰的现象。

(8)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易 ·贲》)

(9)君子法天运,四时可前知。(《君子法天运》)

(10)是以臣前以制典余日,推考天路,稽之前典,验之食朔,详而精之,更建密历。(《宋书 ·律历志中》)

(11)所见天变,皆国殊窟穴,家占物怪,以合时应,其文图籍禨祥不法。(《史记 ·天官书》)

在例(8)中,“天文”指日月星辰等天体在宇宙间的分布和运行等现象。例 (9)中的“天运”指日月星辰等天体的运转。在例 (10)中,“天路”指星辰的运行规律。在例 (11)中,“天变”指日月星辰运行的变异,如月相盈亏、行星冲合、日食月食以及流星彗星等。古代中国人非常注重观测星辰的运行,星象对古人判断时令气候、制定历法、预测吉凶、实施生活生产以及政治活动等具有重要意义。星辰居于天空中,用“天”借指星辰的用法背后是概念借代处所代居住者。

1.4 天代自然界

在古汉语语料中“天”常常引申出“自然界”的意思。例如:

(12)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荀子 ·天论》)

(13)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庄子 ·天运》)

(14)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书 · 武成》)

(15)且所谓者天事乎?抑人事乎?(柳宗元《非国语上 ·三川震》)

(16)后二百年,有斯宾塞尔者,以天演自然言化,著书造论,贯天地人而一理之。( 《译<天演论>自序》)

例(12)中的“天人之分”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观点之一,指自然界与人为相分离。“天”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宇宙万物没有主宰力的自然界。例(13)中的“天理”指自然法则、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例(14)中的“天物”指大自然的产物,如鸟兽草木等。例(15)中的“天事”指自然界的现象。例(16)中的“天演”指自然界的进化。天可以说是自然界最显著的组成部分,这可能是古人频繁地用“天”来借指自然界的原因。“天”的这种用法背后的动因是概念借代范畴成员代范畴。

2 古汉语中“天”的概念隐喻

2.1 时间是天

在一部分古汉语语料中,“天”有“时间”的意思,有时指比较具体的时间点,有时指季节等相对概括的时间段。例如:

(17)上度之天祥,下度之地宜,中度之人顺,此所谓三度。故曰:天时不祥,则有水旱;地道不宜,则有饥馑;人道不顺,则有祸乱。(《管子 ·五辅》)

(18)天迴日转,其谢如矢。(《新论 · 惜时》)

(19)匡超人背着行李,走了几天旱路。(《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20)赶到那里大约天也就是时候了。(《儿女英雄传》第四回)

在例(17)中,“天祥”指季节和顺,“天时”指季节的次序,也可指时间的先后。在例(18)中,“天迴”指时光流逝。在例(19)中,“天”指一昼夜的时间,也可以专指白天。在例(20)中,“天”指一昼夜里的某一段时间。昼夜交替最直观的表现是由日升日落引起的天空规律性的明暗变化;与四季相伴随的气象特征在天空中也有所显现。“天”的语义从天空中的自然现象跨越到时间概念意味着古代中国人将对“天”的切身体会折射到对时间的认知上。

2.2 自然形成的现象是天

在古汉语语料中“天”有“自然形成”的意思,被用于隐喻大量自然界中不假人为而产生的现象。例如:

(21)牛马四足,是谓天。(《庄子 · 秋水》)

(22)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管子 ·乘马》)

(23)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南北,今日北军,岂能飞渡耶?(《隋书 ·五行志下》)

(24)万顷湖光一片春,何须割破损天真。(《寒食雨中同舍约游天竺得十六绝句呈陆务观》之十五)

在例(21)中,“天”指自然产生的现象。在例(22)中,“天材”指自然产生的资源和物产。在例(23)中,“天堑” 指自然形成的壕沟,多指长江。在例(24)中,“天真”指事物的本来面目。在“天”的此类拓展背后是古代中国人对天的形成的认识。尽管古人对天的形成众说纷纭(周桂钿,1993:29-42),但各种学说的共同点是天的形成非凡人之力所能为,这或许能够解释古人为何用“天”来隐喻其他没有经过人为、自然而成的现象。

2.3 人与生俱来的特点是天

“天”在古汉语中还可以指人与生俱来的特点。例如:

(25)好恶喜怒哀乐藏焉,夫是之谓天情。(《荀子 · 天论》)

(26)有天疾者,不得入乎宗庙。(《谷梁传 ·昭公二十年》)

(27)人也者,乘于天明以视,寄于天聪以听,讬于天智以思虑。(《韩非子 ·解老》)

(28)时州后部司马蜀郡张裕亦晓占候,而天才过群。(《三国志 ·蜀志 ·周群传》)

在例(25)中,“天情”指人生就的情感。在例(26)中,“天疾”指人生来就有的疾病。在例(27)中,“天明”、“天聪”和“天智”,分别指人与生俱来的视觉能力、听觉能力和思维能力。在例 (28)中,“天才”指人生就的才能。“天”的此类用法反映出“天”不经人为而形成的特点被古人映射于人,隐喻人尚未出生时就已经获得的特质,而不是出生后刻意训练养成的才能。

2.4 人的心是天

语料显示“天”在古汉语中也可以指“人的心”。例如:

(29)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荀子 ·天论》)

(30)故曰凡将立事,正彼天植。天植者,心也。天植正,则不私近亲,不孽疏远。(《管子 ·版法解》)

(31)天者,何也?吾之心而已矣。(《天道中》)

在例(29)中,“天君”指人的心脏。在例(30)中,“天植”指人的心志。在例(31)中,“天”即“吾之心”。古代中国人认为心是人的思维器官,人的意识、思维、性格、欲望、行为和思想等都出自人的心,又归本于“天”,心是“天”和人合而为一的地方,人的心就是“天”。这实际上是古代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体现。

2.5 好是天

“天”在古汉语中时常被用来隐喻各种“好”的现象。例如:

(32)〔王母〕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汉武帝内传》)

(33)仙人共天乐俱行,花雨与香云相逐。(《峡山寺赋》)

(34)炎云骈火实,瑞露酌天浆。(《食荔枝》)

(35)一瓯细啜真天味,却笑中泠妄得名。(《煮雪斋为贡文学赋禁言茶》)

在例(32)中,“天姿”指美艳的姿容。在例(33)中,“天乐”指美妙的音乐。在例(34)中,“天浆”指甘美的饮料浆汁。在例 (35)中,“天味”指纯正的味道。“天”引伸出“好”的意思与古代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关。在古人的想象中,“天”是万物主宰者、神仙和佛祖的居所,是永恒幸福的地方,天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他们把这一想象赋予所有带给自己美好感受的事物,让这些事物都来自于“天”。

2.6 地位高权势大者是天

在大量古汉语语料中,“天”有“地位高”、“权势大”的含义。在古代中国人的眼中、口中和心中,享有高位或重权的万物之主宰者、神仙、佛祖、帝王、国家以及家庭中的父亲、母亲和丈夫都是“天”。

2.6.1 万物主宰者是天

语料显示“天”在古代中国人的思维中具有人的形体和意志,主宰着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例如:

(36)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书 ·泰誓上》)

(37)孔子曰:丘,天之戮民也。(《庄子 ·大 宗师》)

(38)中孺扶服叩头,曰:老臣得讬命将军,此天力也。(《汉书 ·霍光传》)

(39)夫圣人为天口,贤人为圣译。是故圣人之言,天之心也;贤者之所说,圣人之意也。(《潜夫论 ·考绩》)

(40)天分,即天理也。父安其父之分,子安其子之分……则安得私?(《朱子语类》卷九五)

(41)有朝一日天随人愿,赛田文养客三千。(《越调 ·天净沙》)

在例(36)中,“天佑”指万物主宰者对百姓的庇护和帮助。在例(37)中,“天之戮民”指受万物主宰者惩罚的罪人。在例(38)中,“天力”指万物主宰者的力量或帮助。在例(39)中,“天口”指万物主宰者之口,“天之心”指万物主宰者的思想。在例(40)中,“天分”指万物主宰者所定下的名分;“天理”指永恒的客观道德法则,在此句中指宋代理学家眼中的封建伦理。在例(41)中,“天随人愿”指万物主宰者顺从人的意愿。古人把无法解释缘由的自然界、人自身以及社会的诸多现象归因于一种神秘的力量,并让这种神秘力量源出于“天”。“天”在古代中国人的认识和想象中把握着无边的权力和能量,自然现象、人生际遇以及社会万事都由其掌控。

2.6.2 神佛是天

古汉语中多见用“天”喻指神仙佛祖的现象。例如:

(42)尘蒙而庙貌全隳,藓驳而天衣半褫。(《云台三官堂文》)

(43)天女穿林至,姮娥度陇来。(《宿定林示宝觉》)

(44)何不取天仗,压制群魔凶!(《锡兰岛卧佛》)

在例(42)中,“天衣”指神仙所着之衣。在例 (43)中,“天女”指天上的神女。在例(44)中,“天仗”是佛所用的器械。古人相信神仙佛祖居住在天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因此用“天”来隐喻。

2.6.3 帝王是天

古汉语语料中有大量用“天”喻指帝王的现象。例如:

(45)躬三推于天田,修帝籍之千亩。(《文选 ·张衡 <东京赋 >》)

(46)幸得以微功,特蒙重赏,爵列通侯,位二千石,天恩殊绝。(《后汉书 ·班超传》)

(47)捧诏出荆州,天心寄远忧。(《王龙图知江陵》)

(48)虢国不施妆粉,自炫美艳,常素面朝天。(《杨太真外传》)

(49)但武后倒持天柄二十有一年,生杀废置皆自其手出。(《广薛季昶对张柬之语》)

在例(45)中,“天田”指帝王的籍田,即帝王征用民力耕种的田地。在例 (46)中,“天恩”指帝王的恩惠。在例(47)中,“天心”指君主的心意。在例(48)中,“天”指帝王,即唐玄宗。在例(49)中,“天柄”指帝王的权柄。“天”除了可以喻指帝王,还可以喻指京城、朝廷或者国家。例如:

(50)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周礼 ·春官 ·天府》)

(51)诚以天纲不可重罹,圣恩难可再恃。(《上责躬应诏诗表》)

(5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在例(50)中,“天府”指朝廷的府库。在例(51)中,“天纲”指国家的法律。在例(52)中,“天街”指京城的街道。帝王是“天”,和帝王相关的一切都是“天”。“天”充分反映出帝王在古代中国所享有的地位和权势。

2.6.4 被依靠的人/事物是天

“天”在古汉语中还可以指被依靠的人或者事物。例如:(53)夫者,妻之天也。(《仪礼 ·丧服》)(54)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

(55)早失天荫,幼奉母仪。(《赠太傅罗周敬墓志铭》)

在例(53)中,“天”指丈夫。在例(54)中,第一个“天”指帝王,第二个“天”指百姓赖以生存的食物。在例(55)中,“天荫”指家庭中父亲的荫庇。在“天”的此类用法中,天对于人的生存的重要性被投射到社会关系领域,人赖以生存的事物或者人都是“天”。

古汉语中“天”的语义体系

五、结语

我们用上图总结“天”的语义拓展体系。上图体现出古汉语中“天”的语义体系与自然界、人和社会三个认知域的交集。概念借代:天代天气气候、天代天空的特征、天代星辰和天代自然界,主导“天”向认知域自然界的拓展;概念隐喻:人的心是天、人与生俱来的特点是天和好是天,主导“天”向认知域人的拓展;概念隐喻:地位高权势大者是天主导“天”向认知域社会的拓展。

上图同时反映出存在即借代—隐喻连续体。第一,隐喻地位高权势大者是天,以借代特征为基础。在这个连续体中,“天”首先借指天空的特征“高”和“大”,并进一步喻指位高权重者。第二,隐喻自然形成的现象是天,以借代特征为基础。自然而成是天的特征,“天”首先借指这一特征,再借指自然界,然后喻指自然形成的现象。第三,隐喻人与生俱来的特点是天,也以借代特征为基础。在这个连续体中,“天”首先借指天空自然而成这一特征,由于人在出生之前后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特点似乎是在出生之前就已经具备的,是自然而来,“天”因此也被用于喻指这些特点。第四,隐喻时间是天,以借代天代星辰为基础。在这个连续体中,“天”首先借指居于天上的星辰,星辰位置的改变对于古代中国人而言意味着时节的改变,“天”因此被用于喻指时间。

简言之,古汉语中的“天”在一系列有着内在联系的概念借代和概念隐喻的主导下产生丰富的语义拓展,各个语义之间存在关联,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这个体系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解读,对天人关系的理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Barcelona, A.The Cognitive Theory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A].In A.Barcelona (ed.) Metaphor and Metonymy at the Crossroads: A Cognitive Perspective[C].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000.

[2]Dirven, R.Metonymy and Metaphor: Different Mental Strategies of Conceptualization[A].In R.Dirven & R.Pörings (eds.)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Comparison and Contrast[C].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002.

[3]Goossens, L.Metaphtonymy: The Interaction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Expressions for Linguistic Action[A].In R.Dirven &R.Pörings (eds.)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C].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002.

[4]Kövecses, Z.Metaphor: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5]Lakoff, 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A].In A.Ortony (ed.) Metaphor and Thought [C].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6]Lakoff, G.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7]Lakoff, G.&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8]Lakoff, G.& M.Turner.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9]Langacker, R.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J].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3, (4).

[10]Radden, G.How Metonymic Are Metaphors[A].In R.Dirven & R.Pörings (eds.)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C].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000.

[11]Radden, G.& Z.Kövecses.Toward a Theory of Metonymy[A].In K.Panther & G.Radden (eds.) 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C].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9.

[12]Taylor, J.Linguistics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

[13]Ungerer, F.& H.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1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15]贾冬梅, 蓝纯.Water与“水”的认知词义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0, (3).

[16]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1.

[17]任继愈.试论“天人合一”[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1996, (1).

[18]周桂钿.中国古人论天[M].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93.

猜你喜欢

借代古汉语语料
基于归一化点向互信息的低资源平行语料过滤方法*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正反同辞”理论在古汉语教学中创新研究——以“罢极”训释为例
初识借代手法
说借代
上古汉语*kl-、*kr-类声母的舌齿音演变
借代句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