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命运规划师

2013-08-01曾赞军摘编陈俣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3年2期
关键词:叔叔老师

著_曾赞军 摘编_陈俣

命运规划师

著_曾赞军 摘编_陈俣

摘自网络上一个著名的长帖“命运规划师”。该帖后来经作者整理成书《人生转轨处》。

世界上的行业有上千种,可是我以前还没有听说过有一种人可以精确地改变一个少年的发展走向。他不是那种被泛泛称作“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学校老师,甚至不是在学校工作的人。相对于官方,他像一个京剧票友,不过这个票友的技艺却是舞台上的大部分专业人士无法企及的,因为他跨专业并且融合了其它多种元素。

而我有幸遇见他,成为他帮助的对象。直到离开他身边并且到国外留学几年后,我看到了一部新电影《命运规划局》,如同被棍子猛敲了后脑,瞬间真切地明白,我曾经遇上了奇人了,改变了我一生的运行轨迹。

他年纪不老,好像长不大的顽童,喜欢拿着放大镜看个人身上的细节。他对我说过:在识破人生早年发展这方面,人们的眼睛分辨率是30万像素的摄影头,而他的眼睛,分辨率达到8000万像素。

我是如何成为他的学生的呢?

我像电影《阿甘正传》里面的那片鹅毛,在混沌里出生,一切随风飘荡。父母是70年代初移民到香港的普通工人,后来内地改革开放,1988年,他们胆子大,贷款到内地沿海开厂,经过努力,逐渐成为了先富起来的人。我勉强算是富二代吧。父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在我童年时,记得他们很忙,那是他们办厂原始累积的拼命阶段。于是,我也跟着奔波。4岁之前在内地工厂里跟着妈妈,然后又回到香港读书几年,寄宿在亲戚家里。后来5年级了,家里真正有了些钱,妈妈比较清闲安定了,把我接到深圳读书。

物质上,我们是很好的,从小到大有菲佣照顾,上学有奔驰车接送。所以,我从小就没有考虑过读书,上学好像是童年的一种任务,去课堂睡觉,然后下课回家就像完成了任务。我从来不操心考试的事情,在考场,试卷发下来,我随便填填写写,然后签名交上去就回家了,管它是零分还是20分。

到了14岁,我妈妈在每天打麻将和享受新富人生的陶醉中,突然发现自己的儿子已经是青少年了,可是什么都不会,也没有任何兴趣,脑袋一片空白,整天就在家里无所事事,像个傻子。她对我着急了。

于是有一天,家里来了个客人。

几天之后,妈对我说,那天来的曾叔叔是一位特别的老师,我们要把你送到他家里去,往后几年里,你跟他生活了。我没有反对什么。这是我一贯的风格,对什么都无所谓。反正爸妈让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妈妈的性格很强势,我们兄弟几个都被她安排习惯了,反对也没用。去哪里上学也不过是睡觉,玩。我不学,谁能拿我怎样呢?于是简单收拾了衣物,这就去了。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我根本就太天真了,以为天下的老师都差不多。可是,一年后,我发现错了。为什么是一年后呢?因为之前我根本一直都不知道人家的手法高明到那种地步。我连被别人牵引着走都不知觉。等到知觉时,轻舟已过万重山。曾老师的家很大,楼上楼下。在靠近海边的房子,空气和环境都非常舒服。

风影踉踉跄跄地走着,终于到了村子里,到了家门口,他的心里反而忐忑不安起来,仿佛随时会发生地震,脚下的大地会在顷刻之间塌陷。村子里到处弥漫着浓重的雾霾,能见度非常的低,一团一团巨大的乌云在头顶的天空翻滚,因为有浓雾笼罩,一切如雾里看花,有没有乌云压根儿就看不清楚。倒是这空气非常的污浊,他一阵恶心,一副要呕吐的样子,心口堵得慌,连呼吸都困难了,差点儿窒息。

曾老师家里,请了几位老师,算是他团队中的助手吧。这些老师全部是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而招聘的。他的理念是,为了实现具体某个孩子的教育目标,不惜代价,不拘一格,打破常规,集中一点。所以他常常有一些别人意想到不到的教学行为。当然,学生大部分时候根本就不知道他说的做的是“教学行为”,因为他经常不让你感觉到在受教。

后来,我进入高端课程之后,他手把手教给我许多学问,其中详细说过怎样寻找合适的人进团队。因为后来第三年他已经开始教我企业管理、团队领导之类的知识了。

他对一个问题的考虑是非常全面的,结合了许多不同的学科知识。他的风格是,对一个问题,要么不说,要说就要说得全面。比如看一个茶杯,一般人从四个角度去理解分析,而他可以从8个以上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事情。逻辑很清晰。他是那种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全面的人。有一次,我问他:看你上网,常常看帖却不参与回帖讨论,为什么?他说:一个帖子发问,里面有100个回帖,可是大多都是盲人摸象,只说到其中一个点,让旁观者很容易就以为那是整个大象了。我如果回帖,就要尽量讲透,但是要写几千个字,太花时间了。而且,往往吃力不讨好,网络时代里,这些网友大多没心思看长帖,人家嫌啰嗦的。所以我干脆不说话了。

刚开始的第一天,曾叔叔安排了胡老师负责我。他给了英语、数学和语文的测试题给我做一遍。过程就像去配眼镜时按验光师的指示看视力表。先给你看1.2的,看不清?那么逐渐放大字体。最终得到的结果是:我的英语和数学大约小学2年级水平,语文大约小学4年级水平。当时我快15岁半了,按照这个年龄应该是上初二的。曾叔叔听到结果,面带微笑,没说什么。然后,胡老师就在房间里陪我玩,他倒是想给我上课,我就故意问别的事情,让他疲于回答,打破他的节奏,不让他主导。他也没辙。

晚上,老师们下班了,曾叔叔就问我要不要看电影,我当然高兴看了。于是,他带我走进他的书房。打开其中一个书柜的门,哇!那里简直就是一个电影仓库,收藏了海量的影片,硬盘和光盘放了一个大书柜。连音乐CD都超过1000多张。我好奇地随意拿来看看,他不反对,我只要对哪部电影感兴趣,拿起什么,他就微笑着顺着这张音乐或电影的内容简单说说。整整一个晚上,好几个小时,我居然忘记了看电影,而是饶有兴趣地听他讲解。他这人的口才实在太好了,在我以前直到现在,都没有认识另一个比他更好口才的。比如我拿起肖邦的CD,他就说肖邦里面其中一曲著名钢琴曲的创作过程,说肖邦为了想念情人而写的,又说当时他们流行一种上流社会的文艺沙龙。我问什么是沙龙,他就顺着我的提问一一讲解,然后我总会打岔问出别的问题,他总会顺着我感兴趣的东西一直发挥,说呀说。最后,我忘记了时间,等他说该洗澡睡觉了,才晓得整个晚上就过去了。

我是将近一年之后才明白那是一种教学方式。

那一晚,我愉快地睡觉了。没有压力,感觉还好。第二天,胡老师还是拿我没办法,被我带着他拉拉杂杂说话,就是不学功课。晚上,曾叔叔问:昨晚没有看成电影,今晚要不要看?我当然高兴看电影。

我总会打岔问出别的问题,他总会顺着我感兴趣的东西一直发挥,说呀说。最后,我忘记了时间

我选了一个电影,他放进电脑里。先跟我约法三章:跟我一起看电影,要做到几点:一,看片子期间,不得上厕所,不得走动,要从头坚持到底,茶水只能先准备好放在旁边;二,看片子过程中,有任何想法,观点,疑问不解的,都可以马上提出来,但是一定要先暂停电影,然后和我讨论,讨论完了,继续看下去。三,不得接电话或有任何外界打扰,一定要像在电影院那样从头认真看到尾。我当然答应这些条件。他就这样陪我看电影。以后的几个晚上,同样都是看电影。大约第五天白天,他随意进房间和我聊天,问我以前在学校里,喜欢和什么样的同学交往扎堆,我说了许多以前在学校的事情。我总是和那些读书最差的学生扎堆一起玩,其中一些是烂仔,而且在教室走廊集体嘲笑那些假正经的学习认真的学生,不同族类,就要想办法捉弄或者打击他们。他听完了,微笑着说:你现在还想这群哥们儿吧?我说是,我们那群人……曾叔叔马上打断我说:这些天你已经说了很多次“我们那群人”了,这种表述以后尽量不要用,因为你本不属于那群人。你根本和他们不同,你是因为成绩不好担心被孤立,为了有群体接受可以扎堆,才选择了和他们混在一起,和他们一起嘲笑别人的。你现在想想看,难道真的对曾经被你们嘲笑打击过的那些成绩好的同学有什么过不去的冤仇吗?我想了想说:是没有。“那么你们为何要以群体的力量去嘲笑他们呢?”我有点迷惑,答不上来。曾叔叔说:有一本书叫《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里面说:群体的力量经常是邪恶的,盲目的,而作为个人,很可能是清醒的,独立的。所以用群体的名义做坏事,并不代表里面每个人都是魔鬼。你曾经的那些行为,经过大脑仔细思考是找不到合适理由的,就说明你自己的内心道德判断标准中,知道做人的善恶准则。你不是真的坏蛋,你是附和那群坏学生,想在学校里取得身份认同,对吧?你现在离开队伍了,而且肯定没有机会再回到那个群体中了,忘掉他们吧。因为你将注定会远远超越他们。奇怪!其实我到现在也忘记了绝大部分头一年的情形,但是开始几天的这些话却记住了。可能因为当时对我的震动比较大。说完,曾叔叔没等我回过神来,起身走了。就像拿棍子敲了我的头,然后若无其事地走了,没有下文。我继续和胡老师耍嘴皮子。可是,刚才那番话却始终在内心挥不去,它就像一只小蚊子,进入耳朵内嗡嗡响,刻意不去想它,可它就在那里,你无法不去想它。吃饭的时候,散步的时候,睡觉的时候,总觉得开始审视自己的动作哪里不自然。真别扭!我好像不是我了。胡老师不在的时候,我除了睡觉,就是打开手机看网络小说。

大概第6天,曾叔叔进来,看见我在看手机小说,就问我看的是什么,我说就是些我们学校圈子里流行起来的奇幻类小说。他好奇地拿过来看了看,说:不错,看书很好,比不看书的要好。发现你居然会坚持看小说,让我对你刮目相看呀。我听了心里很受用。他的肯定是那么自然,就像傍晚走在海边,一阵微风徐徐吹佛,你感到很自然的舒服。由于没有看见旁边有电风扇或者芭蕉扇对着你吹,所以你肯定这阵风是大自然的杰作。嗯,这种感受是正确的,《楚门的世界》里楚门最初也以为那些海浪是真实的。但是事实上却是错误的。因为曾叔叔的绝技,就是用你看不见的手在煽风点火。当我还在享受自然风吹拂时,他就接着说了:你不是对黑社会很感兴趣吗?我眼睛亮了起来,“是呀!”于是他搬起旁边的凳子坐下,给我讲述许多江湖故事,听得我两眼放光。他说自己少年时和别人打架,跟道上的大哥混过的。整整听他眉飞色舞地说了两个小时江湖故事,活灵活现,逼真动人。末了,他话题一转,说:唉!这些事我都讲不完,嘴巴都累了。这样,我这里有一本坏人写的书,说监狱风云的,你要不要看?我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了,马上高兴地说,好啊!他说:这本书叫作《四面墙》,是网上热起来的,据说是坐过牢的人写出的真实故事,风靡一时。我看过,很好看,很真实。

他对我说过:在识破人生早年发展这方面,人们的眼睛分辨率是30万像素的摄影头,而他的眼睛,分辨率达到8000万像素

说完,他转身到书房去拿来这本书放到我手上。厚厚的,红色的封面。正当我要翻开第一页时,曾叔叔说:还是和看电影一样的老规矩:要看,就要一口气看完,中间不能放弃不看,也不能再看手机上的小说。做完一件算一件。我满在乎地答应了。当时我可不知道,那不经意的一口答应之后,许多年,我再也没有主动拿起过流行于中学校园内的奇幻古怪文学。

一年之后,我阅读的书目光是名字就让高中生们咋舌了。按照网络流行语:秒杀他们。到了我17岁,阅读的内容就秒杀一般大学二年级学生了。因为《瓦尔登湖》《存在与自由》《沉思录》《全球通史》等等名字,那些被学校灌水的鸭子们根本没听说过。

那是我来到的第九天。当天晚上,曾叔叔依然和我一起看电影,这一次是他选的片子,叫《霸王别姬》。据说是内地最好的几部电影之一。整个电影过程中,他停下来许多次,对里面的历史背景,人物的发展,说了很多很多,我当时真给电影感动了。有老师在旁边解说,我似乎不费力地看出了一些味道。影片里,看到少年张国荣逃离剧团,出去街上看到名角唱戏,突然开悟了,自愿回去剧团,接受鞭打一声不吭的韧劲。戏中的老爷子说:人啊,想成为角儿,得自己成全自己。后来,张国荣成名了,收容路边的弃婴,老爷子在旁边劝说:还是不要了,小豆子,人各有命啊。(这句话,往后被曾叔叔多次运用来阐述重要道理,他为什么不能够见人都救呢?无缘的人,各有各的命啊。)

看完电影,我们继续沿着剧情聊天。互动兴致很浓,他也把话题往深处带领。坦白说,那晚谈了什么,我真的一点儿都记不起来了。只是记得,被他说的话触动了某根弦了。我忘记了时间,听啊听,聊啊聊。到了12点多,他说该睡觉了,这才停止。可我躺在床上,人生第一次失眠了。黑夜里生出一股深深的恐惧。我想到了未来。

黑夜中,我不觉中哭了。

猜你喜欢

叔叔老师
Chapter 1 Help from a rich man
长腿叔叔的三次长高
为什么不能蒙着头睡觉?
老师,节日快乐!
万米高空中的“交警叔叔”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熊叔叔
追老师
熊叔叔的生日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