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广东”源自人民——社区音乐文化推广之我见

2013-07-25惠州市文化馆广东惠州516003

大众文艺 2013年6期
关键词:广东社区群众

钟 琦 (惠州市文化馆 广东 惠州 516003)

我省以“幸福广东”作为主题在全省开阵文化惠民活动。并推出包括“首届广东社区文化节”“二沙岛草坪音乐会与广场音乐会”等15项文艺展演、展览、办节活动的系列免费文艺大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建设文化大省的队伍中,广东省以其笃实坚定的步伐,开拓创新的思想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

就广东民族文化发展现状而言,因其支系庞大,涵盖复杂仍需不断加以改革创新,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添砖加瓦。

一、社区音乐文化发展的必要性

俗语称,“一个社区就是一个小社会”。社区与文化发展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关系。“社区”的成立源于文化发展达到一定高度的文明,形成的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的居住团体。而文化的发展在社区建设中起到上层建筑的精神指导作用。所以说社区结构的形成初始是依赖于文化的制约的。而文化的孕育和传播又存在于社区的社会活动和生活工作之中。

社区的构成要素为,一定数量的人群,地域地区性,生活服务设施条件,文化背景及生活方式的相对共同。文化的孕育与传承与其相似,也需要特定的人群聚集地,各类群众层次面,相对稳定的环境氛围等等,所以社区环境是文化发展相得益彰的摇篮,是文化传播最肥沃的土壤。人们在社区进行健身、学习、举办比赛、文艺活动,举办各种各样的讲座和培训,进行文化的交流和推广。因此从现代人民生活状态形式来看,社区以成为文化推广不能割裂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业管理中“社区文化”被认为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内容,它在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综合素质、推进城市文明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在加强社区建设、创新社区管理过程中,社区文化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内在推力。再者从社区自身及周边环境的优越性,在社区环境下群众心理因素的接纳性和社区活动的及时性、时效性等因素可以看出,社区作为提高民众文化整体水平,缩小文化差异,普及弘扬民族文化的媒介必须加以充分利用,以响应我党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方针政策,加快我国发展为文化强国的脚步。

而“音乐无国界”,音乐作为文化众多形式中的一种,作为全世界共享的语言,它的发展不仅可以丰富人民生活,陶冶大众情操,还将作为其他文化发展作为纽带,为其他形式的文化推广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同时音乐作为高雅而薄脆的精神文化,更需要一方肥沃的土壤精心培育。轻松温馨的社区氛围不仅适合音乐艺术文化的发展,更为拉近民众与专业严肃音乐的距离起到媒介作用。

二、广东社区音乐文化推广存在现状

广东省政府部门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心与措施,为广东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时机。 社区音乐文化的发展更为广东音乐“雅俗共赏”的最终目标提供了平台。就现阶段而言,我省多数社区已发展成熟,很多都具有相应的硬件配套设施,宽敞明亮的演出场地、会所,以及良好的音响等。但就设施、场地和器材利用率来看,少之又少,有很多百姓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小区会所在哪里,何时开放,有哪些演出,器材如何利用等等。这与宣传力度、管理职责和人员组织等很多方面都有关系。而部分已相互熟知的老社区的人们,虽会自发性地组织一些音乐团队,但由于小区人员局限性造成乐器陈旧,人员疏散,并且仅仅局限于仅有的几首简单谱例。还有一些周边小区较多的大型广场会自发性的举行舞蹈、体操等项目,但由于环境的不完善,有的甚至尘土飞扬,跳操锻炼不仅没有起到锻炼的效果,反而相去甚远。而一些较为高档和宽敞的广场却空无人烟。

由此可见,我省的社区文化在硬件设施方面虽已发展成熟,但由于没有全面开发,对细节和落实工作的专职实施的不完善,造成“政府有力使不上,群众有糖吃不到”的尴尬现象。

下面笔者就如何更好更全面的推广社区音乐文化,让百姓都尝到音乐文化的“甜糖”,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在社区内推广广东音乐文化的几点建议

1.引荐“幸福广东”的文艺活动,组织开展群众文艺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鼓励青少年做“幸福广东”的文化义工。

本次“幸福广东”的系列惠民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15项文艺展演、展览、办节活动。其中“广东省文化志愿者百场义演巡回演出”“‘幸福广东’摄影大赛”“岭南音乐新作品征集暨新作品展演活动”“岭南民俗文化节”“广东省群众文艺精品网上大汇演”“广东省第十一届艺术节”等众多大型题材活动都可以引入社区,从舞台上走下来,用更贴近民众的方式实现“幸福广东”之举。比如“广东省第五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就可以通过分区形式,部分在比较成熟或大型的社区进行展示,形成巡演形式。再如“广东省文化志愿者百场巡演”可以选择一些人口密集,社区分部较多的地区进行定时定点展演。让群众在自家门口就能放松地欣赏到美妙的歌舞,进行不同品位的文化交流,这样不仅可以让文化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同时也可深入刺激群众文艺创作的思源,每次展演的最后设置群众投稿意见区,鼓励大家踊跃加入。

同时,就“幸福广东”活动我们也可以设立专门青少年文化义工,这不仅更加有组织性的推进活动进程,而且能帮助亲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不同侧面接触音乐文化并锻炼他们组织活动的能力。青少年义工可以以专职人员的形式带队进行活动的事前宣传工作,定时定点将百姓召集在一起,使演出更具有广泛性;演出过程中,帮助演员做排练,准备道具乐器,走台化妆等事情的辅助工作,让青少年义工从细节和幕后了解演出流程,更细致地了解音乐文化的每个触角;演出结束进行收尾工作,帮助青少年义工从小学会善始善终的做事理念等等。这样就让青少年以权利和义务的态度去推广自己祖国家乡的文化音乐,在学习中成长。

2.社区文化及社区团队的宣传,专职专员力度的加大。

有的小区定期会举行歌唱比赛,戏曲赏析等节目,以丰富民众文化,部分老社区会自发性的组织民乐队或室内乐乐队,这些都是社区音乐文化的积极体现。但这些社团活动在实践中参加的人数少之又少。这大部分来自群众的不知情,或曲高和寡。笔者在走访中调查到,有超过百分之十的用户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小区有哪些定期聚会或比赛,有的社区甚至渐渐不再举办类似活动。而自发性的乐队也由于社区内人与人之间互相缺乏沟通,宣传力度薄弱等原因导致人员稀疏。现代广东由于经济实力的飞速发展,吸引了许多外来人口,他们甚至有了自己的代号,被称之为“新客家”。而来自天南海北的“新客家”的激增,虽促进了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来非常多的商机与先进文明,却也由于地域性差别使得人和人之间的陌生感增强。而“新客家”的层次差异不同,整体文化吸收层面就更为难以把握。综合以上,就使社区内人与人之间的独立性取代了之前院与院的融合,导致群众间缺乏良好的沟通,社团活动无法开展。而要想改变现状,归根结底要从社区管理层面的推广抓起。

首先,应设立专职管理推广人员。专职管理和推广人员的设立不仅可以保证各类活动的如期进行,同时专业人员更会从整个小区的审美层次考虑,尽量减少曲高和寡的现象。而将责任落实到人头,事情才有切实的执行力。而百姓通过宣传板块和宣传人员的工作对自身小区的文化团队进行了解,知晓必会加以应用。而这样的专职管理人员还可采用几个相邻社区共用一个管理团体的办法。这样不仅节省经费,还可以打破社区地域局限性、促进社区间的融合。专职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打破社区的人员局限性,有效地将几个社区的活动结合在一起,促进民众的融合。如自发性民乐队就可在一人多管的专职推广人员宣传帮助下,在本社区和其他社区内大面积招贤纳士,再通过专职人员的帮助找到更多适合业余演奏者演出的曲目,将民乐队活动推广开来。

3.北方社区文化的借鉴。

在加强自身管理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北方社区文化,吸收其精华,用以更好的完善我们的社区文化建设。东北社区将其秧歌转型为现在的简易美体操,这样的转型既保留了秧歌的集体性,又与时俱进适应了时代和人群年龄的发展。近些年广东也开始借鉴北方社区的锻炼方式,将集体操形式端上了社区休闲文化的盛宴中。每当华灯初上,广场上也出现一批批一群群热情洋溢的“舞者”。大叔大妈们随着轻缓的音乐舒展着疲劳的四肢,卖力地跟着节奏跳起简易的美体操。而青年男女们更是热情似火的蹦跳着由外国引进的街舞,音乐强劲而动感十足动作帅气流畅,看起来既流行又时尚。这不得不说是一项让人“幸福”的举措。而在北方现在美体操已经全面成熟,更多花式配合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我们也可以在美体操的基础上增加本省特色如舞狮表演的简单动作,或者粤剧排练的“梨园爱好者协会”等项目让百姓从锻炼中自然的融入高雅艺术的殿堂。

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

在对各种各样音乐形式进行推广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本民族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将其发扬广大更不能单单是纸上谈兵,要深入民众,让我们的音乐从民众中汲取力量,将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出去。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广东音乐、龙舞、狮舞、潮剧、粤剧、皮影戏、木偶戏、佛山木板年画、剪纸、粤绣、象牙雕刻、灯彩等几十项内容。我们可以将其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内容应用于社区文化的发展中,如将喜欢潮剧,粤剧等项目的群众组成戏曲欣赏爱好者协会,大家互相交流,互换经验,这样在无形中就将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民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到民众的每一个角落。

综上所述,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区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功能,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任务。大力发展公益事业,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组织开展群众文艺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一系列方针不仅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精神文化需求,更彰显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在对以上四点进行改进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加强社区合唱队,舞蹈队,音乐欣赏爱好者协会,民族乐器队等方面的建设。推广我们的“软实力”,在“幸福广东”文化惠民活动的大旗下,对社区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有益的尝试,用工作回报社会、服务人民。我们要坚持社区音乐文化推广的公益性,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免费的文化服务与产品;突出群众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强调普及性,以各类文化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致力于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学艺术素养。并结合“幸福广东”文化惠民系列活动,让社区音乐文化走进社区娱乐百姓,为建设一个夯实的文化强省而努力。

1.《建设文化大省战略中的广东音乐》杨师帆 探求2005年第3期

2.《广东音乐:文化的回归与重构》冯明洋

3《对广东音乐传承和发展的几点思考》李红 文化遗产 2008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广东社区群众
广东各地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行摄广东
多让群众咧嘴笑
“粤来粤美”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