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将德育与美术教学有机融合

2013-07-22袁微

关键词:有机融合美术教学德育

袁微

【摘 要】美术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肩负着美育、德育的重要任务,融德育于美术教学。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自身观点、情感,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思想品德教育,这也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在此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就德育和美术教学的有机融合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德育 美术教学 有机融合

美术能够通过一定的艺术形象对美好情感加以表达,从而陶冶人的情操、叩击人的心灵,使人的审美情趣得到提升,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在教学工作中,德育是重要的任务,教学不仅应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而美育的基础环节就是美术教学,所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的有效渗透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使课课都有德育,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美术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学科特点、学校德育特色等,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那么,如何融德育与美术教学相长,突出德育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熏陶。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得出可从六个方面入手。

一 积极讲授名家成才的事例,以实现德育

在美术欣赏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应在让学生欣赏历史名画的同时适当介绍画家故事。比如,杨仁恺不惜重金只为追回国宝的爱国行为和民族精神,以及很多画家扎根基层生活不断寻求创新的创造精神。这些不但会对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有一定帮助,而且能够使学生敬仰和爱戴人民艺术家,进而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二 积极讲授中外优秀历史名作,以实现德育

在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教材就是中外历史名作。在教学时教师应结合欣赏的内容和过程,挖掘其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思想,确保学生能够接受到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爱国热情,从而培养其民族精神。

三 积极对文物古迹进行讲授,以实现德育

中国是重要的文明古国,有十分丰富的文物古迹,其中蕴含着一定的传统艺术。而我国的优秀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卓越创造力和聪明才智的充分体现,对文物古迹的参观和介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美术教学对我国的美术发展史进行介绍,使学生能够产生学好美术的动机,树立起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理想;通过对美术史中外国侵略者掠夺祖国艺术瑰宝的介绍,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 通过欣赏课的教学进行德育

在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主要是指通过对中国历代美术作品的欣赏和介绍,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认识到祖国丰富的艺术遗产和古代文化,引导学生去领会、理解、感受艺术的美,对民族传统文化加以弘扬,激发其爱国热情,增强其民族自豪感,使其更好地接受爱国教育。

在美术教材中有很多中国历代的具有代表性的图片资料和美术作品,如青铜器、彩陶、兵马俑、石雕、汉画像石、秦长城、帛画、壁画等,这些内容大多蕴含着德育的情感因素,是进行德育教育的积极素材。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充分揭示教材的思想性和教育性。

五 通过美术教学中的情感调节作用实现德育

美术教学在本质上属于情感教育,其在学生情操的陶冶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在情感方面的调节功能。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中吴冠中的《春如线》,画中的线条仿佛是从春天的藤蔓、融水、清风发展而来的抽象符号,随意抛洒的墨点,如春荛似蓓蕾,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画中色彩既少且淡,明快雅致,展现了春天的清新之美;同时勾起了我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从而热爱生活。

通过赏析现实主义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在作品中蕴含的深刻思想。通过对以劳动者为表现对象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我们可以体会到,劳动者的脸庞和身躯由于劳动而具有一定的光彩。民族都是由劳动者滋养的,国家都是由劳动者缔造的,他们的劳动之心从来没有犹豫过,所以以劳动者为主题的作品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使人们的内心情感得到激发。教师要在欣赏的过程中积极引导,使学生真实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通过这种情感的调节,在某种程度上使其更加热爱劳动,热爱努力劳动的人们,从而将美术教学和道德教育进行有机的融合。

六 通过美术实践活动和技能训练,进行德育的自然渗透

美术技能的训练可以实现对学生的技能素质、思想品质、个性特长、文化修养等的培养和提高。在技法训练过程中,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美术创作,从而锻炼学生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意志;在集体创作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的意识。

美术实践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形式,在实践中进行德育的渗透可使得美术教学具有育人效果。比如,为了配合学校德育处组织的热爱解放军的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制作小礼物或者绘制图画送给解放军,这样既能深化主题,又能使学生增强对解放军的感情,树立起保家卫国的信念。

在美术教学的课外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比如,在班内举办摄影展、黑板报比赛、小画片展,参观社会举办的集邮展,在节日期间搞一些比赛,等等,让学生能够放手去做,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素质,从而在客观上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思想。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学生能够更加热爱社会主义,更加热爱祖国。

“社会的进步是人类对美进行追求的结晶。”美术教学可以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有效提高,而德育是美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德育,充分发挥美育渗透德育的积极作用。总而言之,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其具有良好的修养和美学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满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猜你喜欢

有机融合美术教学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论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中信息页的应用
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社会责任有机融合研究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民族舞蹈介入音乐课堂教学的途径探微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