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独的警世者

2013-07-11方毓强

上海采风月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惨案南京大屠杀老兵

文/方毓强

今年5月20日,我与约百位师生在华东师大参加了由民俗研究所王晓葵教授主持、松冈环(Tamaki Matsuoka)女士所作的“我为什么要调查南京大屠杀”的演讲。演讲会分为上下两场:第一场是放映松冈环编导的85分钟的纪录片《南京——被割裂的记忆》,它曾受邀在2011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特映;第二场则是松冈环结合PPT、用日语(由一位日语博士翻译)演讲了2个小时,包括回答了观众的提问。

【松冈环其人】

松冈环,1947年出生于日本,毕业于关西大学文学系东洋史学科,此后10年在家相夫教子。后任小学教师,在教近现代史时发现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教科书上只字未提,觉得这很有问题。于是从1988年就开始以个人身份,独自到中国调查,接触到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

1990年,她发起了“铭心会南京”的市民运动,把南京大屠杀的民间调查与研究,通过亲历者证言集会及演讲的方式向日本民众展示。她先后采访了250名侵华日本老兵,前往南京80多次寻访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松冈环几乎每年均率日本反战民间人士特别是一些学生,在8月15日到南京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追悼死难者的亡灵。她还把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接到日本,举办证言会,让日本人了解真相。

她收集撰写的102个侵华日军老兵证言的《南京战·寻找被封闭的记忆》和汇集了南京大屠杀120位受害者人证言的《南京战·被割裂的受害者之魂》在日本出版。其中文版,2005年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定为反映抗战和二战的百种重点图书之一。

同时,松冈环把多年来采访的记录和证言拍成了一部85分钟的纪录片《南京——被割裂的记忆》。但在日本却一直无法公映,松冈环只能通过零星的公民放映会,向极少数日本人展示历史真相,而每次开会时,总有日本右翼开着宣传车在外面大放厥词。日本整个社会日益右倾化了,松冈环的活动环境日益严峻,但松冈环从不屈服。

除了调查南京大屠杀之外,松冈环也注意收集日军其他罪证。她到河北保定满城县魏庄,调查1942年4月15日日军用毒气屠杀32人的惨案。与这个村子相邻的冉庄是电影《地道战》故事的原型,如今冉庄的红色旅游很火,但魏庄惨案却被尘封了。魏庄惨案一位幸存者对松冈环说:“自己当年只有10岁,亲眼看见母亲被日军杀死。过去从未有人向我求证此事!”

据不完全统计,南京大屠杀后的1940年到1944年,日军在中国制造的屠杀惨案,死亡100人以上到数千人以上的惨案达390件;死亡10人到100人的惨案达2300件。而这些惨案大多不被人所知,甚至连具体的记载都没有。松冈环希望日本人明白,日本伤害中国远不止南京大屠杀这一起。

鉴于松冈环的贡献,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专设了她的雕像,她还被推选为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松冈环说,一个国家总是拒绝承认错误,等到真相大白时,可能已经太晚了!

【弥足珍贵的影像】

演讲会的上半场是放映85分钟的纪录片《南京——被割裂的记忆》,这是6名日本侵华老兵和7位中国受害者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回忆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的亲身经历,其中最不可思议的是日本老兵回忆自己曾屠杀中国人和强奸妇女等的镜头。我也是多年从事纪录片编导的,深知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艰难的!松冈环说,拍摄的确艰难,有一次她背着沉重的录音机、摄像机和礼物,一个人在一天时间里去了4位日本老兵家里,但都“扑空”了,要么找不到人,要么已去世了。她感到精神压力非常大。总之,她花费了好多年、好多劲,才叩开这些老兵的心扉。

我由衷地佩服她!作为中国人我要感谢松冈环,只有她,作为一位有良心的、愿意牺牲个人利益的日本人,才能为这个世界拍摄到这么珍贵的镜头,因为这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可能做到的。这些镜头将永远留在人类的记忆中。当然我也对这些敢于在行将就木、风烛残年、吐出真相的老兵深表敬意!他们过去听命于国家在战场上杀过人、强奸过妇女,但他们最终愿意面对镜头说出这一切,是需要非凡勇气和良知的!绝大多数的日本老兵都把这些罪恶带到棺材里去了。

松冈环从最初开始调查南京大屠杀,到拿起摄像机,再到最终完成纪录片,总共经历了20多年,而制片的过程也花了5年。我发现,此片运用手法最大的特点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由加害者被害者各自述说证词。这样更还原了历史,更有说服力。

例如,在20多年的调查中,有10名日本老兵提到了在南京太平门的屠杀,但松冈环却一直苦于没有来自中国的记录。南京大屠杀中松冈环唯一没能找到幸存者的地方,就是太平门一带。执着的她,后来打听到太平门的住户大都迁到了白马山庄,于是三度走访,居然先后找到了4位亲历者。松冈环关于“太平门惨案”的调查,已经详细到时间、地点、军队番号及惨案发生具体细节,中日双方的证词可以完全对上。“即使中国的研究也做不到这么细致!”松冈环说。

此片是她献给中国人民的一份特殊而沉重的礼物。

【艰难的历程】

下半场是松冈环上台用日语演讲(师大一位日语博士担当翻译)。由于她同时在屏幕上打出中文字幕的PPT,把演讲的内容纲要展示出来,所以观众很容易理解。她是日本妇女常见的模样,矮小、瘦弱、优雅、彬彬有礼,可谓是一名弱女子。这与她演讲的沉重话题显得格外不协调。让人唏嘘的是,她个人在承担一个民族历史的罪恶,这个世界实在太不公道了!

松冈环说,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政客、媒体就开始否认南京大屠杀,谁承认,谁就被骂为“卖国贼”。石原慎太郎早在1990年就对此大放厥词了。

“我为什么要调查南京大屠杀?”松冈环说原因很简单,20多年前做小学老师时,发现日本教科书没有记载,自己就到中国调查历史真相。日本右翼说“没有证据”,于是她就找加害者侵华日本老兵和受害者中国幸存者自己讲述,而且用摄像机拍摄下来。总之,天降大任于斯人,她自动承担了本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承担的义务。

1997年10月10日至12日是南京大屠杀60周年,松冈环等人开设了“南京大屠杀”热线电话,呼吁当年的日本老兵讲述事实真相,一开始她就受到了右翼的威胁,可谓恨之入骨,甚至污蔑她收了中国人的钱。校长也不许她担任班主任了。但她的信念坚不可摧,此后接连走访了200多名老兵。由于人的本性,很多老兵并不能面对当年的历史和罪恶。经过松冈环无数次的走访、感化,她终于一步一步地走进老兵的内心深处,让他们吐露自己亲身的经历。

松冈环在日本属于特立独行的。演讲结束后,观众提问时也特别关心她的人身安全。松冈环回答说:自己早已注意到这一点,所以在丈夫数年前去世后,就搬进了有24小时监控的公寓里,外出坐公交车也不坐前排,等等。她所收集到的南京大屠杀的证据,几乎是全日本最全的,她都拷贝多份,分藏于各个安全之处。

松冈环提到了她的朋友、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1997年,张纯如《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南京浩劫》一书作为首部记录南京大屠杀的英文著作在美国出版,轰动了世界。在写书前,张纯如在耶鲁大学图书馆发现了拉贝的文献,并联系上在德国的拉贝外甥女莱因哈特,找到了拉贝在南京时记录日军暴行的日记。1996年12月13日,莱因哈特到美国,在张纯如和纽约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主席邵子平的促成下,向全世界公开了《拉贝日记》。不幸的是,年仅36岁的张纯如在2004年11月9日突然身亡,当时推测为,她撰写太多血腥场面患上了抑郁症。

张纯如的离去,让松冈环黯然而孤独。她采访的对象一个个逝去,她也渐渐老了,她只有加快自己的步伐!她悲壮而坚定地说,我百年之后,这些重要的证据一定要交到中国保管,日本无处可放!

松冈环在演讲(方毓强摄)

【孤独的警世者】

多少年来,我们总听到中国主流媒体说,绝大多数日本人是与中国友好的,是痛恨军国主义的。不过这好像是一些人的“自说自话”、“一厢情愿”。有的国家(像德国)会吸取教训,但日本并没有做到。中国人提出的细菌战、强征劳工等诉讼,在日本法院遭到一概否决。更有甚者,现在日本政客连“慰安妇”都认为是合法的,参拜靖国神社也越发成了日本政客的潮流。越是极右,越能获得选票,像小泉纯一郎公然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竟破记录地连任长达5年多之久;极右派石原慎太郎、桥下彻也一再当选东京都知事、大阪市长,这些现象还不引起警觉吗?

我的业师冯英子先生(1915年—2009年),是中国著名报人。1937年日军侵犯昆山,他被抓去当苦力,其妻、弟媳惨遭轮奸。1997年,他要将自己1937年至1997年的抗日檄文汇集出版,大陆竟无处出版,他兀自悲怆只好拿到香港出版,名为《射天狼》,天狼者即日本军国主义。他1996年写给桥本隆太郎首相的索赔信,被称为“惊人之举”。他目光敏锐、犀利,早就发出警告,日本每年都纪念遭原子弹袭击,中国各地也应该每年纪念重庆大轰炸等各次惨案。我想如他长寿至今,一定又要对日本右翼口诛笔伐了!

日本在学校里也做“和平教育”,但它只讲冲绳(琉球)遭美军攻击、核爆等,却不提对外侵略和残暴。战后几代日本人根本不知道二战真相,包括3000多万中国人被杀害的罪恶。

念及于此,我越发对松冈环产生由衷的尊敬,她是日本罕见的、孤独的警世者!

猜你喜欢

惨案南京大屠杀老兵
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
老兵
流离失所老兵的“天使”
“我经历的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80周年谁的记忆与谁的哀恸
在日军南京大屠杀中拯救生命的“华小姐”
兔子惨案
《老兵》:目击“韩国昆汀”
职业风险
老兵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