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垂体瘤经颅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2013-07-07易桂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5期
关键词:垂体瘤经颅脑脊液

易桂华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湖北 武昌 430000)

垂体瘤经颅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易桂华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湖北 武昌 430000)

目的探讨垂体瘤经颅切除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垂体瘤经颅切除术患者提供一定指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垂体瘤经颅切除术的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后产生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体温异常37例,尿崩症50例,肺部感染15例,电解质紊乱24例,切口感染3例,脑脊液漏1例,视力下降3例,意识障碍2例,癫痫4例;经过密切观察、积极治疗和细心护理,除1例视力下降和1例癫痫患者症状为减轻外,其余均痊愈,痊愈率97.5%。结论垂体瘤经颅切除术后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通过密切观察和细心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垂体瘤;经颅切除术;并发症;观察;护理

垂体瘤是指在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是蝶鞍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相关研究表明,垂体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左右。垂体瘤主要发生年龄为30~40岁,经颅切除术是治疗垂体瘤最主要的手术方式,但是术后容易产生诸多并发症,因而需要做好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1]。为了探讨垂体瘤经颅切除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方法,本文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垂体瘤经颅切除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垂体瘤经颅切除术的患者80例,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在25~60岁,平均年龄为(42.8±2.4)岁;其中大腺瘤(直径在1.0~3.0cm之间)24例,巨大腺瘤(直径>3.0cm)3例,微腺瘤(直径<1.0cm)53例。

1.2 临床表现

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35例,视力下降34例,性功能下降22例,毛发减少12例,闭经10例,肢端肥大4例。

1.3 治疗和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垂体瘤经颅切除术,镜下全切54例,部分残留26例;术后根据患者不同的并发症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

2 结 果

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体温异常、尿崩症、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切口感染、脑脊液漏、视力下降、意识障碍、癫痫;经过密切观察、积极治疗和细心护理,除1例视力下降和1例癫痫患者症状为减轻外,其余均痊愈,痊愈率97.5%。结果见表1。

表1 垂体瘤经颅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3 讨 论

3.1 体温异常

在垂体瘤经颅切除术后容易导致患者发热,主要原因包括手术热、感染引起发热、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发热、手术对下丘脑造成损伤引起的中枢性发热等,本研究中体温异常患者37例,均表现为发热。因而要严密监测患者的体温,对发热的患者采取物理降温、补充水电解质、抗感染、维持酸碱平衡等措施。

3.2 尿崩症

尿崩症的发病机制主要为手术中刺激或者损伤垂体后叶或垂体柄影响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从而产生尿崩症[2]。在进行垂体瘤经颅切除术时由于在鞍内操作,不会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因而产生的尿崩症只是暂时的,尿崩症一般出现在手术后数小时内,表现为口渴、多饮和多尿,本研究中尿崩症50例,每小时尿量在200mL以上,而且连续多尿2h以上,尿比重下降至1.005以下且尿液逐渐变淡,每日尿量能够达到4000mL以上,其中3例患者每日尿量超过10000mL。因而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和尿比重,要严密监测每小时尿量和24h出入量,然后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补液方案,以出入量平衡为原则,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采取小剂量短效抗利尿激素,对于严重者采取长效尿崩停;此外还要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口渴和多饮现象,并为治疗提供依据,如果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医师汇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

3.3 肺部感染

在进行手术后患者由于无力咳嗽、卧床时间较长导致肺部分泌物较多,从而导致肺部感染发生。因而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的口腔分泌物进行清理,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及时对患者进行拍背、翻身护理,采取吸氧、雾化吸入等措施进行护理,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进行气管切开以改善通气;此外,还要加强营养以增强患者免疫力,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对肺部感染的患者采取敏感抗生素治疗[3]。

3.4 电解质紊乱

术后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是低钾血症,血清钠<135mmol/L,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抗利尿激素和脑组织盐耗有关。因而应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每12h检查一次电解质和肾功能;对于轻度低钠血症患者采取口服补钠和饮食调节的方法,可食用含钠钾高的咸菜、橙子、猕猴桃等;对于中度患者采取静脉补钠,静脉补充5%的氯化钠,要根据高盐渗水情况控制输液速度和输入量[4]。

3.5 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常发生在术后2~5d,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切口局部情况,当切口部位出现明显的红肿、脓性分泌物、压痛等情况时要及时采取抗生素处理,并对切口敷料进行更换,在操作过程中要坚持无菌操作。

3.6 脑脊液漏

术后并发脑脊液漏多为脑脊液鼻漏,一般出现在术后3~7d,可通过尿糖试纸进行检测,如果呈阳性,则提示脑脊液鼻漏。在出现脑脊液鼻漏后要叮嘱患者避免用力咳嗽、屏气、打喷嚏等,要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翻身,并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漏口不能够自动愈合需进行手术治疗。

3.7 视力下降

术后视力下降主要是手术损伤视神经或者其滋养血管所致,本研究中有3例视力下降患者,术后进行视力检查,并对视力下降的患者采取扩血管药物和营养神经治疗,其中1例视力因损伤较严重无明显改善,其余2例视力得以恢复。

3.8 意识障碍

在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况和瞳孔变化,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纠正电解质紊乱和脱水处理,本研究中并发2例意识障碍患者,均在明确意识障碍的原因后采取手术治疗得以痊愈。

3.9 癫痫

术后并发癫痫主要是手术损伤患者的额叶皮层以及脑缺氧、脑水肿所致,由于对于巨大肿瘤的切除比较困难,因而容易并发癫痫,本研究中有4例并发癫痫,其中1例预后不佳无明显改善,3例痊愈,措施主要是预防性口服抗癫痫药物。

总之,垂体瘤所处特殊的解剖部位和垂体具有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决定垂体瘤经颅切除术后并发症较多,因而需加强对患者的密切观察和护理,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患者的瞳孔变化、24h尿量、电解质等,以及时判断患者的病情,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治疗和护理[5]。

[1] 杨开勇,帅克刚,姜曙.174例经颅垂体瘤切除手术后严重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J].华西医学,2008,23(5):1109-1110.

[2] 贾静.垂体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199-203.

[3] 朱国,卞晓星,袁雪松.垂体瘤手术及其并发症的防治84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2):3808-3810.

[4] 吴惠文,丘宇茹.不同手术入路垂体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9(11):74-75.

[5] 胡雪芝,周文娟.垂体瘤经颅切除术60例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5):80-81.

R473.73

B

1671-8194(2013)15-0330-02

猜你喜欢

垂体瘤经颅脑脊液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的影响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治疗不同类型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垂体瘤卒中及垂体瘤头痛的关系研究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脑子也是水做的
鞍区巨大不典型室管膜瘤误诊垂体瘤1例
路雪婧教授补肾养阴法治疗垂体瘤术后视野缺损病案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