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与N前端脑钠肽及D二聚体的相关性

2013-07-07磊金小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5期
关键词:二聚体血浆心功能

沈 磊金小玲

(1 上海杨浦区大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92;2 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上海 200092)

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与N前端脑钠肽及D二聚体的相关性

沈 磊1金小玲2

(1 上海杨浦区大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92;2 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上海 200092)

目的观察与研究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与N前端脑钠肽及D-二聚体的相关性。方法本文选择了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身体健康的老年人70例作为对照组(A组);老年无症状性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68例(B组);另选有症状的心功能不全老年患者205例,其中68例患者为Ⅱ级心功能不全(C组);69例患者为Ⅲ级心功能不全(D组);68例患者为Ⅳ级心功能不全(E组);通过干式免疫层析法对血浆N前端脑钠肽进行测定,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进行测定,对各组之间的血浆N前端脑钠肽水平及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予以比较,并用统计学方法对其予以相关性分析。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各组的血浆N前端脑钠肽水平和D-二聚体含量均出现显著增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心功能不全组中患者疾病等级的增加,其血浆N前端脑钠肽水平和D-二聚体含量也有明显上升,各组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浆N前端脑钠肽与D-二聚体呈正相关。结论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血浆N前端脑钠肽与D-二聚体以及NYHA分级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对患者的临床病情和预后分析十分有帮助。

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N前端脑钠肽;D-二聚体;相关性

为探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与N前端脑钠肽及D-二聚体的相关性,本文对273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进行了观察研究,现将结果呈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了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身体健康的老年人70例作为对照组(A组),其中男性37例,女性33例年龄为62~82岁;老年无症状性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68例(B组),其中男性36例,女性32例,年龄为59~81岁;另选有症状的心功能不全老年患者205例,其中68例患者为Ⅱ级心功能不全(C组),男性38例,女性30例,年龄为61~80岁;69例患者为Ⅲ级心功能不全(D组),男性37例,女性32例,年龄为59~82岁;68例患者为Ⅳ级心功能不全(E组)男性33例,女性35例,年龄为62~81岁。本文中所选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方面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检测前禁食禁饮12h,次日清晨空腹在肘静脉处抽取5mL血液,使用明德QMT8000免疫定量分析仪通过免疫层析法对血浆N前端脑钠肽进行测定,使用罗氏501生化仪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进行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5.0进行统计学方面的分析,所有组间数据应用χ2检验,相关数据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和对照组相比,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各组的血浆N前端脑钠肽水平和D-二聚体含量均出现显著增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心功能不全组中患者疾病等级的增加,其血浆N前端脑钠肽水平和D-二聚体含量也有明显上升,各组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浆N前端脑钠肽与D-二聚体呈正相关。见表1。

表1 各组间血清N前端脑钠肽与D-二聚体水平变化

3 讨 论

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指的是患者在有可以满足需要的静脉回流的前提下,由于心脏排除的血液量少而导致的血液循环功能性障碍,从而对身体代谢产生一系列影响的临床症状,该病患者5年的存活率与恶性肿瘤基本相同。由于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通常存在心肌梗死、糖尿病或高血压等疾病史,十分容易产生心房纤颤,甚至猝死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若未能及早诊断,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往往会出现预后不良的情况[1]。

N前端脑钠肽属于多肽类神经激素,由32个氨基酸的残基组成,其主要为心室肌细胞所合成及分解,有相关研究显示,其主要功能在于拮抗肾素与血管紧张素以及醛固酮系统的一系列不良作用,其中保钠排钾可以起到抑制血管收缩与交感神经反应的作用,调节室壁的张力与心室内的压力,进而改善血容量与血压[2]。

D-二聚体是位于活化因子XIII和纤维蛋白单体和之间的一种聚合体交联,之后再通过纤溶酶作用所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属于一类具有特异性的纤溶过程的标记物,能够体现出凝血酶于纤溶酶出现的变化,可以将患者体内出现的继发性纤溶活性加强及血液的高凝环境[3]。血浆中D-二聚体的浓度出现升高现象表明体内存在微小血栓,可将其作为观察无创伤性的体内是否有血栓形成的标志物[4]。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各组的血浆N前端脑钠肽水平和D-二聚体含量均出现显著增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心功能不全组中患者疾病等级的增加,其血浆N前端脑钠肽水平和D-二聚体含量也有明显上升,各组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浆N前端脑钠肽与D-二聚体呈正相关。从中可看出,在老年心功不全患者中,这两个指标的表达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二者间的变化成正比。患者通过对外周血中的N前端脑钠肽与D-二聚体的浓度的测量,可以将其作为对老年心功不全患者体内的凝血状态及心室肌的变化的评估标准。

总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血浆N前端脑钠肽与D-二聚体以及NYHA分级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对患者的临床病情和预后分析十分有帮助。

[1] Gibbs CR,Blann AD,Watson RD,et al.Abnormalities of hemorhe ological,endothelial,and platelet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sinus rhythm:Effects of angiotensio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and bête blocker therapy[J].Circulation,2009,10 3(13):1746.

[2] 乔延国,刘辉,韩盈,等.卡维地洛治疗心衰脑利钠的动态变化[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7(3):273.

[3] 方媛,刘治全,王波涛.健康人群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26(15):1404.

[4] 彭程,宋新荔.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与D-二聚体相关性[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9,9(5):348.

R541.6

B

1671-8194(2013)15-0145-02

猜你喜欢

二聚体血浆心功能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参蛤散对腹主动脉缩窄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