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信息网络人才的关键质量指标与评价

2013-07-05于春燕赵生慧

滁州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技术类应用型人才

于春燕,赵生慧

本科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基础,在全国700多所大学中,除少数大学是研究型大学外,绝大多数都应该办成应用型大学,而办好这些院校,对于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对于全国270余所本科院校开设网络技术类本科专业,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这些高校大多已定位为“应用型”,明确这类人才应具备哪些能力或“质量指标”,科学地评价这类人才的质量,将有助于解决如何培养应用型网络技术类人才的问题,这对于行业和承担培养任务的高校均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网络技术类特定领域的人才评价体系研究尚不多见,对于人才培养方案各个环节与人才质量指标间的映射关系,开展的研究也不多。

本文以网络技术类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人才的培养目标、质量标准及影响质量的各类因素,并建立了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最后对根据评价体系开展了相关的实践与探索。

1 应用型信息网络人才质量标准与影响因素

1.1 应用型为导向的网络技术类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

应用型为导向的网络技术类人才总体质量标准应符合“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横向层次上定位为“培养面向社会、应用导向的专门人才”,总体目标为培养具备宽厚的理论基础,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IT公司或者政府部门从事网络信息系统规划、集成、开发、维护的工程师。从事网络运维工程师、网络规划工程师、互联网工程师、智能布线工程师及计算机专业相关的IT方面的工作等。

1.2 应用型网络技术类人才质量标准

应用型为导向的网络技术类人才的质量标准应符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应通过以下四项一级指标进行评价,在一级指标下又设多个二级指标,如图1所示。

图1 应用型导向的网络技术类人才质量评价指标

(1)品质及人文素质:良好的政治与道德修养以及一定的人文、科学与IT职业素养、沟通协调能力等。

(2)专业能力及职业素质: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以及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技术和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程序设计基础、较好的网络系统集成能力以及一定的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配置、实施、测试与优化的能力。网络工程项目的基础管理能力。

(3)问题处理能力:一定的计算系统的分析与评价能力或者计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能力,能够结合实际需求评估各种新兴网络技术的适用性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恰当的选择。

(4)创新意识:坚韧的意志品质,对计算机网络的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敏感性与适应能力,以及创造性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影响人才质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人才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学校的文化氛围与校园环境、教师的师德师风与学术水平、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情况。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审核流程、基本思路与定位、企事业人员参与情况、论证情况等。

课程建设:课程体系与分类、课程大纲、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参与大纲制定及实施的情况[4]、课程实验项目、课程的成绩评价方式、课程设计的质量等。

实践教学环境建设:认知实习、实验课程、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学年设计、参加专业相关的各类竞赛、取得的IT认证、大学生创新项目、创业实践、发明创造情况等。

师资队伍:包括学历与职称、专业水平、队伍结构与专业方向、科研情况、社会服务情况、双能型教师比例、网络技术领域的专业认证、师德师风等。

校园环境建设:包括校风、校园文化、学风、自然环境、设备与设施、校园网络及应用等。

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相关的组织、制度与程序等。

图2 应用型导向的网络技术类人才质量指标与影响因素

以上各影响因素对人才质量的不同方面产生的影响作用不同。例如,对于“品质及人文素养”而言,德育课程、校风、师德师风、学风等的影响较大;对于“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而言,人才培养方案、教师的专业素养、课程质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影响较大;对于“问题处理能力”而言,教师学术水平、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影响较大。对于“创新意识”而言,教师的创新意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学校国际化视野、校园环境中的网络与信息化水平等影响较大。

2 应用型信息网络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应用型为导向的网络技术类人才评价体系应包括评价者、被评价者、评价尺度集、评价权重集、评价结果集等。

2.1 评价者

应用型导向的人产品质量评价体系应能实现两个促进:“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实施评价的人员应来自多方,不仅包括用人单位、社会及第三方评价机构测评,还应包括学生自身、教师等。其中学生的自评应给予重视。各方评价的内容中有相同的部分,也有因其各自视角不同而相异的部分。

2.2 被评价者

该评价体系为总结性评价,主要用于毕业生即人才产品的质量评价,也可用于人才培养过程的参考。

2.3 人才质量评价模型

(1)评价因素集。设人才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集合为U={u1,u2,u3,u4,u5,u6},设u1为师资队伍、u2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u3为课程体系建设,u4为校园环境建设。

(2)评价集V={v1,v2,v3,v4},设v1为优秀,v2为良好,v3为合格,v4为不合格。

(3)建立人才质量评价模型。

每个学生的质量得分表示

各项指标的得分χj∈[1,10],每个学生的质量总分Q∈[1,10]。

该评价模型适用于学生自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4)建立人才质量指标与人才培养间关系的矩阵,用于反映人才质量与各因素间的关系,即人才的质量得分直接取决于各因素的得分。矩阵的各行为人才质量指标,分别为创新意识C、问题处理能力H、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P、品质与人文素质M;矩阵的各列为人才培养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校园环境建设、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质量保障体系。本评价模型适用于用人单位、社会对学生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映射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即描述出人才质量的各项指标与人才培养环节的映射关系。

根据经验,将C(创新意识)的权重设为0.2,将H(问题处理能力)的权重设为0.3、P(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的权重设为0.3,M(品质及人文素养)的权重设为0.2,则人才质量得分Q=0.2×C+0.3×H+0.3×P+0.2×M。C、H、P、M 四项指标的得分情况,直接反映出各影响因素的建设情况。

3 应用型信息网络人才培养实践

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现有网络工程(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物联网工程(本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四个专业。根据上述建立的应用型网络技术类人才的评价体系,围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开展了“以专业建设为龙头、课程建设为核心、实践实习基地建设为重点、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校园基础环境建设为基础、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为保障”的研究与实践。

3.1 加大校企合作,促进企业全面参与人才培养

在滁州移动、滁州电信、金智教育三家省内企业的合作,建立了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企业高管与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大纲的制定与修订。在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邀请滁州移动、滁州电信、金智教育、滁州市科技局、农业技术发展中心等企事业单位的高级工程师、高级管理人员参加方案论证会,并将其提出的修改意见纳入方案中。企事业单位每年来校开展前沿讲座、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指导课程设计等。

3.2 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加强课程内实践环节的质量管理,对实验项目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内容管理与审核。加强对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学年设计、认知实习等课程外实践环节的质量管理。针对以上实践教学环节,制定了相应的检查细则并开展了专项检查。充分发挥校园网络中心作为校内实习基地的作用,为网络技术类学生提供认知实习、网络工程实践、网络应用开发等活动。

3.3 开展课程建设

形成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Web应用开发等课程建设小组,结合2012版课程大纲修订工作,对课程的内容、重难点、实验项目进行调整,建设课程试题库,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

3.4 加强对教师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提升教师的职业修养

在学校出台的“青年教师导师制”“关于资助教师取得国家职业资格等证书的暂行规定”“青年教师赴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实施办法”“双能型教师认定与管理办法”“加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等文件的基础上,信息学院制定了“青年教师进实验室暂行办法”“鼓励青年教师获取IT认证的暂行办法”。充分发挥网络中心与信息学院合署办公的资源优势,安排9名教师参与学校网络与信息化建设,通过参与具体的网络建设与运行管理,各类网络技术应用与技术服务,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与项目实施能力。要求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全面参与育人工作,秉承“感念自省,做人做事”的院训,切实为学生的发展与成才做好工作。

3.5 建立教学质量管理小组,完善院级质量保障体系

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落实进行全程的质量监控。人才培养方案由领导小组负责起草、论证、审定等。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由教师、系、教学质量管理小组三个层次分别进行质量管理。充分调动教师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好教学质量第一关;各系负责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全面检查,把好第二关;质量管理小组代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监督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把好第三关。

3.6 教学信息化实践

在教学、学生宿舍覆盖有线和无线网络,并为学生宿舍提供专用带宽,以提供较好的网络环境;开发了网上教室,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在课程中注重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与分析等素养的培养。

4 结束语

应用型信息网络人才具有较广的市场需求,本文重点对信息网络类毕业生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并基于研究内容开展了应用实践。实践表明,本文设计的评价模型较好地反映了人才质量标准,围绕评价指标开展的各项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人才质量的提升。

[1] 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第5辑),2011.

[2] 李英梅,黄玉妍,夏伟宁.关于高校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1,240(6):102-103.

[3] 陈文远,潘玉驹,高宇鹏.地方本科高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评价体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139-143.

[4] 刘大军.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社会力量对高校课程管理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1(1):73-74.

猜你喜欢

技术类应用型人才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少先队科普技术类阵地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兼具市场与技术类课程 CEDA培训(广州站)圆满结束
从翻译行为理论视角探究德语土工技术类文本汉译策略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