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作文的命题和材料

2013-07-02段云祯

陕西教育·教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命题作文外表袋子

■文/段云祯

“天下事有难易乎?”有,确实有难易之分,但难的是没有把事情处理好,如果把纷繁复杂的事科学处理,那么万事就变得容易了。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多少年来我们的作文教学还不够“巧”,特别是命题作文。有很多学生一到上作文课就头疼,试想,如果学生对命题作文反感,那他写出来的文章一定会言不由衷,甚至东拉西扯、胡编乱造,像是完成任务一样,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一定不会是好文章。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讨厌写作文,出现上述头疼现象。

那么,怎样给作文命题呢?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让他们见到题目后就很快地联想出与题目有关的材料,就感觉有必要尽快地把心中的话写出来,像写日记一样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流露出内心的真情,他们就能在写作时怀着极大的热情,就不会为一时不能把思想表达清楚而烦恼,从而加倍的重视写作能力的提高。这样写出的文章与装腔作势、华而不实的文章相比,不知要好多少倍。所以教师在作文命题时,首先要想一想所出的题目能否唤起学生的真情实感。

写作文不仅要先想一个好的题目,还要准备好的材料,最后根据材料进行写作。所谓“材料”就是我们从生活中搜集、摄取,为写文章服务的一系列事实和论据。如我们读的文章有写人的、记事的、状物和写景的,还有我们平时听到的,所有这些人、事、物都是文章的材料。材料来源于生活,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各类人物,遇到的各种事,都可以成为写作时的直接材料,而读过的书籍、文章等则是我们写作时的间接材料。只要我们平时能事事留心,眼勤、手勤,注意搜集、记录各种材料,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它就会成为你写作的“材料库”。

积累的材料多了,并不等于文章,还要靠题目来选择。材料就像一堆衣服,题目就像买衣服的人,哪件合身就买哪件,哪件穿起来漂亮,就买哪件。题目还像一条袋子,有什么样的袋子就装什么样的东西。如果是一条布袋,那么就装米面,倘若是一条网织的间隙很大的袋子,那么只能装西瓜之类的。所以说,文章材料和题目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合适的材料,题目就没有表达的凭借。没有题目,只有一大堆材料,依然不能成为文章。由此看来,平时的积累是最为重要的,把积累下来的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反复提炼,合理布局,巧妙布局,就成了文章。

倘若首先命题,那么作文题要引起学生的联想。老师一出题目,学生就能想到很广阔的领域,而不是将学生的思路局限于局部。像“说美”这个题目就给作者一个广阔的联想空间,外表美、心灵美、语言美……甚至有的学生想到外表丑,内在美。如煤,外表看起来十分丑陋,黑到了极点,没人想碰它。可是,当人们坐在炽热的火炉旁边时,当人们睡在温暖的卧室时,当工厂里钢花四溅,成果累累时,人们又会想到什么呢?猪外表看起来丑,人们都不喜欢它,不是有句歇后语叫“老母猪逛花园——寻得挨揍”吗?可是你看那喂猪婆婆却常常抚摸它,嘴里还念念有词:“我的福神奶奶呀,下次生出十个八个猪崽,我给你披红挂彩,上佳肴。”由此看来:美在于无私奉献,当你对人类有所贡献,那么即使外表很丑,但却比外表美更美!所以,出题时尽量出学生乐于接受、易于联想的题目。

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个“心”就是一种兴趣,只要有兴趣,世上就没有难事存在了。写文章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只有用真情实感写的文章,才有可能是好文章。而作文作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方式,其命题和材料更应该实事求是,灵活巧妙。

猜你喜欢

命题作文外表袋子
命题作文怎样确定立意
把手放进袋子里
半命题作文“难忘那次__”构思指导
命题作文“闯关”大法
可爱的外表下藏着恶毒的“心”
我们都有“袋子”,你有吗?
昆凌 甜美只是外表,我的心里住了个男孩
低调外表下的大惊喜 Rosso Fiorentino Pienza
取米
不能只看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