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体育课教学改革的展望
——以上海行健职业学院为例

2013-06-27

四川体育科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行健工学体育课

孙 波

高职体育课教学改革的展望
——以上海行健职业学院为例

孙 波

以上海行健职业学院的体育课教学改革为例,分析和展望了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理念的引领下,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中体育课教学的发展方向。结论认为高职体育课的改革和发展应该以开展职业应用性体育为发展重点,注重教学内容和结构形式的灵活多样,课程评价手段要课内外并重、多角度展开。

高职;工学结合;体育课;改革

1 研究目的和方法

1.1 研究目的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1]。“工学结合”成为各高等职业院校进行课程改革的指导精神。《意见》发布后各高职院校结合工作过程、生产环节,逐步推进了专业课的教学改革,在这种大环境下,作为公共课的语文、英语、体育等科目也不得不思考在高职学生的课程培养体系中自身的定位、作用和发展方向等问题,本文分析上海行健职业学院体育课教学改革的实际经验,探讨体育课在高职院校的生存地位和发展方向。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变革的具体情况,分析目前体育课在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概述高职体育课教学的现状。

1.2.2 经验总结法 从上海行健职业学院体育课程改革的实例出发,总结课程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借鉴其成功之处,上升为经验,为兄弟院校的课程改革提供思路和方向性参考。

1.3 个案研究法

以上海行健职业学院体育课程改革的情况作为分析对象,在分析个案的基础上,提供具有可供普遍借鉴意义的方法和经验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职体育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2.1.1 体育教师职业教育理念薄弱 高等职业学校很多是由原来的业余大学转制、行业所属的技工学校划转或者由部分中专学校升格而来,[2]很多教师都是原来体制变更前的老教工,学历层次较低,学习职业教育新理念的积极性较差,尤其是像体育这类公共课,教师在教学上沿袭多年前的老习惯,不思改革进取的较多;新教师虽然学历高,但青年教师由普通高等院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学岗位,对高职学生将来就业岗位的特点了解较少,教学上大多沿袭本科院校的模式和思路展开,与当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思路存在较大的偏差。

2.1.2 体育教学没有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在本科院校扩招以及生源人数大幅度下降的双重影响下,高职院校的生存空间受到很大的挤压,招生与就业成为高职院校生存的左右手,而要保住这双手,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训操作能力是根本,所以在高职的日常工作中与学生就业息息相关的专业课教学、技能培训相对受到重视,而与学生就业不直接产生显性关系的公共课教学则处于乏人问津的地位。体育课教学大多也处在一种边缘状态,不受重视,这必然导致了师资力量的薄弱和设备资源的局限,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简单地向普通学校看齐,大多数高职学校在体育教学上没有针对学生将来的职业要求开展,在教育理念上不能较好地适应“工学结合”的要求,没有凸显职业教育的特色。以上海行健职业学院为例,课改前体育课主要讲授篮球、排球、太极拳、青年拳等项目,以班级为教学单元,教学内容没有有效地结合部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没有涉及到男女生的性别差异。

2.1.3 课程评价体系简单片面,学生不及格率居高不下体育教学最常见的考核方式就是以量化的形式采取的终结性评价,简单的以跑步的快慢来评价成绩的好坏,以投篮个数的多少来评出篮球成绩的优良中差,由于高职学生本身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很多学生都是老师“推一推,动一动”,这必然就导致了在期末考试中不能达到及格线的量化要求,出现大批量不及格的同学。例如上海行健职业学院课改前的篮球、排球考核就是以定点投篮和对墙垫球的个数来决定期末的分数,参与考试1 200多名学生中每次都有200名学生不及格,这与评价方式的简单片面是分不开。这种考核方式评价结果取决于一次量化测试,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另外体育课学习也并不能涵盖学生在校体育生活的全部,所以说这样的评价缺乏对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的评价,在促进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运动活动方面缺乏有效的动力。由此看来体育课评价推行过程性考核,增加学生课外体育参与在考核体系中的地位是进一步完善高职体育课教学需要思考的一个方面。

2.1.4 教材内容传统、缺乏体现行业特点的体育教材 高职教育培养的主要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些人才将来处于生产和建设的一线,工作强度大、体力消耗大[3],有的还有特殊的环境和体位要求,按照“工学结合”的理念,体育课可以在某些专业教学上针对将来的行业特点展开,开展相应的运动项目和身体锻炼教学,这就需要有针对性教材的引导,目前高职体育教材在这方面缺乏深入地挖掘,学校要么没有体育教材,要么使用本科学校的体育教材,这些教材是以运动项目为单元展开的,不能体现高职学生将来就业的行业针对性。所以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开设专业的情况,深入地研究各专业培养对象将来的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地编撰体育教材也是高职院校贯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理念的体现。

2.2 体现工学结合理念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

2.2.1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4]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是近年来在高职体育教学领域出现的新名词,可以这样来理解:根据职业对从业者身体条件的要求,体育课教学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身体锻炼和项目教学,以帮助学生提高职业要求的身体活动能力或专门技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将来的就业。例如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在体育课教学改革中,针对旅游专业的需求,对学生开设定向运动项目教学,此项目不但能够锻炼学生长时间耐力走的能力,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同时还能够教会学生绘画简单的地形图,以及在野外复杂环境中快速识图、辨向等能力,而这些正是学生将来作为导游必备的一种技能,所以说定向运动对旅游专业来讲不但完成了学生体育课的教学,同时更好地服务于改专业学生将来的就业,这种体育课教学可以形象的称之为“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

2.2.2 根据专业需求确定教学内容 高职体育教学在分析不同专业学生将来职业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给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对应项目的教学,这是高职体育课改贯彻“工学结合”理念的体现。以上海行健职业学院为例,在分析现有专业特点的基础上,依据学生将来的职业需求和性别特点为分类标准制定了如下表1所列的教学内容:

由表1可以看到,学前教育、幼儿保健等专业的体育课教学内容以操类为主,且倾向于幼儿操、体育游戏等,这是由于将来的工作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体育活动指导和组织能力;旅游专业在体育课设置上则重视了拓展训练和定向运动项目的开展,同样是参考了导游的工作特点和需求,这两类专业在体育课的设置上具有明显的职业需求特点,适合开展职业应用性体育。英语、日语等语言类专业学生将来的职业选择比较广泛,没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但是此类专业学生女生占了绝大多数,所以在体育项目的设置上考虑了女生的兴趣和特点,以形体训练、健身操类为主;以男生为主的汽车、飞机等专业的体育课在项目选择上就考虑了男生的特点和兴趣,以球类、田径等为主;对于没有明显的职业需求,又没有明显的性别特点的专业,要兼顾男女生共同的兴趣爱好,可以适当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3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重视学生的体育参与 我们讲到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简单片面,导致了高职学生体育课成绩不及格率的居高不下,在改革的过程中就应该多方面考察学生的体育参与和体育表现,结合学生课堂考核、参加体育社团、运动会、校内外体育竞赛等多方面的表现来综合评定学生一学期的体育成绩。例如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在体育课程改革中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在学期总评中加入学生参与体育社团、校内外体育竞赛、运动会等课外体育活动的分值,学期末总评成绩由“课堂学习内容70%+平时表现10%+体育社团10%+体育竞赛10%”构成,体质健康测试内容单独进行,单独评分,尽可能全面地衡量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表现,在提高学生体育成绩的同时,大大地促进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活跃了课堂气氛。

表1 改革后的体育课教学内容一览表

3 结论与建议

综上,从上海行健职业学院体育课改实践来看,高职教育在贯彻“工学结合”理念的背景下,体育课改并不适合搞一刀切的模式,而是应该根据各校专业开设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重点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允许多种体育教学形式的并存,结构灵活;在完善教师业务能力结构的基础上针对专业特点和需求开设教学项目;同时注重教学和课程评价手段课内外兼收并重的多角度发展方向。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 刘 欢.浅析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走向[J].新课程学习,2011(6).

[3] 羌梦华,等.以就业为导向视野下的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6).

[4] 王 忠.高职体育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1, 2.

Researching the Reforming Directionin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UN Bo

According to “combing word and study”,The auther researche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college, As the teaching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Shanghai Xingjian College as an example. At the end the auther thinked that researchers should to pay attention to conbining occupation and sports, Liven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structural form. And the researcher should to perfect curriculum evaluation means from inside and outside class.

Vocational college; Combining work and stud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G807.4

A

1007―6891(2013)01―0127―03

2012-06-13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艺术系,上海200072。Shanghai Xingjian College Art Education Department, Shanghai, 200072, China.

猜你喜欢

行健工学体育课
盐工学人
Man and Music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体育课
A review of kidnapped
From“TheUglyDuckling”to“TheWildSwan”
莘莘学子来远方 行健不息须自强
工学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